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网的《人世间》让你顿悟人性的残酷,看过的人都哭了,看懂的人都老了
最近的朋友圈,已经被央视开年大剧《人世间》刷爆了。这部切实重现时代变迁和人际关系的纪实剧,让人很有共鸣,忍不住跟着揪心,落泪。虽然剧中人物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各自选择的背后,折射出的人性真相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1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穷
常言道:“人穷熬一时,心穷毁一生。”
剧中最让人生气的一个角色,当属吴倩。
一开始,吴倩的工作又脏又累,挣的还少。
此时吴倩老公的发小周秉昆在书店管事,便把吴倩招了进来,给她安排了一个干净清闲的工作。
后来,周秉昆不忍一家老小挤在狭小的老房子里,花了一千多块买了一套新房。
举家搬过去以后,老房子便空了出来。
这时候,吴倩一家接连遭遇变故,就连租房子都成了问题。周秉昆眼见吴倩生活艰难,决定把老屋借给她们一家人居住,不收一分租金。
一晃几年过去,周秉昆买的新房遇到了麻烦,无奈之下,他想着重新搬回老房子。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时候吴倩甩脸不干了。她不仅不想搬走,还怪罪上了周秉昆,丝毫不觉得房子本就属于人家。
她大吵大闹,让两家人脸上都有点挂不住。受尽恩惠的吴倩非但不知感恩,反而变本加厉地提出要求:“让我搬可以,先给我老公找份工作。”
心穷的人,精神贫瘠,气量狭小,总会摆出一副我弱我有理的姿态。
他们缺失的从来不是一份工作,一间房子,而是输在了眼界和志气。
和这种人相处,只会影响心情,消磨心力。
听说过一句话:“雪中送炭,也要分人送;否则不但得不到感激,还会被怪炭的质量不够好。”
人生不长,人情很贵,愿你我都不要把过多的好浪费在心穷的人身上。
2
想成就自己,先成全别人
人性是复杂的,猜不透,摸不着。有黑暗冷漠的一面,也有光明善良的一面。或许我们曾被亏欠,但也不要忘了那些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温暖我们的人。
剧集一开始,周秉昆因为各种原因,失业了。
作为当时唯一在家的孩子,周秉昆不想让母亲担心。于是,他四处寻找重新工作的机会,却苦思无门。发小蔡晓光觉得周秉昆作为工人的儿子,实惠比面子重要。于是,推荐周秉昆去了酱油厂。周秉昆在酱油厂充分锻炼了自己,并结交了几个要好朋友,日子一点一点步入了正轨。
后来,蔡晓光得到一个可以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因为家庭原因,厂里领导很为难。他只好一直在拖拉机车间,打扫卫生,擦机器,干最脏最累的活。
干活时,如果有人路过,还要赶紧让到一边,全然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眼看着就要一直这样下去,但他自己也无可奈何。后来,周秉昆经多方打听,决定将蔡晓光的材料呈递给上级领导。
领导觉得蔡晓光是个可造之才,他才终于成功进入大学深造。后来,蔡晓光学成归来,两家人一直互帮互助,成了彼此很好的帮手。
剧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周秉昆支持落魄的郑娟,郑娟反过来为周秉昆守护整个家;郝冬梅将唯一的入学机会让给陶俊书,陶俊书帮助郝冬梅实名举报了不负责的戴书记……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渡人便是最好的修行。
正如一句话所说:“你想得到什么,就去给予什么;想要拥有什么,就去付出什么。”
助人者,人恒助之,成全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想成就自己,先学会成全别人。
因果有轮回,终有一天,你所有的算计、付出,都会反馈到自己身上。
3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只是别人的苦,你不知道罢了。
周家三兄妹中,周秉义堪称“理想人生”。
他仕途顺利,娶了高干家的女儿。
妻子是医生,岳父是省长。
这是多少人羡慕的人生。
可他的苦,也许只有自己知道。
岳父岳母怕被穷亲戚缠上,两家父母从来没见过面,父母心酸,只能藏在心里。
为了照顾妻子的情绪,他住到岳父岳母家,生活小心翼翼。
妻子不孕,可对父母,他也只说自己不育。
终于当上了市长,为了招商引资,在酒宴上,被灌了十杯酒,一杯酒一百万。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世间哪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只是别人的苦,你不知道罢了。
4
父母子女,感情也是需要培养的
周蓉是一个一心追爱的文艺青年。
在贵州支教时,她生下女儿冯玥后,不方便照顾,就将女儿送到弟弟周秉昆家养着。
冯玥在舅舅家一直住到中学,一家人都对她宠爱有加。
母亲周蓉回来后,想弥补多年来对女儿的亏欠,将冯玥接到身边,可冯玥却不愿意跟着她生活。
母女多年来没在一起生活,感情变得越来越生疏。
