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08 处理掉的物品
3月和舍友处理了几个大件物品。
一个雪板,一张高折叠桌,一张折叠矮桌,一张非折叠的矮桌子,一张小的折叠沙发椅。处理要花钱啊,特意还去买了处理券,一共花费接近160人民币。
除了那张高折叠桌,其他都是当时收的二手,都没花钱。日本处理这些家具还要花钱,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啥大家都宁愿白送给别人了,甚至后面要搬家的话,我们打算把洗衣机换新的,这个的处理也是一笔大费用。
另外自己扔掉了三双鞋子,两双高跟的短靴,一双本打算下雨天穿的鞋,但没想到底被我磨得有点漏水了。这两年多,来来回回穿的鞋子其实也就那三双。高跟鞋啥的,我看我是不会穿了,算了算了,一鼓作气处理了。
现在拥有的所有鞋子数量为9双,特意看看记录从两年前的24双鞋,减少到9双。这两年一共就买了三双鞋,一双新凉鞋(因为原来的穿的鞋带断了),一双帆布鞋,一双春天的单鞋。
衣服也扔掉了两件,有一件当年很喜欢的花衬衫,穿的太久了有些地方都拔丝了,感谢了它很多,处理掉了它们。
当时看极简的帖子,里面有位朋友说,你就当明天要死了,看看屋子里哪些是必要的呢?如果真到那一天,其实根本啥也不需要啊。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打响,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想象如果自己是战争的难民,一边要继续活命,一边要带上一些必须的东西,维持生存。现在这屋子里面的东西,又有哪些是必要的呢?想来想去,也大概就是我收到急救包里面的那些,因为现在居住在日本,这个动不动就地震的国家,有的时候自己陷入到一些虚无缥缈的焦虑中的时候,地震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现实,想那些没影的事情一点用都没有!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大地震要来啊。那些烦恼,焦虑有啥意义呢?
一遍遍的整理,处理自己的东西,我越发觉得自己并不看重物质。好看的东西会想欣赏,但倒也不必要拥有。既然好多东西买了也就是放在那里的话,那放在我家和放在橱窗里面又有什么不同呢?自己常用的,珍惜的东西,并不在于它的价格,而是来与它是如何而来的,里面的回忆,感受到温情和爱,是最让我珍惜的。
一个二手包我也用了10年,因为它是我和朋友刚来日本的时候在原宿的跳蚤市场700日币买来的,我一用它就会想起那天两个人开心的样子。一只钢笔我已经用了8年,因为那是好友送我的生日礼物,(但别的笔可能就会不小心弄丢)因为太喜欢,我还特意去买了和钢笔一个系列的圆珠笔,也用了8年了。夏天最经常穿的T恤,是生日的时候一位姐姐送我的礼物。我很少买什么饰品,但珍珠的吊坠,是当年出国前妈妈送我的幸运石。项链是今年生日舍友送的礼物。常戴的几个戒指是一个大学时候好友一起买的,现在也快15年了吧。一个是和舍友一起买的戒指,还有一起买的尾戒。我喜欢耳钉,现在拥有的基本都是我舍友做的手工,这世界上都仅此一件!每一个都舍不得丢。还有自己的证件夹,用了10年,那是当年在上野的百货店淘到的特价品,真皮的材质才700日币,我看到它就会回忆起那天买到特价品的开心,今年实在皮子都旧的掉渣了,我终于换了一个新的。我有一个宝物盒子,里面装的是别人写给我的信和明信片。还有舍不得丢掉的书,大部分都是当时拜托好朋友千里迢迢从国内帮忙带来的。还有手账里面的宝贝,夹着公司的大前辈写给我的信和同事写的可爱的便签,或者是当时从网上看到的给了我力量的话语。花的最值的钱,是捐款的证明,虽然金额很少,但是这是我头一次意识到原来小小的力量也是可以帮助别人的,只要开始行动就好。钱包里面的小纸片留了16年,那是我上大学的时候,爸爸写给我的话。但最近我感受到自己已经不需要做什么都需要父母的认可了,所以我把纸片处理了,这也是自己成长的标识吧!
整理到现在这个阶段,物品的数量已经少了太多,剩下的东西并没有扔的那么极端,但是新买的东西很少了。留在房间里的东西,经常使用的东西,很多都是珍惜的人送我的礼物,或者买它的时候有开心的特别回忆,看到他们,我就感受到自己被爱和温情包围。物欲与我大概也就那样了,比起物品,我更珍惜我身边的人,更珍惜每一个晴天雨天,这是大自然的礼物,珍贵却不要钱😄。
当我某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大概内心除了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对珍惜的人的留念。我并非自己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但我感恩生命的馈赠赋予我这么多可爱的人,感谢生活让我们联结在一起,原本无意义的生命,因为相遇和别离,才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