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赢|产后抑郁不是“公主病”
产后抑郁不是矫情,应被重视和理解。
中国每年有1500万以上的新手妈妈,有抑郁情绪的女性占60%—80%,有20%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会发展为临床抑郁症。
什么是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与产后心绪不宁和产后精神病同属产褥期精神综合症。
简单来说,产后抑郁就是产后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一般表现为:抑郁、悲伤、烦躁、沮丧、哭泣等,比较严重的会出现幻觉或一系列危险行为。
引起产后抑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生理方面
分娩后产妇体内黄体酮和雌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这突然的变化影响了脑部活动。
社会方面
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和、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也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另外,对母亲角色不适应、性格内向、保守固执的产妇也好发此病。
产后抑郁症误区:
1、认为产后抑郁就是矫情,是一种「公主病」
抛开偏见,产后抑郁就如同我们的身体疾病一样,并非只是简单的矫情。很多人认为产后抑郁就是心情不好,虽然大多数抑郁情绪会在几周内好转,但是其中也会有 20% 左右发展成为临床抑郁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干预,会持续整个产褥期甚至终生。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或者家人有产后抑郁的倾向,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及时干预,否则不仅仅影响孕妇的健康,也会对婴儿的成长产生损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认为非首次生产不会有产后抑郁
非初次生产的妈妈同样也会有罹患产后抑郁的可能,尤其是当几次生产的情况不同的时候,更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3. 认为没有明显症状就没有产后抑郁
很多产后抑郁的产妇会很努力地掩饰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乐观和积极的一面,认真地照顾孩子,但其实内心感到非常的煎熬。
4. 认为男性不会得产后抑郁
男性也有可能患上产后抑郁,只是比例会低于女性。
产后抑郁有哪些信号:
1、情绪波动明显
产后抑郁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情绪非常低落,容易焦虑、哭泣,心情极度烦闷,容易动怒。与正常的情绪低落不同的是,产后抑郁造成的情绪低落不是受到某种外界的刺激,而是无缘无故就会感到心情低落。
2、身体疲倦劳累
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容易感到疲倦和劳累,身体也会伴随相应的反应:睡眠质量差、心率加快、恶心、头晕、母乳减少等。
3、自我认知降低
生活中会出现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状态,自责感强烈,与家人和丈夫关系不和谐,对身边人充满敌意,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矛盾;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枯燥无味,没有意义。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1、提前防范
如果有过抑郁经历,或者家庭成员中有过抑郁症患者,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的几率会增大,对于这种情况要增加防范的意识。
2、良好休息
新生宝妈因为要照顾宝宝,常常会缺少足够的休息,但是过度劳累会加重身体疲倦,增加负面情绪。因此充足的休息十分重要,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
3、学会倾诉
倾诉本身就是一种释放情绪的方式,多与人倾诉,可以避免情绪的累积,以及打破负面想法的不断循环,同时,倾诉还可以增加与外界的联结,减少孤独感。
4、适当运动
生孩子是一件需要消耗很多体力的事情,宝妈产后身体特别虚弱,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还需要适度的运动,运动除了增强体质之外,还可以释放多巴胺,有利于减少消极想法,增加积极情绪。可以选择散步或者瑜伽等一些轻柔的活动。
5、家人多关心和陪伴
大多数家庭,在宝宝出生之后,把重点都放在了宝宝身上,从而忽略了妈妈的感受,让宝妈知道「她仍然是被关注的」,对于预防产后抑郁的产生,至关重要。作为丈夫,在妻子生完宝宝后,要及时关心产后妈妈。来自丈夫的关心和陪伴,对于宝妈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至关重要。
患有产后抑郁应该要怎么做?
积极寻求心理医生和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帮助,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
产后抑郁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调节。此外,作为家庭成员,家人对产妇应该给予关怀,多一份呵护,多一份开导,多一份帮助。作为第一责任人丈夫,则更需要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担当,理解、包容、帮助妻子,避免产生重度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