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骗子”
这是骗子在分别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以为自己要等到零点过去才会恍然大悟,直到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骗局比比皆是,才坦然接受了自己是冤大头的事实。 自认为还算是防骗意识高的,平常也会看很多相关案例加深自己的认知,但是最容易上当、也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这种萍水相逢、面对面要求施舍的小钱。就像每去一个景点的新客总会被宰一次。 今天难得是个大晴天,在去公司必经的天桥下,有两个提着公文包,行色匆匆的男子拦住了我,说自己没有零钱坐车。我本来不想理人,但是想到上一次也是这么拒绝了一个路人,感觉有些过意不去,就说自己没有零钱。对方说可以微信面对面红包。太阳照得我睁不开眼,我甚至没有看清对方的面容。我以为是公交车,准备转2元,结果对方说是大巴车,要38元。转完后,他说这是一个人的钱,自己搞错了。因为已经开了个头,人素来有帮人帮到底的习惯,所以我又转了。旁边年长的一直在旁边站着,这时凑过来说了一句:你搞错了,一个人是76元!于是男子又连连道歉,这时候还没反应过来的我依旧转了钱给对方。对方承诺到了就会归还,并且一再强调自己的窘境,今天第一次遇到、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们真的不是骗子…… 到了公司后,我还用调侃的语气和同事们复述了这件事,戏谑道:他不会是骗子吧!但是其实内心还是以为,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我在做善事。 其实仔细一想,这当中存在很多漏洞,比如旁边就有个警察厅为什么不求助警察、为什么不找亲友借钱、怎么可能出门带了手机没有钱、为什么用微信面对面红包……但是当时真的没想这么多。 6点下班后还是没有一点消息,心情顿时down下来了。开始有点醒悟了:陌生人借出去的钱怎么可能要得回来。然后搜了搜看能否找到追回方式,发现微博上竟然有这么多人吐槽一模一样的上当受骗经历。更可恶的是,骗子的套路是根据被骗者的好骗程度,一步步变本加厉加钱,所以有的人只被骗了几十,有的人和我一样被骗了好几百……我顿时感觉毛骨悚然,就是一个看起来很诚恳的人,心里想的是一步一步试探你的底线,然后榨取你最后的价值,然而对方全然不知自己被愚弄。 我被耍了。 我们习惯于用受害者有罪论绑架自己,甚至和别人说起,都觉得不可思议,太低级的骗术了,然后以“你防范意识太低”,或者“你太善良了”收束全文。但是最核心的矛盾是,受害者会一遍一遍地质问自己的内心:为什么?我明明是想帮他,我明明是想做好事?为什么他骗了我?为什么我是错的?我该怎么再面对其他人?这个世界好没有意思。我是不是要变得更冷漠才好?万一哪天我需要帮助呢?难道越来越坏才是注定的趋势吗? 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那天在看《玛蒂尔达》的时候,我还特意做了笔记:儿童的世界观是简单的二元分化,遵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普世价值。当时觉得幼稚,现在看来,其实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如此。世界不该是这样吗?我认为本该如此。又或许,世界并不存在,它只是静默地反映着我们的内心。 而那个骗子,微信昵称叫“乐观积极”的超级无敌大变态,已经失去了身为人最重要的品质了,这是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犯罪和欺瞒只有0次和无数次,一旦开始,你的大脑就会自动记忆下这种不劳而获的快感,让你抛弃掉道德,忘掉自己是个人,而不是被快感支配的动物。许多事情都是如此的。而以他为代表的形象,是注定要在一次又一次的书写中被鞭尸、被痛斥、遗臭万年的。 他不曾给予世界阳光,阳光也从未拥抱他。 如果他真的能内心冷漠道没有罪恶感,那么,我可怜他,社会的蛆虫,因为他个别的恶行,让很多人不再对世界抱有善意。 善良是可贵的。我想,这才是我“花钱”学会的道理。我明白真正的善意是无价的,希望自己能以他为鉴,做更多珍贵的、这个世界需要的事情,创造更加积极的情绪,而不是消耗他人的善意换取廉价的便利。
-
Evergre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8 13: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