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初识
一、“独立电影”概念: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中期的Hollywood。当时的Hollywood由所谓“八大电影公司”所垄断,“八大电影公司”:美国八大电影公司包括20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兄弟、哥伦比亚、派拉蒙、沃尔特迪斯尼、米高梅(前景堪忧,不知道还能撑几年)、新线(最初是华纳兄弟下属的独立电影公司,后经发展改制已成为美国几大电影公司之一,单独投资拍摄了《指环王》系列就是最好的证明)、试金石(沃尔特迪斯尼下属公司,专门拍摄非动画类电影,同样是大投资股份制电影公司)、梦工厂(已被派拉蒙收购兼并)。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
这种“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的大量资金,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一批电影人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从技术角度上讲,“独立电影”是指某部电影在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公司(或制片厂),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甚至包括个人出资等形式来制作影片。
在国外它是对一部影片经济投入程度的标识(不过独立也可以有大制作),在国内它仅仅意味着一种简便的拍片手段。独立电影在题材、拍摄手法、表达方式上由于受到出资方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可以涉及到一些主流影片较少涉及的范围,也更能不表现出电影制作者的个人特点。不过同时也是由于资金的原因,往往独立制片的场地、道具、演员、服装等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简单点说就是自己掏腰包的电影,大多数都是自己兴趣的电影,不太商业的。
二、“独立电影”怎么发行:
独立电影一般由一些电影人,如比较有财力而又不愿受好莱坞各种条框束缚的名导演、或是初出茅庐没有大量资金的影人独立制作,发行时既可以在制作后找大的发行公司洽谈(比如让他们觉得这部电影比较有前途,能有好的票房),他们可以出资金宣传,让影片上映;或是参加一些专为独立电影设立的电影节(比如最著名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那里有许多大公司的营销人员专门物色好的电影,与制作者协商,再经过发行公司的包装、修改以及一系列宣传上映。
独立电影在国内的定义有点模糊,这个词是从美国传出来的,意思是自编自导自己任制片人,自己拉投资找赞助,最后把完成的影片交给发行公司的制作模式,整个流程都是一个人或者非正规的集体完成的。还是需要和正规的发行公司合作。
要把准备拍摄的电影报国家主管部门审批,否则拍完了也没有地方敢放。
独立电影的上映往往会受到比较大的变动,但这也是电影运作模式的必须。发行公司最终的目的是赚钱。
《女巫布莱尔》是独立制作电影的发行范例,可以关心一下。
三、介绍一些独立电影:
喜欢看独立电影,总会给我一次次的感动与触动。推荐一些好看的独立电影
比如《如SUMMER的500天》,还有《蛮童之歌》《当幸福来敲门》《来早的早晨》《谋杀绿脚趾》等等。
《发条橙》,大师库布里克的,英国被禁了30年,真的很不容易啊。
再推荐个老的: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如果这个感觉还可以,那可以进一步看看他的《收信人不详》和《坏小子》这2个有点重口味了.。最近比较新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父亲》,没有特效,没有什么大腕不过是部好电影!
来几电影,挺好看的:《坏蛋》、《超速绯闻》、《恋空》。
电视剧,《一公升眼泪》。
如果要爱情片的话,推荐 《恋空》。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 《 雏菊 》、《 那年夏天》、《 这个杀手不太冷》。
如果是要些哲理性的么,推荐 《燕尾蝶》、《飞越疯人院》、《蝴蝶效应》、 《记忆碎片》等。前者比较轻松点,后者需要思考的。
科幻类的大片,比如,基努里维斯的《黑客帝国》、《地球停转之日》。威尔史密斯的《独立日》、《机械公敌》、《我是传奇》,哈里森福特的《夺宝奇兵系列》
约翰尼德普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尤其推荐《指环王三部曲》和《我是传奇》这两部。
最经典的一个:《绝世天劫》电影里那段演讲,和独立日的战前演讲一样的鼓舞人心和士气!
