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科幻点子
略过前文大篇的现实论证,我相信未来将会是一个被信息加速的时代,人类处理信息能力的差异将会使社会划分出新的阶级。
1.对于生活在这个未来的新人类来说,人的肉体已经不能满足于极巨量的信息交换。比如:肉眼会因使用过度而在20年之内损坏,神经系统会因为承受过量的反馈出现失去反应的现象。在原本的肉体损坏后替换上相应的义肢被当作青少年正式成年的证明。无法跟上时代处理巨量信息的中老年人将被划归为残疾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
2.鉴于药物对人感知系统具有强烈影响,在这条未来世界线里,使用药物治疗心理与精神疾病被视作一种信息污染。通常,拥有强大信息处理与传输能力的人(或称之为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会使用脑插管技术,通过传输大量信息、冲洗病人感知信息流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疾病。当然,所有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全部属于易感体质,也就是说,他们同样更容易患病且更难治愈。然而此类人通常也拥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这个世界里,如果一个人选择成为治疗师,那么他的生活将会经常处于处理别人和自己的负面情绪上。
3.既然人们的社会生活构建在巨量信息的处理与交换上,那么显然,处理信息的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人类本身的处理能力依然比任何人工智能都要强大的多。然而,如果将处理信息的速率转换为时间,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信息处理速率大于这个世界的平均速率,那么他在同样的时间内将会处理比他人更多的信息,或者说他处理同样的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将会更少。这就导致他们会感到时间流逝更加缓慢,反之,对于处理信息较少的人,时间将会飞速流逝。需要注意的是,人处理信息的速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质上这依然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能力。同样,当总信息量减少时,人也会随之降低自己的处理能力。鉴于这些因素,当人受环境影响,处理信息的速率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将会出现偏差,甚至导致人对世界的认知出现极大的问题。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时间疾病。
4.由于时间疾病的存在,人们急需一种稳定时间的方式,即培养“标准时间”人。那么显然,如果一个人衰老到无法跟上社会信息流的速度,他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相对来说较为固定。但是,社会信息流整体呈现加速的趋势,停滞不前的老人时间注定会离社会标准时间越来越远,进而失去其作为标准的客观性。如何处理标准时间和时间疾病仍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3.4新增
5.老年人革命
6.网络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