冯玥说:如果自己有了孩子,一定带在身边,不管多难。
《淮南子》说:弗利弗爱,亲子叛父。
没有利益,没有关爱,就算是亲生的孩子,也会背叛父母。
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唯有互相付出,方才有爱。
5
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来报恩的
周家的三个孩子,老大周秉义和老二周蓉,都是学霸,都考取了北京大学。
后来,一个从政,一个成为副教授,父亲周志刚以此为骄傲。
而老三周秉昆,从小读书不灵光,学习成绩都是倒数,是最没“出息”的那一个。
长大后的周秉昆,做了小工人,到处奔波。
当哥姐飞得越来越远,在外奔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时,只有他,一直陪在父母身边,守着家,照顾年迈生病的母亲。
诚然,周秉昆没有给父母挣到面子,而他却是实实在在给了父母温暖。
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来报恩的。
他们不会像优秀的孩子,为了理想,飞得远远的,而是做一份普通的工作,照顾着家里。
不要看轻成绩不好的孩子,也许,他才是你老来的依靠。
6
看完《人世间》,
终于能回答孩子为什么要读书!
央视热播剧《人世间》,给出的答案大获赞同: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当书改变你的时候,你看这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
在父母的支持下,大哥周秉义和二姐周蓉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相继升入市重点高中,并考上了北京大学。
大学毕业后,周秉义娶了副省长的女儿,走上仕途。周蓉则成为家乡的省重点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小儿子周秉昆没考上大学,在工厂当基层工人。
周家儿女的不同境遇,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对普通人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走的路。
当你被生活狠狠教训过,就会明白读书有多么重要。曾经偷过的懒,享受的安逸,都会变成你今后在风雨里前行的疲惫,在泥泞中打滚的辛酸。有句话说:“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心中有书,脚下才有路。咽下读书的一时之苦,方能逃过生活的一世之苦。
参加工作后,周秉昆吃了很多苦,后悔没有好好读书。读了一些哥哥姐姐藏家里的名著书籍后,他逐渐意识到:
一个人终生头脑空空,榨不出任何知识和思想,就连颗黄豆都不如。
一部部经典作品,一个个深刻观点,丰盈了他的内心,让他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周秉昆从不随波逐流,遇事会坚持自己的主见。不顾父母的反对和旁人的嘲笑,娶了带着年幼儿子和瞎眼弟弟的小寡妇郑娟。这段感情在婚前有多不被看好,婚后就有多幸福。他们一直相处和睦,患难与共,羡煞旁人。
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如同置身于牢笼,看不到更多可能性。如今的时代也是如此,到处都充斥着空洞的热闹和喧嚣。不静下心来读书,就会人云亦云,丧失思考的能力。
腹有诗书的人,往往能够包容世间百态,明辨是非曲直,忠于真实自我。只有当你读过的书足够多,眼中的世界才会足够广。
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周秉昆在工厂结交的朋友吕川和唐向阳,他们想考大学,几乎不参加朋友聚会,下班就回家看书学习。
后来,吕川因表现优异,被厂里送去上了大学;唐向阳下乡当了老师,几年后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短短几年校园生活,让他们走上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道路,跟好友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吕川一路从秘书升到了副司级干部,成了被前呼后拥的大人物。
唐向阳当上了公司副经理,妻子同样是大学生,儿子也聪明伶俐。而除了他们之外,其他人既无拿得出手的学历,也没不可替代的技能,下岗后的日子越过越辛苦。
年轻时选择的安逸,最终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平庸来偿还。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在日积月累下,终会有天壤之别。
对于读过书的人来说,知识不只是一纸学历,或到处显摆的资本。它是你人生的通行证,是天堑变通途的机会。
每晚以一卷书”
百战归来再读书!
↓↓↓点击“阅读原文”,开起读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