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打卡中华郡
今年是虎年,自然是想沾染一些虎的气息。

听说富平新开的一处游乐场地有老虎,便在春节假期的倒数第二天驱车50多公里,来到位于富平阎良交界的中华郡。

车甫一下高速,地图导航就显示前方路段拥堵,原来是人们全都出来散心了,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西安的市民全都因为疫情被封在了家里,自然是要趁着假期外出兜风解闷。

来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牌楼,上书“中华郡”三个大字。提前未做功课的我难免心中产生疑问,此地究竟有多大底气对得起巍巍“中华”二字,这里暂且按下疑问不表。

还未进入大门,游人已簇拥前行了。由于此处是渭南管辖,景区要求游人进入时要扫陕西健康码和行程码。
对于一个离市都要组织审批的人来说,过去一年自然是做到了非必要不离市,西安健康码之外的码自然是从未扫过。
但一码归一码,破费了一番功夫注册了陕西健康码方才进入。

整个景区非常大,我们先是穿过了千篇一律的美食一条街,富平当地的特色——柿饼被摆在了美食街的起始处,仿佛是在向每位到来的人提醒它的存在。

美食街的美食真的是非常多,烟火气和市井气十足,无奈游人实在是太多,连个停下来坐着用餐的地方都难找,索性放弃品尝美食,花费70大洋买下套票直奔今天的主题虎园而去。

虎园门口的广场上,十几只鹿在和游人互动。或许是投喂的人太多,鹿们对于我们投喂的胡萝卜却是爱搭不理。也许是见过了繁华世界,见到陌生人它们一点也不紧张惊慌,优哉游哉地徜徉在广场之上。

穿着鞋套进入玻璃走廊后,脚下就是或躺或立的老虎。大过年的,人们都想沾点虎气,自然是摩肩接踵。看到老虎们互相依偎或者舔舐,人群中的孩子们发出阵阵叫声。

整个虎园约莫有20来只东北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虎不喜欢群居的缘故,它们零星分布在各个角落。
我们被人流裹挟向前,加之玻璃走廊四周都是栅栏,实在是拍不出一张圆满的照片,算是此次观虎的唯一遗憾。


出了虎园,我们在原始部落略做停留之后,便直奔套票的另一目的地黄帝祠而去,传说黄帝当年在此处附近的荆山铸鼎,所以就有了今日的黄帝祠。

黄帝祠由始祖殿、乾元殿、坤元殿三大仿古建筑组成,寓意黄帝统一三部,铸天、地、人宝鼎,肇立华夏。


进得祠堂,门内左右两处各有一座面目狰狞的雕像,好不威风。看了注释之后方知这是黄帝当年臣三公之大将风后和力牧。

进入祠堂收获颇多。三座大殿之外的空地上矗立着十二生肖的头像,虎年自然是要在虎头前留个影。


大殿里的说明一扫我在入口处的疑问,原来“中华郡”三字并非空穴来风。

此地在北周闵帝元年(557年)改为中华郡,治所就在富平县西南三里,后于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废,富平入冯翊郡,存世18年的中华郡就此消失,直到当下搞文化旅游开发,人们才从典籍中挖掘出这一词汇重新立于富平这块土壤之上。


还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另一座大殿里摆满了鼎,上面镌刻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百家姓,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镌刻自己姓氏的鼎,不得不说这个文化创意相当不错,一刹那就能钓起游客驻足的兴趣。

旁边的一处偏殿里出售各种文创产品,上面写满了各种姓氏的家训,只是文化含量还是相对偏低,每个姓氏的始祖和家训是否真如上面所述还有待考证。在这个崇尚自由与小家庭的时代里,承载宗族理法的家训自然是没有多大市场。


不知不觉间,逛完虎园和黄帝祠已两个来小时过去了。景区的萌宠乐园、欢乐园、蚩尤水寨、文化传习中心实在是转不过来了。原本打算去温泉酒店舒缓一下疲劳,奈何游客实在是太多,就留作下次再来体验吧。

总的来说,中华郡突破了传统小镇的小吃一条街模式,既有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外在符号的展示,又寓观赏、体验、休闲、美食于一体,老少皆宜,算是在近年关中民俗小镇逐渐遇冷和同质化竞争的大环境下倘出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