另外《独自等待》《不敢说爱你》,绝对好看,相信会合你胃口的。
还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12》、《神秘代码》、《真实的谎言》、《预见未来》、《国家宝藏》都是不错的影片。
下面推荐一些美国的独立电影,很不错的:
科恩兄弟的《逃狱三王》(乔治克鲁尼)《冰血暴》《谋杀绿脚趾》《巴顿芬克》《米勒的十字路口》《抚养亚利桑那》(尼古拉斯.凯奇)《老无所依》《缺席的人》;
韦斯.安德森的《穿越大吉岭》《青春年少》《天才一族》《水中生活》;
格斯.范.桑特的《我私人的爱达荷/不羁的天空》《心灵捕手》《迷幻公园》;
昆汀的《低俗小说》;
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百老汇上空的子弹》《赛末点》;
大卫.芬奇的《搏击会》(皮特)《心理游戏》(西恩.潘)《七宗罪》(皮特);
米洛斯.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莫扎特》;
吉姆.贾木许的《离魂异客》(德普);
阿瑟.潘的《邦尼和克莱德》;
马丁.斯科塞斯的《盗亦有道》《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
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
山姆.门德斯的《美国美人》;
阿尔.帕西诺的《疤面煞星》《情枭的黎明》《热天午后》;
尼古拉斯.凯奇的《兰花贼》《鸟人》;
德普的《艾活传》《不一样的天空》;
其它如《非常嫌疑犯》《末路狂花》《充气娃娃之恋》《危险情人》《阳光小美女》《非常公寓》(法);
中港台也有些不错的片子: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
尔冬升的《癫佬正传》《人民英雄》(《热天午后》的翻拍版)《色晴男女》;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许鞍华(新浪潮导演)的《胡越的故事》《男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谭家明(新浪潮导演)的《杀手蝴蝶梦》《烈火青春》;
蔡继光(新浪潮导演)的《柠檬可乐》;
西班牙的一些片子也很好:比如《杀手.蝴蝶.梦》《红松鼠杀人事件》等。
此外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独立电影”也很多,如《偷渡者》《爱情无价 》等。
四、看完后有写文章冲动的独立电影:
1、《莎翁情史》,台词超棒,看完了有想读原著的冲动。
2、《牛仔裤的夏天》,青春片带点文艺,纯纯的感动。
3、《诺丁山》,爱情,搞笑,温情。刚看的,看完就写了篇文章。
4、《朗读者》,算是比较正,但是绝对令人深思,适合比较爱思考的人看。
5、《天使爱美丽》,个性。
6、《美丽人生》,意大利电影,幽默感人。集中营里父亲用他的机智带给儿子快乐和生命。
7、《天堂电影院》,也是意大利电影,片子长而细腻。
8、《屋顶上的骑士》,也是一部细腻的片子。法国的,比较独特。
9、《自由作家》,很感人的文艺片,拍摄的感觉比较独特,讲美国种族问题的,却不是那么政治化。是以老师和孩子的视角拍的。
10、《亡命夺宝》,虽然是商业片,但也值得可说。
《海上钢琴师》(原忘记了)《成为简•奥斯汀》(BECOME JANE,不知道对不对)《第六感生死缘》(MEET JOE BLACK)
这三部楼主别去看影评了,自己随便看过一部之后就会有感觉的,其中第一步名气最大,第三部名气最小,但是电影不一定名气大就好,就跟歌一样,真正的好电影都是口口相传的
《表面之下》,墨西哥的,还有听说英国病人非常不错,《阿甘正传》和《the.cure》希望帮到你
美国独立电影的代表人物昆丁塔伦蒂诺的经典独立电影《低俗小说》
《好运之人》三个从伊拉克归美士兵的公路电影,两男一女,一个背部受伤,一个瘸子,还有一个性无能。此片最大特点,对于战争持中立态度,没有大片特有的“反战”矫情,严肃中又不乏幽默,丝毫不觉沉闷。
《梦之安魂曲》我从没有见过剪辑镜头如此多的电影,最难得的是一点都不零碎,反而增强了电影的可看性。如果要问我看完这片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我想说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充气娃娃之恋》我承认当初看片的时候带有非常不CJ的想法,没想到拾到一宝了O(∩_∩)O哈!影片从始至终都是暖暖的,亦不会让人觉得过度煽情,情节的推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阳光小美女》《朱诺》虽然很有名,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写下来。之所以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很相似,一家“怪人”面对一个“奇怪”的问题。无论你是不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怪人,一个不容于世界的人,在你身边还是会有永远相信你,支持你的人,永远。
《血钻》 ,可以上升到民族问题或什么的 挺震撼人的
