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教育学及语言学 | 第三十二回:トーン・声調
哈喽大家好,春天到了,天气逐渐变暖和了,我是希望今年春天头发可以变茂盛的邓老师。
今天我们继续围绕日本语教育学中的音声学的部分来学习。今天讲的内容是音声学中的トーン・声調。

先来说一下什么是トーン呢?トー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声调,在音声学中也可以称之为「声調」「せいちょう」。
具体地说就是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变化。这种声音的高低变化会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我们中文中有四个声调。「啊」这个字分别用1,2,3,4声来使用的时候表示不同的含义。啊(2声)的时候表示疑问。啊(4声)的时候表示惊吓等。

日语也是一样的,比如日语中的「はし」在声调上升和声调下降的时候,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声调上升时,表示桥梁的意思,汉字可以写成「橋」。在声调下降的时候,表示筷子的意思,汉字可以写成「箸」。这种带来意思改变的声音的变化就叫做トーン、也可以称之为「声調」。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联想到之前我们讲过的「アクセント」和「イントネーション」呢?「アクセント」和「声調」是不是看起来好像很相似呢。其实现在也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理论来具体的区分「アクセント」和「声調」。
「イントネーション」的话,它是表示句末或者是一句话整体的声音的高低。这一点和我们讲的决定每一个单词的声音高低的「アクセント」和「トーン・声調」是不一样的。

另外,刚才我们说了声调可以用来区分意思的不同,但是声调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也就是说「声調」是会发生变化的,有时也会阶段性,连续的发生变化。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連続変調」。
其实这种声调的变化在中文中也有。比如大家特别爱吃的「海底捞」就是
海+底+捞→海底捞
低升+低升+平→高升低升平

那么在日语中,如果单词后边加上助词,或者是好几个单词连在一起的时候,声调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
学校+帰り→学校帰り
低高低+低高低→低高高高高低
花+が+綺麗い→花が綺麗い
低高+低+低高低→低高高高低高低
大家可以试着读一下这几个例子,是不是能感受到声调的变化呢?

音声学的「トーン・声調」「アクセント」「イントネーション」这几个概念都是特别容易混淆的。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哦。
今天先讲到这里啦,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