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55年前留日学生的政治话动 》陈再明22、3、9
在″鸠婆婆″打工的第二天,我就去参加一个留日学生的政诒活动。上世纪60年代,是台湾留日学生政治活动最活跃的年代,因为″台湾问题研究会″座谈会,在每一家日本大学中,每周都在举办。讨论的內容大举有:一,蒋介石统治的台湾能维持多久?二,台湾的国际地位已定或未定?三,中共会不会来解放台湾?四,台湾能否独立?五,台湾的民主化何时才会来临?等等。
当时,台湾的留日学生大约有3.000人(大陆的中国留日学生尚无,今天已有1O多万人),集中在东京大学、东京教育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日本女子大学、明治大学、京都大学、、、等几家大学。其中以东京大、京都大和教育大的公费留学生居多,早大、庆大、女子大、明大等都是私费留学生。东京大和教育大的台湾留学生,约有500名之多,一半以上都是公费留学生。
留学生的意识形态,以主张"台湾独立″为大多数,其次是国民党的靠拢分子,至于接近新中国的爱国学生还在醖酿中。所以,三派学生的斗争相当激烈,但新中国的爱国学生运动,尚不成气候,默默地在做地下活动。中华民国驻日大使馆却把新中国的爱国学生,归类于″台独分子″加以监视。而真正的"台独分子″却很嚣张,每次政治游行都取得领导权,并且,各家大学举办的″台湾问题研究会″也都由"台独分子"操纵。
″台独分子″分为两类,一为加入台独组织的死硬派,另一为加入台独外围组织的心情派。日本的留学生新闻,除了中华民国大使馆主办的《留日学生新闻》之外,就是台独外围组织的《台生报》和台湾同乡会的《同乡会报》而已。其中《台生报》吸收了各大学八成以上的留学生为会员,成为宣传台湾独立运动的主流报纸。其编集长为东大的吴新地,他又是东京大学″台湾问题研究会″的召集人。而台湾同乡会也是台独的外围组织,以"标会"(每月凑钱给″入标人″作急用)为活动的组织,会员不限留学生,日本华侨的极大多数都是″台湾同乡会″的会员。
死硬派的台独,是指老台独而言,年龄都在40岁以上,他们都有自己的机关报。如《台湾民主国》,以辜宽敏为主宰,他是辜振甫的异母弟,年龄已是50出头,是“二二八事变“后逃到香港,成立台湾民主国临时政府,后来把根据地移到东京。《独立台湾》,是用中文出版,被称为“台独左派″,以史明为主干,黄文雄、金美龄等人也加入此派。《台湾青年》,是用日文出版,被称为"台独右派″,以许世楷为编集长,是台独势力最强的一派,后来,1986年“民进党″在台成立时,日本的党员皆以《台湾青年》为首选党员,许世楷也出任过″亚东协会“的台湾代表,他的后任就是现在的谢长廷。
《洪流》杂志,是一份爱国留学生的同仁杂志。以银座八丁目的″东京华侨总会″(会长陈昆旺、副会长黄文欽)和新宿四丁目的"台湾省民会″(会长吴修竹)为后援,由八个爱国留学生为主干,其中东大的刘同学因病死亡外,策反《台生报》主编东大的吴新地,加入编辑阵容。《洪流》就是醖酿爱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的摇篮,这份杂志维持到1976年,才胜利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