《心灵捕手》 青春• 励志•
《雨人》手足之情,发人深省•
《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励志,成功的路怎么走
《幸福终点站》人物刻画精致的优秀喜剧片
《摔跤手》曾经的辉煌•
《辛德勒的名单》经典 不多介绍了
《百万美元宝贝》相信你会认可这部优秀电影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中期的Hollywood。当时的Hollywood由所谓“八大电影公司”所垄断,“八大电影公司”:美国八大电影公司包括20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兄弟、哥伦比亚、派拉蒙、沃尔特迪斯尼、米高梅(前景堪忧,不知道还能撑几年)、新线(最初是华纳兄弟下属的独立电影公司,后经发展改制已成为美国几大电影公司之一,单独投资拍摄了《指环王》系列就是最好的证明)、试金石(沃尔特迪斯尼下属公司,专门拍摄非动画类电影,同样是大投资股份制电影公司)、梦工厂(已被派拉蒙收购兼并)。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
这种“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的大量资金,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一批电影人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从技术角度上讲,“独立电影”是指某部电影在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公司(或制片厂),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甚至包括个人出资等形式来制作影片。
在国外它是对一部影片经济投入程度的标识(不过独立也可以有大制作),在国内它仅仅意味着一种简便的拍片手段。独立电影在题材、拍摄手法、表达方式上由于受到出资方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可以涉及到一些主流影片较少涉及的范围,也更能不表现出电影制作者的个人特点。不过同时也是由于资金的原因,往往独立制片的场地、道具、演员、服装等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简单点说就是自己掏腰包的电影,大多数都是自己兴趣的电影,不太商业的。
二、“独立电影”怎么发行:
独立电影一般由一些电影人,如比较有财力而又不愿受好莱坞各种条框束缚的名导演、或是初出茅庐没有大量资金的影人独立制作,发行时既可以在制作后找大的发行公司洽谈(比如让他们觉得这部电影比较有前途,能有好的票房),他们可以出资金宣传,让影片上映;或是参加一些专为独立电影设立的电影节(比如最著名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那里有许多大公司的营销人员专门物色好的电影,与制作者协商,再经过发行公司的包装、修改以及一系列宣传上映。
独立电影在国内的定义有点模糊,这个词是从美国传出来的,意思是自编自导自己任制片人,自己拉投资找赞助,最后把完成的影片交给发行公司的制作模式,整个流程都是一个人或者非正规的集体完成的。还是需要和正规的发行公司合作。
要把准备拍摄的电影报国家主管部门审批,否则拍完了也没有地方敢放。
独立电影的上映往往会受到比较大的变动,但这也是电影运作模式的必须。发行公司最终的目的是赚钱。
《女巫布莱尔》是独立制作电影的发行范例,可以关心一下。
三、介绍一些独立电影:
喜欢看独立电影,总会给我一次次的感动与触动。推荐一些好看的独立电影
比如《如SUMMER的500天》,还有《蛮童之歌》《当幸福来敲门》《来早的早晨》《谋杀绿脚趾》等等。
《发条橙》,大师库布里克的,英国被禁了30年,真的很不容易啊。
再推荐个老的: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如果这个感觉还可以,那可以进一步看看他的《收信人不详》和《坏小子》这2个有点重口味了.。最近比较新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父亲》,没有特效,没有什么大腕不过是部好电影!
来几电影,挺好看的:《坏蛋》、《超速绯闻》、《恋空》。
电视剧,《一公升眼泪》。
如果要爱情片的话,推荐 《恋空》。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 《 雏菊 》、《 那年夏天》、《 这个杀手不太冷》。
如果是要些哲理性的么,推荐 《燕尾蝶》、《飞越疯人院》、《蝴蝶效应》、 《记忆碎片》等。前者比较轻松点,后者需要思考的。
科幻类的大片,比如,基努里维斯的《黑客帝国》、《地球停转之日》。威尔史密斯的《独立日》、《机械公敌》、《我是传奇》,哈里森福特的《夺宝奇兵系列》
约翰尼德普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尤其推荐《指环王三部曲》和《我是传奇》这两部。
最经典的一个:《绝世天劫》电影里那段演讲,和独立日的战前演讲一样的鼓舞人心和士气!
