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博物馆
昨天看完了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不喜欢这个故事,但觉得帕慕克讲故事的能力很强,想看看他的其他作品。
帕慕克的代表作是《我的名字叫红》和《伊斯坦布尔》。今天看了《我的名字叫红》的开头,是用一个死去的受害者的口吻叙述的,这个叙述角度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有点犹豫要不要看下去。阅读时间有限,如何把有限的阅读时间投入适合自己的书,这里有个机会成本问题。
《纯真博物馆》这本书挺厚,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译本是42万多字,讲一个爱情故事。富家子弟凯末尔爱上了远房表妹芙颂,和她做了2个月地下情人。凯末尔和名媛茜贝儿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他虽然爱芙颂,但还是和茜贝儿办了订婚仪式,而且把芙颂也请来参加了。芙颂伤了心,和凯末尔断绝联系,消失了。凯末尔发现自己离不开芙颂,到处找她,冷落了茜贝儿。茜贝儿很痛苦,和凯末尔取消了婚约,嫁给了别人。
凯末尔找了芙颂很久。有一天芙颂来找他,请他到家里做客,他以为能再续前缘,没想到到那儿一看芙颂已经嫁给了一个编剧。芙颂找凯末尔,是想让他出钱给她先生拍电影。在接下来的8年里,凯末尔每周有四五天要去芙颂家吃晚饭,经常和芙颂夫妇一起外出看电影。
这样的变态日子持续了8年,芙颂和丈夫终于婚变,她能和凯末尔在一起了。凯末尔和芙颂婚前自驾去欧洲旅行,芙颂酒后驾车,撞树死了。凯末尔也在车上,幸存以后很伤心,用以往收集的芙颂用过的物品办了个“纯真博物馆”。伊斯坦布尔真有这么个博物馆,就是这部小说在现实中的延续,带上这本小说,可以免费参观。
《纯真博物馆》的故事不太可信,特别是那8年三人同行的情节,但帕慕克写得细致又耐心,把他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出来了。他得过诺贝尔文学奖,2006年得奖时他才五十出头,算诺奖得主里很年轻的一位。《纯真博物馆》是2009年出版的。
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家境殷实。他爷爷是土木工程师,靠修铁路赚了大钱。他爸爸是建筑商,热爱文学,曾经想当诗人,遭上流社会嘲笑后放弃了。帕慕克爸爸的书房里有1500本书。帕慕克大学读建筑专业,喜欢画画,23岁时不顾家人反对转入文学创作。他的手稿边上画着很多涂鸦,细看很有味道,这是他曾热衷绘画留下的痕迹。
快乐饭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云云上了中学,我才意识到小学真不卷 (4人喜欢)
- 心碎之后-《巨浪下的小学》-帕里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