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者经常被问的99个问题
6. 女性有很大的择偶权利。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女性都是向上选择,男性则不行。女性难道不是占便宜了吗?
如果一个社会中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人脉资源,更方便的职业上升通道,以及更少的在社会经济领域之外的责任(诸如家务与生育),那从社会经济的维度看来,自然会在统计上出现所谓“女性向上选择”的现象。这其实是社会经济层面上性别不平等的必然结果,而非平等条件下的额外特权,就如同不能因为资本家普遍向劳工支付工资就说劳工其实是在剥削资本家一样。具体来说,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家庭的财产继承上的不平等。根据《中国农村调查》,农村地区出嫁与未出嫁的女儿普遍都不参与家产的分配 [1]。在非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家产只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导致男性仅依靠自己的性别就可以获得相对丰富的资源,这逼迫女性必须用其他方式去获得生产生活的资源,包括婚姻。从某种角度来说,正由于女性经济实力普遍相对较弱,其在择偶中所面临的实际限制反而往往更多:如果婚姻对一个人来说几乎是取得社会经济地位的唯一道路,那么其因此在择偶过程中对对方人品、外貌、性格、学识等方面的要求便常常不得不有所牺牲,而这又怎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在“占便宜”呢?
另外,现代婚姻原则上是双方你情我愿,各取所需的事情。即使统计数据上男方的经济条件更加优越,我们也难以得出类似“男性吃亏”的结论。婚姻中两个人走到一起几乎必然是由于某些相互吸引的条件(除非有人用身份证号摇号相亲),这可以包括女性在乎男性财产所带来的“安全感”(这并不比被外貌或性格吸引更可耻),也可以包括男性在乎女性提供的情绪价值、或是钟爱的她的美貌与智慧。可能更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是,为什么婚恋中女性“拜金”会被以道德化的方式羞辱呢?而当男性为追求权力而勾心斗角,为股市颜色而惴惴不安时,就往往不会收获“拜金”的标签呢?又是为什么,择偶中“拜金”的女性总是会受到道德化的批判,而耽于“美色”的男性则常常只会在“个人偏好”方面得到非道德化的评论,甚至被恭维为“风流倜傥”呢?
[1] 徐勇 邓大才(2018)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9卷·家户调查第1卷)天津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