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30+,她们活得很自由
文字| Keeling
视觉 |阿修筱罗
女性真正的独立,是选择的自由。
“自由”的背后,往往有很多的不清晰和不确定。而把握住不确定的人生,在“变中求不变”是当代女性的人生新智慧。
30岁后的她们有了更清晰的职业目标,更成熟的人生状态,也更了解婚姻的意义。她们自信、独立、自由,她们最终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人生道路,全凭自己做主。
她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创造更多选择的自由。生活在她们眼中,变成了无限可能,变成了可以被捏造的任何模样。
她们从选择自由职业的那一刻开始,便选择了更自在的人生状态。
在3·8妇女节的日子里,我们从社群里找到了三位30+的自由职业女性,听一听她们对年龄、人生和自由职业的看法。
01
PART
做自由职业的原因
为什么会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是有什么契机或者什么事件促成的吗?

“一方面是因为我比较注重生活状态。我之前的工作在互联网行业,属于加班的重灾区。当我的岗位层级越来越高的时候,我的工作量和压力也越来越大。慢慢地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无法平衡,收入的增加也并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开心。另一方面是因为上一份工作突然换了领导,我和新领导的性格并不是很契合,让我觉得沟通很累。在这之前我犹豫了一年多,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做自由职业者。遇到这件事情之后,我就想,那就干脆试一下。”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在一家影视文化公司的影视发行部门做发行经理,主要工作内容是把电视剧卖给电视台。但我在坐班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大量的时间被一些繁冗的流程和无效的工作所消耗掉了,特别没有效率,而且我的工资涨幅也非常缓慢。这样的工作你能一眼望到头,当时我感觉上司的状态就会是我的未来,而这样的状态并不是我所期待的。
另外,因为当时行业内一些比较灰色地带的事件,导致我对这个行业彻底失望。当时我特意买了一个ipad,在上面刻了辞职的日期,提醒自己从那一天开始,不要再进入这样的工作状态中。现在回想,我觉得还是自由职业更适合我。”

“首先是因为我已经工作了大概十年,一直处于连轴转的状态,我觉得自己需要停下来,所以当时选择了裸辞。裸辞了大概两个月后,又郁闷了半个多月。后来慢慢地接一些单子,到目前为止状态还算比较良好。我觉得自由职业者这个角色,让我整个人的状态很放松,而且我也可以自己把握时间。”
02
PART
自由职业之后
开始做自由职业者之后,你们有没有过焦虑,如何缓解的?

“我从一月份开始成为自由职业者,中间跨了个年,年后过了一两周才恢复到工作的状态。在恢复的过程中我有点焦虑,担心自己接下来的收入该怎么办,因为我目前还没有长期且稳定的合作方。但是我会不断地跟自己讲,现在是过渡阶段,可能每个自由职业者都会经历,这种焦虑对我来说也没有任何用处。直到最近,我看到一句话: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所以我决定先把手上能做的事情做好。比如我现在正在沟通的一个合作方,虽然给的报酬很低,但我目前需要让自己从不规律的状态中走出来,回到一个有事情做的状态,通过一些实际的事情把自己填满。”

“我的焦虑感比较弱。因为我在上班的时候就在以歌手的身份坚持做演出,那个时候就已经积攒了一些客户。后来我把工作辞了以后,我找到了固定的驻场演出,收入也比原来上班时多了不少。再后来我就开始做民宿,开支全靠刷信用卡,这样做的风险其实特别大,我不推荐别人这么干。因为民宿给我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所以演出的时候,遇到不适合的甲方我可以拒绝掉。
后来,因为我本身学音乐,我平时特别喜欢看某个音乐类公众号,我跟公司创始人自我推荐说,要不我给你们写稿。聊完之后就签了个合约,开始为他们供稿。所以白天我会运营民宿,骑着电动车去管理民宿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有演出就去演出,晚上有空的时候就写稿子。那段时间我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有4万块钱,这也是我底气最足的时候。”

“首先,不能让自己沉浸在焦虑、郁闷的情绪里。那个时候我就找好朋友聊天,让自己走出负面的情绪。然后就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去挣点生活费。我从最开始做兼职的服装设计到后面海报设计、平面设计等等都能做,慢慢地就走出来了。”
03
PART
客户来源
你们的客户来源?有遇到什么值得分享的项目经历吗?

