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说坚持的时候,已经不再享受了?
很多时候,我听到别人说“坚持”二字,意思是挺过去就好了,或者是坚持下来就不一样了。然而,我有点好奇,这个坚持的过程有没有被纳入好和不一样呢?
这个想法先是来源于跳绳的感悟,因为好久不跳绳,跳了一些就感觉累。我在想,这个累是因为突然的跳跃身体不适应,还是大脑发出不胜任信号,被累了。这个感觉特别有趣,那就是,到底是身体先感受到累,还是思考模式先出来引导身体的累,还是身体已经累了,大脑继续让他坚持,所以真的累了?此处我得停留一会儿,以免自己绕进去。
继续第二个问题,身体累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放弃?我觉得会的,因为累嘛,但是真正放弃的原因又是累吗?我觉得不一定,有可能是大脑先怕或者紧张,提前过度消耗了身体的能量,导致身体无法继续支持。
然而,这个怕的原因又来源哪里?坚持一下不就过去了,接着不就习惯了?我觉得怕和焦虑的大概就是这个所谓的“坚持”!这里的坚持成了一种不得已,或者勉强,它被排除在了存在之外,像一个多余的坎,过去就好了。很多时候,我们把目标和快乐都放在了坚持之后。
再回到我说的跳绳,比如,我打算跳1000个,对于很久不跳的人来说,坚持1000是挺不容易的,只要我有点毅力,坚持一下,可以做到。但是,我最享受和快乐的时刻,也就是前100个的时候,那也是我最放松的时候。若我连续跳,那就是冲刺200后冲刺300,到了300后冲400,我一直激励自己坚持,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想着想着也就真到了1000,很有成就感,我总算坚持下来了。
但是,以上的方式,跳个几次我就不想跳了,也许有人会说,先习惯1000个,慢慢叠加,后面可以2000、3000,继续加满。这里就会出现分水岭,也就是会出现两种人,第一种,坚持了,一直跳下去,成功达到3000,第二种不跳了,太煎熬了,慢慢放弃。看起来,坚持的人他们成功了,因为挑战了自己,完成了别人的不可能,他们很有成就感,很快乐。只是,这种快乐的来源不是跳绳本身,而是跳完3000之后带来的快感或和成就感,那是结局之后才有的感受。放弃的人也是因为冲着结局,发现坚持太难了,思想已被击退。
所以说,但凡我们想到坚持的时候,事情就没那么享受了,它也已脱离了事情本身,丢失了它的真面目。比如学习、考试、工作、甚至兴趣爱好。很多人会说,刚开始都是枯燥的,都是艰难的,都是重复无趣的,哪有什么是简单快乐的,坚持到底的才是胜利。这些听着好像都在理的话,做着总感觉缺点啥呢?
我倒是觉得,重复艰难本没有问题,若摆着坚持的心态,就又走进问题了。再说说我的跳绳吧,若是每天想着跳3000,虽然很累也是坚持,然后,每天就只大脑放空地进入拼搏,忽略一切,只想着最后成功的那个激情瞬间。这样的玩法明显人为制造了重复和枯燥,因为只等待结果。若是一份很无聊的学习或者工作,我们想着坚持一下过去就好了,因为想着得过去,那我们的期待必然在坚持之后,期待那个过去后的感觉,坚持中的感受怎能不无聊,怎能不枯燥。
当我突然意识到“坚持”这个有趣的模式,便自然地改变了跳绳的方式。我试着只跳100个,全身心享受这100个带来的欢乐和放松。为什么要跳绳,跳绳后可以怎么样,这些我统统不想,我只想着跳绳感觉身轻如燕啊,跳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风,闻到了空气的味道,当下我很快乐。100个跳完的时候我就停了,我抓住了最好感觉的当下,我没有破坏它,也没有强求自己。过了一会儿,我继续,又跳了100个,同样的感觉。接着,女儿来找我,我和她一起玩,玩一会儿其它的,再去跳,所有的都是过程,没有结果,无所谓坚持。
玩着玩着女儿摔跤了,我们回家洗手简单处理了伤口。女儿表示吃会儿东西,玩点玩具再和我下楼,我觉得完全可以,因为我没有坚持跳3000的任务,随时打断都OK。然后,我就开始工作,写点文章。之前,我喜欢一鼓作气地写作,甚至通宵,也源于一种专注和坚持,想着既然做了就做完,不要拖拖拉拉的留着不好受,被打断的感觉更是糟糕。
这次我得出跳绳感悟却也通了生活和工作,我的文章才写了一半,女儿表示她已OK,可以下楼继续跳绳了。瞬间的改变我只犹豫了三秒,立马开开心心换好鞋子,拿了跳绳下楼玩了。突然感觉,生活本就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被打断或者被干扰,它其实都是每一个碎片,都可以揉入其中,才是完整的呈现。同时每一个也都是重点和它独有的存在,我们可以公平对待,毕竟我们分配了它们时间,那是动态流逝却非静止的。
继续跳绳的时候,我仍然感觉是新鲜的,毫无枯燥和重复之感。因为,我没有考核,然后,也没要求坚持,最后,我还变着花样创造了各种跳法。大概,也只有放松的时候,才能有更好的创造吧。
我不知道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我们督促自己去坚持的,但那真是习惯性模式,甚至成了无意识。我和女儿一起玩的时候,她时常很随心,喜欢就多玩几次,累了就不玩,看起来,她玩得很开心,因为,女儿才上幼儿园,玩是主要任务。
儿子以前也是这么玩的,随心所欲的开心。然而,他现在二年级了,学校的教育会不会各种“坚持”呢?哪怕学科以外的兴趣社团,都是潜移默化的比赛和竞争呢?我并不害怕比赛和竞争,但我担心他们只在意结果。
儿子被体育老师选中了花样跳绳,有一次他参与了我和妹妹的娱乐跳绳。本来,也就想着大家轮流跳着玩玩,儿子却坚持一种花式得达到一定的个数才肯罢休,好像在较着个劲儿,要的就是个结果。于是,我们只能无奈甚至嫌弃地等着他,他显然也没心情关注我们跳得如何,他只顾关注自己的成绩了,学校里就是这么轮流比过来的吧。
关于坚持,我觉得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儿时,我们是随心的,当下快乐和坚持无关;长大后,我们有了被教育,各种事情,都应该多坚持,成功才是关键;再长大一些,我们大概会思考,坚持到底是什么,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坚持的背后又是什么,要不要坚持呢,而什么才是所谓的“坚持”?
行了,今天的坚持就写到这儿吧,还好,我没有给自己坚持多少字的标准,不小心就写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