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疲惫的工作,平淡的生活,我许自己每年两次旅行。去年中秋节,我也如愿踏上了旅途。相片可以定格眼睛直观看到的事物,文字却可以保留内心的起伏。所以在旅途结束后,写下了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
坐在开往成都的火车上,看到一对老夫妻,带了几个西瓜,还有一箱不知是什么,正在往一辆小平板车上绑,应该是给在成都的儿女拿的吧。我在想,儿女究竟是什么?这对父母会为他们不嫌麻烦、不远千里拿这些,他们的儿女也会这般疼爱孝顺他们吗?
三天的假期,真正可以游玩的时间只有一天半,更加短暂。我们去了太古里、宽窄巷子、锦里,还去了杜甫草堂、成都博物馆,此中逛了一下成都的街道、小巷,吃了火锅、炒菜等。虽然这是我第三次来成都,但还是没有尽兴而归,仍然意犹未尽。过程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杜甫草堂和成都博物馆。 参观杜甫草堂,我被杜甫深深的爱国忧民情怀所感动,走在那里的每一个地方,想象着几千年前诗人在这里生活、作诗,感觉很神奇,又想到这些都已成为了很遥远的过去,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禁惋惜、不舍。现在的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品读他留下来的诗作,爱国爱家,心存善念。 成都博物馆中的藏品以《花重锦官城》的主题分不同历史时期展出,藏品太多,来不及一个个地仔细去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唐朝的陶俑,他们憨态可掬,歌舞宴乐、车马出行,虽然样子和动作不同,但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样的,眼睛眯成弯月状、嘴巴笑开,看得我都跟着笑了。由此也能感受到当时唐朝社会的繁荣,人们的生活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满足感与幸福感也应该比较高。
旅行中当然少不了小插曲,在寻找火锅店的过程中,无意间走进了一条小巷,遇见了两家可爱的小店,很想进去瞧瞧,但看到同行的伙伴已走到前面,我只能依依不舍地拍下照片,留下了它们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