“其实我之前在职的时候,有一个客户来源,时不时会有一些稿件、企业宣传片、拍摄视频的脚本之类的文案的活。另一个客户来源的故事非常巧,有一天我在刷小红书的时候,刷到了一篇笔记,那个人的情况和我类似,差不多的年纪,都是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后打算在家做自由职业者。后来我们两个加了微信,聊了之后发现我们两个的状态、工作路径、性格、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很相近。我现在的一个客户源就是她介绍给我的。”

“我觉得作为自由职业者,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就是:从你开始做自由职业者那天起,你首先得是个销售,其次才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人士。也就是说你要先学会把自己卖给客户。一旦我认定这个身份,所有人都可能是我的客户。比如我打个顺风车,会跟司机聊天,如果我觉得他的领域跟我某个领域能搭上,我们就会加微信。再比如我在餐馆唱歌的时候,这个客户觉得我唱得好,我们就会加微信,以后他有什么婚宴或商业的公司年会,可以找我的乐队商演。以及我做民宿的时候,民宿的客人也会成为我写稿或者演出的客户。
说到特别的客户经历,我在北京的鼓楼做民宿的时候,当时爱彼迎上有个客户加我微信,说他是剧组的,要来我们家拍戏,但他只租了客厅和天台的部分。正常来说,人家要租这个地方,就得清空整个房间的其他住户。因为我原来在影视公司工作,我跟他们制片人聊得还不错,我就说,我可以让你们拍,但是我不希望你打扰我们的住户,我会跟其他人协调,不打扰你们的拍摄进度。最后沟通成功了。后来在拍摄的时候,我还介绍民宿里边的住户当群演,他们也赚了钱,相当于一加一大于二的状态,大家都没有损失,也都挺开心的。再后来,我从北京搬到上海的时候,我跟这个制片人又聊了一下,因为这个制片人特别喜欢电音,他给我介绍了一个上海电音俱乐部的主理人。我和那个主理人就联系上了,还去他们的俱乐部蹦过几次。最神奇的是,我在蹦迪时有人介绍给我的一位朋友,就是我在上海经常给我介绍高端客户的那位朋友。
后来我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在遵循自己的兴趣做一件事情,就很容易找到更多和你志同道合的人,虽然你们的圈子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冥冥之中是有共同点的。所以我觉得这是自由职业最有魅力的地方,它充满了未知性和意外,这个意外有可能好,有可能坏,坏的可能转化成好的,好的也可能转成坏的,反正就挺有意思的。

“目前我大概有三家比较稳定的合作客户。我遇到比较特殊的项目经历是一个关于毕业设计的项目。因为我是做服装出身,我没有想过自己能以个人工作室的身份去接服装的毕业设计。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自信,我觉得自己今后可以尝试做很多事情。”
04
PART
职业压力
你们认为自由职业会承受社会压力吗?女性在职场上,或者在做自由职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

“我觉得会有压力。我没有跟家人以及前同事说自己转型做了自由职业者。因为我的家长属于比较容易焦虑的类型,所以我希望等我的收入相对充裕的时候,再跟他们讲。关于社会压力,我觉得大家会有一种偏见。当我的朋友知道我要去做自由职业者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你没有经济压力,所以你才可以做这个尝试。我觉得这和有没有经济压力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情况下我没办法跟朋友们沟通,我也懒得跟他们解释这种情况。关于女性在职场上的压力,我个人来讲还好。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对方会不断地问我,你年纪多大,会觉得未婚未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对我来说,如果对方因为这些问题不要我,那我也没必要去这种公司上班。”

“从撰稿人和民宿主的身份来讲,我没有任何压力。但作为歌手来说,会有一些压力。因为有些客户比较喜欢年轻、漂亮、身材好的歌手。刚开始我会觉得很不公平,有点焦虑。后来我就释怀了。因为客户的需求不同,如果他需要年轻的、好看的,那就选别人吧。我不符合他的要求,说明他不是我的准客户,所以我没必要为这件事情纠结。我把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好的部分尽可能地做好,剩下的就交给老天爷,没必要为难自己。”