另外《独自等待》《不敢说爱你》,绝对好看,相信会合你胃口的。
还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12》、《神秘代码》、《真实的谎言》、《预见未来》、《国家宝藏》都是不错的影片。
下面推荐一些美国的独立电影,很不错的:
科恩兄弟的《逃狱三王》(乔治克鲁尼)《冰血暴》《谋杀绿脚趾》《巴顿芬克》《米勒的十字路口》《抚养亚利桑那》(尼古拉斯.凯奇)《老无所依》《缺席的人》;
韦斯.安德森的《穿越大吉岭》《青春年少》《天才一族》《水中生活》;
格斯.范.桑特的《我私人的爱达荷/不羁的天空》《心灵捕手》《迷幻公园》;
昆汀的《低俗小说》;
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百老汇上空的子弹》《赛末点》;
大卫.芬奇的《搏击会》(皮特)《心理游戏》(西恩.潘)《七宗罪》(皮特);
米洛斯.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莫扎特》;
吉姆.贾木许的《离魂异客》(德普);
阿瑟.潘的《邦尼和克莱德》;
马丁.斯科塞斯的《盗亦有道》《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
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
山姆.门德斯的《美国美人》;
阿尔.帕西诺的《疤面煞星》《情枭的黎明》《热天午后》;
尼古拉斯.凯奇的《兰花贼》《鸟人》;
德普的《艾活传》《不一样的天空》;
其它如《非常嫌疑犯》《末路狂花》《充气娃娃之恋》《危险情人》《阳光小美女》《非常公寓》(法);
中港台也有些不错的片子: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
尔冬升的《癫佬正传》《人民英雄》(《热天午后》的翻拍版)《色晴男女》;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许鞍华(新浪潮导演)的《胡越的故事》《男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谭家明(新浪潮导演)的《杀手蝴蝶梦》《烈火青春》;
蔡继光(新浪潮导演)的《柠檬可乐》;
西班牙的一些片子也很好:比如《杀手.蝴蝶.梦》《红松鼠杀人事件》等。
此外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独立电影”也很多,如《偷渡者》《爱情无价 》等。
四、看完后有写文章冲动的独立电影:
1、《莎翁情史》,台词超棒,看完了有想读原著的冲动。
2、《牛仔裤的夏天》,青春片带点文艺,纯纯的感动。
3、《诺丁山》,爱情,搞笑,温情。刚看的,看完就写了篇文章。
4、《朗读者》,算是比较正,但是绝对令人深思,适合比较爱思考的人看。
5、《天使爱美丽》,个性。
6、《美丽人生》,意大利电影,幽默感人。集中营里父亲用他的机智带给儿子快乐和生命。
7、《天堂电影院》,也是意大利电影,片子长而细腻。
8、《屋顶上的骑士》,也是一部细腻的片子。法国的,比较独特。
9、《自由作家》,很感人的文艺片,拍摄的感觉比较独特,讲美国种族问题的,却不是那么政治化。是以老师和孩子的视角拍的。
10、《亡命夺宝》,虽然是商业片,但也值得可说。
《海上钢琴师》(原忘记了)《成为简•奥斯汀》(BECOME JANE,不知道对不对)《第六感生死缘》(MEET JOE BLACK)
这三部楼主别去看影评了,自己随便看过一部之后就会有感觉的,其中第一步名气最大,第三部名气最小,但是电影不一定名气大就好,就跟歌一样,真正的好电影都是口口相传的
《表面之下》,墨西哥的,还有听说英国病人非常不错,《阿甘正传》和《the.cure》希望帮到你
美国独立电影的代表人物昆丁塔伦蒂诺的经典独立电影《低俗小说》
《好运之人》三个从伊拉克归美士兵的公路电影,两男一女,一个背部受伤,一个瘸子,还有一个性无能。此片最大特点,对于战争持中立态度,没有大片特有的“反战”矫情,严肃中又不乏幽默,丝毫不觉沉闷。
《梦之安魂曲》我从没有见过剪辑镜头如此多的电影,最难得的是一点都不零碎,反而增强了电影的可看性。如果要问我看完这片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我想说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充气娃娃之恋》我承认当初看片的时候带有非常不CJ的想法,没想到拾到一宝了O(∩_∩)O哈!影片从始至终都是暖暖的,亦不会让人觉得过度煽情,情节的推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阳光小美女》《朱诺》虽然很有名,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写下来。之所以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很相似,一家“怪人”面对一个“奇怪”的问题。无论你是不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怪人,一个不容于世界的人,在你身边还是会有永远相信你,支持你的人,永远。
《血钻》 ,可以上升到民族问题或什么的 挺震撼人的
《心灵捕手》 青春• 励志•
《雨人》手足之情,发人深省•
《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励志,成功的路怎么走
《幸福终点站》人物刻画精致的优秀喜剧片
《摔跤手》曾经的辉煌•
《辛德勒的名单》经典 不多介绍了
《百万美元宝贝》相信你会认可这部优秀电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