纽约的一个雨天 | “你没看出来吗,我跟你不是一路人”
一部试图幽默地谈论娱乐圈和富人圈的文艺爱情片,较为缓慢的叙事节奏和从片头一开始就奠定文艺基调的曲子开始,就知道这是一部可以就着咖啡和阳光看的一部下午茶式电影。伍迪艾伦的调调,就是很合我胃口。

一路·人 / 一·路人
盖茨比和艾什莉,有着相似的家境,在同一所大学相遇相爱。影片的开头十分钟,都是剪辑式的盖艾间的对话,你一言我一句,似乎无话不聊。
当时在看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无厘头感。他们永远在聊天,但是却总感觉是在自说自话,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艾什莉更像是从小镇里出来的傻白甜(不得不说,范宁姐姐的演技真好);盖茨比则更像是自带忧郁和颓废气质的文艺青年(也许是伯德小姐的主观代入)。
艾什莉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盖茨比对于未来没有任何的打算,更情愿做个“赌徒”。虽然不懂爱情,但这样的两个人相遇,没有谁能够帮助谁成长起来,没有谁能够帮助谁解脱混沌。从下雨的那一刻开始,身边的人已经不再是彼此;而不止的纽约的雨,也似乎在告诉两个年轻人,“ta不是那个人。”
于是他们只能成为彼此的过路人,在那个阴天,他选择了纽约的雨,她选择了原来的阳光。
在院线上映时,正巧《花束般的恋人》也在上映。《花束》是两个因趣缘相爱,而又被现实拆分的人,在我看来,更有点盖茨比和茜的续集的味道。所有的爱情故事到两人相爱结束,却从未告诉你相爱后的故事。所以我们或多或少对于爱情也有点暧昧期和恋爱前期的完美想象吧,但并不是所有的爱情故事都能一直维持甜度,保质期这样的东西,总会让人更加珍惜,也更加害怕失去,所以也不想开始。
看上去是一路人,会不会有一天发现,只是两条路的部分重合,最终我们成为了彼此的交界线,成为了过路人。
雨中的世界
伍迪艾伦的幽默下,包裹了一些烫手的。
著名的明星,也许只是靠一个好看的外表,便能爆红;被大多数人不喜欢的小众文艺片的导演,面对的自我怀疑和放弃;影视圈的出轨似乎都是心知肚明的家常便饭;陪睡小姐面对的不可逆的痛苦;富人圈的面子和虚荣......
娱乐圈乱象,也是一个经常谈起的话题了。艾什莉与明星的约会、编剧的出轨和被出轨。“你是这么多记者里最漂亮的一个。”外貌的东西果然还是很重要。
但是最想谈谈的是导演罗兰。表面上产出很多作品的优秀创作者(或许只是以艾什莉视角的“优秀”),也会面对很多的精神困境。拍片子成为了一种职业后,就要面临很多压力,票房、大众的评论、各种晚宴应酬。虚妄的圈子,并不真诚的夸奖和掌声,眼神里的冰冷。所有的记者等的是自己的独家报道,等的是报道后自己的名声;所有的同行等的是你的下台,等的是自己的成名。也正是这一切,才使得艾什莉这样一个未涉世事的单纯的校园记者获得导演、编剧的信任和喜爱,让导演说出一句“只有你的声音才让我感到真实。”
在盖茨比所在的富人圈里,虚荣和不真实的繁华更甚。于是他选择逃出这压抑的环境,他渴望的是自由,但又陷入了未来的迷茫和人生的无意义。
也许曾是陪睡小姐的盖茨比母亲告诉了我们原因,即使自知虚荣、自知要面子,为了追求所谓梦想,为了下一代能有更开阔的视野和眼界,也要办派对、看画展、听歌剧,把自己和孩子泡成艺术家。
联想到了海淀区妈妈们。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她们让自己的孩子报班、不能比别人差、学得不能比别人少,是为了保证孩子们的视野和获得能够在这样的阶层的环境下活下去的社会资本。她们害怕所在阶级会在下一代这一层下流,因此足够多的资本,才能至少让孩子不跌出现在所处的阶层。
可这对孩子真的是好的吗?获得了之后呢?
盖茨比说“现在我的人生还没搞清楚呢,我需要好好地搞清楚我的人生。”
我们都需要。
-
我爱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01 19: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