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帝王年表1.0(下)
商代帝王年表1.0 算是上篇,这篇算是下篇好了,上篇主要是梳理了商代总积年是629年和商汤在位13年,外丙在位3年,仲壬在位4年以及商代最后一位王,商纣王帝辛在位33年。
本篇主要梳理一下从太甲到帝乙的26位商王的在位时间。并且编排出商代完整的帝王年表。
材料不再列举,还是上篇的那些材料。之前按照各文献成书时间编排,选取最早的记载为最可信的在位时间的方法,编排出来的结果是太甲到帝乙这26位商王在位时间长达630年,远远超出 《鬻子》所记载的576年 。
那么这只能证明其中有一些商王的在位时间是有问题的。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文献的最早记载,并不全是最正确的记载。他们中间可能混杂了某些讹误。
重新梳理商代历史,以盘庚迁殷为分界线。
《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史记·殷本纪》正义
这条材料,仅以理校,得盘庚迁殷之后商持续273年(具体过程我《周代帝王年表1.0 》有提及)
那么盘庚迁殷之前,商应该持续356年。
在此,我想说明的是,并不把盘庚迁殷的时间确定在盘庚登基的元年,而是在他执政的28年这段时间内都有可能。
前期讹误:太戍
如果以此来看整个商代前半段的历史,那么很清楚,商中宗太戍的在位时间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承认,所有记载太戍在位的文献全部一致性的记载他在位时间是75年,他们的原始数据也全部来自于尚书。
但是仅仅以理校就能明白,商王在位75年实在是太长了,长得过头了,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有可能的是,他是在位55年的一个讹误。由55年讹误成75年。
后期重新编排选择:小乙,庚丁
整个殷商后期,还可以选择缩短的在位时间的帝王其实就两位,一位小乙,一位庚丁
小乙在位时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小乙在位二十八年, 崩, 子武丁立。 ”
《册府元龟》: “小辛弟小乙, 在位二十年 (一云二十一年) 。
其实两书都成书于北宋,在这里,我们选取《册府元龟》的在位时间20年。
庚丁在位时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庚丁在位三十一年, 崩, 子武乙立。
《资治通鉴外纪》: “庚丁元年丙辰, 在位六年, 崩。 子武乙立。 ”
其实两书也都成书于北宋,在这里,我们选取《资治通鉴外纪》的在位6年。
说明一下,我在这里的选择是相对最合理的选择,做出这些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如果按照成书时间最早的文献来计算,各王在位时间相加,远远超过了商朝总积年629年的总和。盘庚迁殷之前超过了356年的总和,盘庚迁殷之后,超过了273年的总和。
各种史料记载不一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但是我并没有为了压缩时间而胡乱选择史料做调整,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外纪这三本书都成书于北宋,他们之间成书时间,史料价值相近,在他们之间取舍最为合适。
商代30王,其中27王选取现存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在位时间,剩下的三位商王,以理校改动太戍75年为55年之讹误,在合理范围之内选取小乙在位20年,庚丁在位6年之后。整个商代帝王在位时间与商代总积年629年完美契合。与盘庚迁殷后商代持续273年完美契合。
完整年表如下:
商代自成汤至帝辛, 历 30 王, 享国 629 年
成汤
汤, 姓子, 名履, 又称武汤、 天乙、 太乙、 高祖乙、 成汤、 成唐, 甲骨文中 作 唐、 成、 大 乙、 天 乙、 成 唐。 建 都 亳。 在 位13年
《史记· 殷本纪》 集解: “皇甫谧曰: ‘ (汤) 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 为天子十三年, 年百岁而崩。 ’ ”
外丙
外丙, 也作卜丙, 名胜, 汤之次子 。 在位3年
《史记· 殷本纪》: “外丙即位三年, 崩。 ” (《太平御览》 并同)
仲壬
仲壬, 亦称燕壬、 工壬、 其壬、 南壬, 名庸, 汤三子, 外丙之弟, 兄终弟及。 在位4年
《史记· 殷本纪》: “外丙即位三年, 崩。 立外丙之弟中壬, 是为帝中壬。 ……帝仲壬即位四年, 崩。 ” (《太平御览》 并同)
太甲
太甲, 名至, 一作祖甲, 甲骨文中作大甲。 汤嫡长孙, 太丁之子, 外丙、仲壬之侄。 仲壬崩后继位。 在位12年
《史记· 鲁周公世家》 索隐: “案 《纪年》, 太甲惟得十二年。 ”
沃丁
沃丁, 亦称羌丁, 名绚。 太甲之子。 太甲崩后继位。 在位29年
《册府元龟》: “太甲生沃丁, 在位三十年 (一云二十九年) 。
《资治通鉴外纪》: “沃丁……在位二十九年。 弟太庚立。 ”
太庚
太庚, 甲骨文中作大庚, 误称小庚, 名辩, 太甲次子, 沃丁之弟。 沃丁崩后继位。 在位25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太庚在位二十五年, 崩。 子帝小甲立。
小甲
小甲, 名高, 甲骨文亦作小甲。 太庚长子 ( 《世本》 又作太庚之弟) 。 太庚崩后继位。 在位17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小甲, 在位十七年, 崩。 弟雍己立。 ”
雍己
