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续】2010版《忠臣藏》细节补充2251
一向看不进去日本时代剧,这次居然不光完整看完、还到处查了各种各种。简单记录一下2010年田村正和版《忠臣藏》没提到的细节。后续大概会继续补充歌舞伎版本的情况。凭记忆写的,各种二手资料不保证准确性,日语渣、不保证没有理解错误。
筹备过程更曲折,比如中途退出的包括三个大石内藏助很信任的参谋、伯父。剧中专门提到参与者多是下级武士,看到前面这点好像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大石良雄才是本名,叫大石内藏助是为了避讳。
最初的行动时间是3月14号(旧历aka农历),浅野的周年忌日。
台词说大儿子快成年了,成年是指16岁。大石内藏助一共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准备阶段二儿子被送去出家了(出家不会被牵连),不过这个儿子后来夭折了。
最后去见瑶泉院的时候,还把撤藩后的账目交给了仆人,真·交代后事……关于这次见面歌舞伎还有一出专门的剧作,不知道雪中撑伞的场景是不是从这里来的。以财务角度切入多2019版《决算!忠臣藏》的灵感是不是从这里来的?
吉良在松之廊事件之前的宅邸位于江户城中心地段,aka安保更严密。后来五代将军纲吉下令换到了事发时的住处,位置在当时比较偏僻。
实际当夜没下雪——论“雪”的意象的表现作用,以下省略800字(x
行动其实是12月15号凌晨开始,但是当时的习惯以早上六点多作为一天的开始,所以还是算14号。看到个装备清单(这都有),确实带了好几架梯子。
实际并没有击鼓。不得不说这是后世改编的一大亮点啊……
进攻时各种喊口号让对方误以为来的人很多,结果很多武士根本没敢出门抵抗。
剧情中出现了女眷,实际夫人当天不在家——这条是wiki上的,所以所有女眷都是随夫人行动吗?
点蜡烛一段是真的,俘虏了仆人让他们拿出来的。
实际上吉良受了N处伤,致命伤在大腿上。被砍了脑袋之后才吹的哨,这点剧情改动比较大。
夹道欢迎的老百姓是艺术加工。
根据亲历者回忆和考古发掘(?),大石内藏助身高157、其貌不扬。
关押期间大儿子没和父亲没关在一个地方。大石被关在了熊本藩藩主细川家,前几年的首相细川护熙祖上。
切腹顺序大石是第一个。
包括吉良邸、大石就义等地现在都很容易找到,还安葬了瑶泉院等人的泉岩寺参观者更是多。
大概因为事件发生时间是12月和雪的意象,各种改编影视剧也选择在年底11、12月上映、播出,不过2000年后这种气氛已经变淡了。
B站有个歌舞伎版本的视频,明显是给外国人看的带讲解所以还挺好懂。角色全部用假名,全本演下来要12小时。SP前半挑衅的段落有句台词猪猪版字幕是“鲫鱼大名”,歌舞伎台词是“鲤鱼大名”。
赤穗城的外景是实拍,不过大部分也只剩下“城迹”了。
附一段观众的评语: “田村の大石は、おそらく映像化された大石内蔵助の中では最も寡黙です。彼のもつ「静」のイメージと、大石の沈鬱な心情が見事に重なっています。” ——想把各种翻拍都看一看了。
下面这段是关于大石内蔵助演员选择的古老电影评论(?): “(大石内蔵助)役者が演じる際、本来ならば「演技がうまいとか年齢的に似合うというだけでなく、武芸に通じ、政治性に富み、世態人情の裏も表もわかっている人柄、という人品でなければ務まらない」(南部僑一郎「別冊近代映画 昭和34年2月号」)”
另:同样是时代剧,这部比2018年的《眠狂四郎》好看多了……不过客观原因也没必要苛求后者。
再说一句,感觉故事从一开始到最后判决之前都挺好懂。“士为知己者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中国人也这么讲。但最后切腹=武士荣誉我就理解不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