“知道我在做自由职业的朋友,跟我的关系都蛮铁。他们挺赞同我出去闯一闯。但我的家人不知道已经处于目前这种状态。我觉得这种事情自己承担就好了,没必要让家里人为你担惊受怕。
关于女性在职场上的压力,我觉得更多时候应该是生育问题。有段时间,我特别焦虑,看到某篇文章说,过了30岁还不生育会怎么着什么的,就在想我要不要直接找个人结婚,赶紧生个孩子之类的。后来我就想开了。我说服自己的借口是,那些生二胎的人不也是30多岁甚至40岁的嘛,别人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顿时我就没那么焦虑了。”
05
PART
人生阅历
你们的30岁和20多岁,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20岁的时候特别自由,上大学之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去旅游。那个时候通过做免费的义工,当沙发客,花很少的钱去旅游。从英国读完研究生回国之后,我开始按部就班地工作。刚开始我对工作很感兴趣,但我的父母总觉得,辛辛苦苦送你出国读书,怎么回来也就这样,挣不到什么钱。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追求物质的人,但我的父母一直在向我灌输一种“我需要通过赚了多少钱来证明自己”的观念,所以我就开始挣扎。一方面我想要生活,另一方面又想要更高的职位和薪水。过去的这两年,我的工作状态不算特别好,后来我就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而我最后决定做自由职业者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我想要过20岁的时候那种自由的生活。”

“我觉得我20岁的时候,吃的苦太少了。我现在深刻地体会到,吃苦要趁早。现在想想,我都有点记不住我20岁的时候干过什么了。但是作为自由职业者去折腾以来,很多事情都历历在目。虽然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我比以前更精神了。因为你现在手里的一切,都是自己扎扎实实通过努力争取来的。我在20岁的时候,其实就是伸手党。那个时候享受到的福利,都是父母和家族给的,是一些社会本身的、生在这个时代里带来的东西,没有什么是自己争取来的。”

“如果单从生活水平、消费观方面来说的话, 20多岁的时候,我花钱完全没有概念,可能比“月光”还要再“光”一点。挣10块就要花12块的那种,而且喜欢超前消费。30岁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多物质的东西对自己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了,开始注重自己内心的追求。”
06
PART
婚龄焦虑
目前大家都是未婚或者单身,有在年龄和婚姻这方面焦虑过吗?

“我对于婚姻,一直都处于很犹豫的状态。因为我12月底刚分手,前男友比我小六岁,我跟他在一起两年,当时也处于一个考虑要不要结婚的状态。当然我们分手并不完全因为这个,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另一方面是性格的原因。我跟他相处的这两年其实都还挺好的,但我发现遇事之后对方担不起事儿,我开始庆幸自己还好没跟他结婚,这个年纪跟一个不太适合的人结婚其实要比不结婚糟糕得多。活到我这个年纪,身边的人都已经开始离婚了,再等等可能离婚的人更多。我妈比较介意我到现在还没有嫁出去,但我就在想,这有什么好介意的,人家离婚了,可比我痛苦多了,而我还在享受生活。”

“我没有焦虑过。因为我一直觉得婚姻不是必需品。如果遇到合适的人可以结婚,没有遇到合适的也可以不结婚。”

“我之前其实还挺恨嫁的,可能因为我是那种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性格。我当时就觉得,我应该会在30岁结婚,结婚后应该会怎样之类的。后来真正跨过了30岁之后,我发现没必要给自己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很多事情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07
PART
未来规划
未来三到五年你们有什么规划?

“刚回国的时候我会去跑步、健身,也参加过好几次半程马拉松,这几年工作后越来越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差了很多。所以我希望未来能够做健康相关的尝试,今年打算去报普拉提的教培班,挑战教练这个身份。但我不想被任何一家公司捆绑住,所以就算我把教练证考下来了,我也不会做全职教练,还是希望以兼职的形式去做。另外,我希望接下来每年都能够有新的尝试,学习新的东西,去没有去过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

“我最近在准备转型做短视频,未来三到五年可能会转型做音乐教学。因为在舞台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竞争力可能会越来越不如别人。但我觉得做音乐教学,不至于和这个行业完全脱离开来,演出可能会少一些,但不会完全没有。而且教学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少。从线下演出转型做线上的短视频,这也可以把我的接单范围从我所在的城市扩大到全国。”

“因为目前我在尝试很多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工作室,店铺之类的,我希望能够试出来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一个比较自由的、真正的自由职业者。”
08
PART
写在最后的话
和一个糟糕的人结婚,不如潇洒地单身。
和一份不称心的工作缠斗,不如痛快地辞职。
三位30+的女性freelancer在人生的众多选择中,沉稳地做出判断,坚定地做出选择;她们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她们对年龄坦然、对现实清醒。
时代世易,在这个时代下,我们欣喜于当代女性的思想荟萃,感动于当代女性间的相待而成;我们期待更多女性,在纷繁复杂的选项中,找到自己的本心和方向,也注定会有更多的耀眼的女性,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今日互动
你喜欢你的30岁吗?


© 本文版权归 FreeLab自由客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wonderstruck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08 2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