雍己, 名伷, 甲骨文中作邕己。 太庚次子, 小甲崩后, 弟雍己继立。 在位12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帝雍己在位十二年, 崩。 弟太戊立。 ”
太戊
太戊, 又作大戊, 甲骨文中作大戊或天戊, 名密。 太庚少子, 小甲、 雍己之弟。 甲骨文作大太戊、 天戊。 雍己崩后继位。 在位55年
《尚书· 无逸》: “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理校为55年)
仲丁
仲丁, 甲骨文中作中丁, 名庄。 太戊之子。 太戊崩后继位。 都亳、 嚣。在位11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中宗 (帝太戊) 在位七十五年。 [崩, 子仲丁立。 ] ……帝仲丁在位十一年
外壬
外壬, 甲骨文中作卜壬, 名发。 太戊之子, 仲丁之弟。 仲丁崩后即位。在位5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外壬在位五年。 崩, 弟河亶甲立。 ” ( 《资治通鉴外纪》 并同)
河亶甲
河亶甲, 名整, 甲骨文中作戋甲。 太戊少子, 外壬之弟。 外壬崩后即位。都嚣、 相。 在位9年
《太平御览》 引 《 史记》 曰: “帝河亶甲时, 殷复衰, 河亶甲在位九年,崩。 子帝祖乙立。 ”
祖乙
祖乙, 甲骨文中作且乙、 下乙, 又称中宗祖乙、 高祖乙, 名滕 (一作胜) , 仲丁之子, 河亶甲之侄。 河亶甲崩后继位。 在位19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祖乙在位十九年”
祖辛
祖辛, 甲骨文作且辛, 名旦。 王祖乙长子。 祖乙崩后继位。 建都庇。 在位16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祖辛在位十六年, 崩, 弟沃甲立。 ” (《资治通鉴外纪》 并同)
沃甲
沃甲, 又作开甲, 甲骨文中作羌甲, 名踰。 祖乙次子, 祖辛之弟。 祖辛崩后即位。 在位25年
《太平御览》 引 《 史记》 曰: “帝沃甲在位二十五年, 崩, 立祖辛之子祖丁。 ”
祖丁
祖丁, 甲骨文中作且丁、 小丁、 后祖丁, 名新。 祖辛之子, 沃甲之侄。沃甲崩后, 祖丁继位。 在位32年
《太平御览》 引 《 史记》 曰: “帝祖丁在位三十二年, 崩, 立沃甲之子,是为南庚。 ” (《资治通鉴外纪》 并同)
南庚
南庚, 名更, 甲骨文中亦作南庚。 沃甲子, 祖丁堂弟。 祖丁崩后即位。都庇、 奄。 在位29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南庚在位二十九年, 崩, 立祖丁之子阳甲立。 ” (《资治通鉴外纪》 并同)
阳甲
阳甲, 又称和甲, 名和①, 在甲骨文中称象甲。 祖丁之子, 南庚之侄。南庚崩后继位。 都奄。 在位17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阳甲在位十七年。 崩, 弟盘庚立。
盘庚
盘庚, 甲骨文中作般庚, 名旬。 祖丁之子, 阳甲之弟。 阳甲崩后即位。都奄、 殷。 在位28年
《太平御览》 引 《 史记》 曰: “帝盘庚…… 在位二十八年, 崩, 弟小辛立。 ” (《资治通鉴外纪》 并同)
小辛
小辛, 名颂, 甲骨文中亦作小辛。 祖丁之子, 阳甲、 盘庚之弟。 盘庚崩后, 小辛即位。 都殷。 在位21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小辛在位二十一年, 崩, 弟小乙立。
小乙
小乙, 甲骨文中亦作小乙, 小祖乙、 后祖乙, 名敛。 小辛之弟, 祖丁之子。 小辛崩后, 小乙继位。 在位20年
《册府元龟》: “小辛弟小乙, 在位二十年 (一云二十一年) 。
武丁
武丁, 甲骨文中亦作武丁, 名昭。 小乙之子, 盘庚之侄。 小乙崩后继位。在位59年
《尚书· 无逸》: “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
祖庚
祖庚, 甲骨文中作且庚, 名曜。 武丁之子。 武丁崩后继位。 在位7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祖庚, 在位七年, 崩。 弟祖甲立。 ” ( 《资治通鉴外纪》 并同)
祖甲
祖甲, 又称且甲、 和甲, 或帝甲, 甲骨文中亦作祖甲, 名载。 武丁之子,祖庚之弟。 祖庚崩后即位。 在位33年
《尚书· 无逸》: “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
廪辛
廪辛, 亦作冯辛, 凭辛, 名先。 祖甲之子。 祖甲崩后继位。 在位6年
《太平御览》 引 《史记》 曰: “帝廪辛在位六年, 崩, 弟庚丁立。” (《资治外纪》 并同)
庚丁
庚丁, 甲骨文中作康且丁、 康丁, 名嚣。 祖甲之子, 廪辛之弟。 廪辛崩后即位。 在位6年
《资治通鉴外纪》: “庚丁元年丙辰, 在位六年, 崩。 子武乙立。 ”
武乙
武乙, 甲骨文中亦作武乙, 名瞿。 庚丁之子。 庚丁崩后即位。 在位35年
《竹书纪年》 曰武乙三十五年周俘狄, 子太丁立。 ”
文丁
文丁, 一作大丁, 或称太丁, 甲骨文中作文武丁, 名托。 武乙之子。 武乙崩后继位。 在位11年
《纪年》 曰: ‘ 太丁十一年, 周伐翳徒戎’
帝乙
帝乙, 名羡, 周原甲骨作文武帝乙, 文丁之子。 文丁崩后继位。 在位37年
《帝王世纪》 曰: “帝乙即位三十七年”。 (《太平御览》 卷八十三并同)
帝辛
帝辛, 名受, 一作寿, 曰受辛, 帝乙之子。 帝乙崩后继位。 也就是著名的纣王。在位33年
《帝王世纪》: “纣即位三十三年, 正月甲子败绩, 赴宫登鹿台, 蒙宝衣玉席, 自投于火而死。 ”
以此言之,盘庚迁殷当从盘庚24年开始算起,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