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你为何一定要答案,没有答案就是答案,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怎么做
起因是看了一个开飞机的小伙的帖子,跟着他的帖子去了b站 看了《硬核社会学》消费资本主义:控制世界的新宗教。
视频涉及内容太多,哲学、社会学等等,有待慢慢整理。
我忽然发现我是个思想独立,不那么容易被影响的人,但确实脱离大众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1、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再贵的球鞋,也就是一双普通的鞋子。所以衣着,只要得体,在此基础上美观。
2、不要去追逐奢侈品,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严格的来说=生产成本,即郭凯老板说的,塑料做的、泡沫做的、不锈钢的……仅此而已。我们就活这几十年,穿假的又能如何。
钱要花在刀刃上,有1000万也是如此。
3、很多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实际不需要,不是穿上华丽的衣服就是明星、名媛,不是戴上珠宝就是贵妇。你是什么身份就穿什么衣服,拿什么包,打工的不要装贵妇,装名媛。
不是有了好看的工具就能学习好
买保险品之前问一句,你这个药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你不是拥有了那个东西就成为了那个人,资本家故意让你看见豪车、化妆品、包包,奢侈的生活方式——让你以为,拥有了奢侈品就成为了资本家。你没有看到他们实际拥有的是权利。
4、消费主义,是新的宗教。因为白天工作太累了,所以晚上很容易掉进去消费主义的陷阱,例如李佳琦的直播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太累了想要犒劳自己,于是辛苦的打工的钱—又送回了资本家的手里
资本家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底层打工者,让我们失去思考的能力,成为可有可无的螺丝,随时可以丢弃
5、消费主义,切断了人与人的联系,我理解,人和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攀比
6、这是一种很好的利用方式,可以通过奢侈品的包装,使别人相信你是谁,从而为你服务。就像 who can catch me 一样。
7、资本家占用了你白天的时间,压榨了你的剩余价值,然后晚上再骗走你的钱,并且让你相信这样的你是快乐的,实际你会沦为完全为了追求物质而工作的机器,并且物质是一直在变化的,永远得不到满足
如果得不到满足,你还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的原因,而不是资本家的问题。
所以要先思考自己的需求,然后再购物,理性消费,注意区分
A"真正需要的"和"别人告诉你,你需要"
B你这个药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C你是否是为了虚荣,如果是,那么外行能否看出你的虚荣(你是否能够花钱达到虚荣的效果)
D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生产成本,即价格是否虚高
E你是否在情绪中,非理智消费,如果是,那么你愿意把辛苦赚的钱还给资本家?
F记住,商品在不断更新换代,你永远无法一次性消费得到永久满足
某种程度的真实。而由于你像本身所模拟的就是不真实的符号,它就可以完全逃脱出真实世界的引力,为自己创造一个纯粹的权力话语体系,而这种体系则完全是为资本所服务的。因为它无拘于任何形式的真实,就拿这些年很火的球鞋文化为例来说,在最开始,球鞋仅仅是球鞋,它的功能性和实体价值是最重要的
成广告所描绘的。为使站所带来的帮助。然而,在求学的第二阶段,即air Jordan品牌出现之后,Nike开始大规模地和各大球星、球队的文化符号所挂钩,进入一个大营销时代。这个阶段也被大量的商业学术研究列为全球价值链提升的典型。至此,球鞋进入符号模拟阶段消费者
地球的购买欲望已经从这些好。用转移到了这些,乔丹穿过。然而即使如此,这时的符号模拟仍然反映了某种层面的文化现实,比如某双鞋见证了某个著名的绝杀或者被协会进川的意识。因此,他也确实具有某种真实文化意义这种因此,他也确实具有某种真实文化意义。这种文化意义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阶段中,就好像所有教堂里的十字架一样,尽管并非本真原初之物,但也反映某种文化现实。但是,在球鞋文化的第三阶段,暨近几年出现的所谓草鞋文化里,各种针对符号而非符号所模拟的现实的二次模拟吉米相也就出现了,那就是所谓的球鞋系列复刻和经典球鞋在设计。所谓的副课何在设计球鞋,他们所模拟的对象,也就不是当年的某场具体比赛所代表的文化属性,而是球鞋这个物体系统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如果说a j one出带劲穿和扣税的价值来自于那几场赛事那接下来所有的副课何在设计鞋款它们的价值就只来自于晋川和扣税这些本身就是符号模拟的鞋子本身初代球鞋的意义来自于它所模拟的事件而复刻球鞋的意义却来自于初代球鞋前者是符号模拟而后者是纯粹的逆向因为前者仍受限于基本的真实性而后者则可以被无限复制大家自己去看看现在改个色印个图标连个名就能卖到上万的球鞋就知道什么是逆向了至此广告消费主义找到了解决文化符号短缺的出路而你下的生产由于其完全脱离真实世界本身也可以无限的根据商业利益被再塑造再定义今天可以流行巴黎的奢侈明天就可以流行美国的摇滚今天可以捏造岁月月静好明天洁净好,明天就可以鼓吹丧即是真。于是,整个大规模生产系统再也不愁缺少可以操控人心和制造幻梦的各种文化符号。然而,对鲍德里亚而言,这种女性消费相比于符号消费而言,更次等更无法真正满足人类的需求,因为他们消费的产品,只是虚假的物品或者幸福的特征标志,并没有任何真正的力量赋予拥有者幸福至此,空虚不快乐的消费者别无选择,只能消费更多的产品,希望找到满足感,这便是又一个永无止境的死循环。于是,在最后,所有的事物都沦为了消费品,而所有的消费品也都丧失了他的原本现实意义,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而人类社会所存在的唯一意义也便沦为了创造和交易各种各样新鲜的文化符号资本和商品与此刻终于跳脱出了反胎肉身以符号为什文化为魂踏上了漫漫灯神长街也是从此刻开始我们要面对的就不再是某一个单一的个体或者群体而是一种超越了单一一时无远弗届般存在的宗教秩序而这也解释了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何如此难以反抗因为我们不是在屠龙而是要是神龙是一个敌人比如大洋彼岸的某个国家哪怕他再强大它的本质也是肉体凡躯你可以在经济军事政治上打败它消灭它这没有问题这可以做到然而谁是一种秩序是一种广泛的意志是一种超越的共谋它无法在物质上被消灭它永远可以转世重生能够取代神
一神教秩序曾是一种最强大的神,哪怕你把欧洲所有教堂烧掉,也无法浇灭他们的信仰,它无法被消灭,只能被继承。曾经的继承者叫国家,叫殖民主义,现在他的继承者叫消费,叫资本主义。龙是神的宿主,也是他的表象。如果你不能弑神,屠龙者或许只是下一个容器。的确,目前世界上
雨,只是下一个容器。的确,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主要城市的街景都可以证明消费文化的宗教性地位。和遍布欧洲各地的教堂一样,今天的商场门在外形和精神上也出奇的相似。没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通过对世界市场的剥削和控制,赋予了所有国家的产品和消费与世界性的特征。这个世界既不是通过政治信念,也不是通过任何其他的共识凝结在一起的。桶和这个世界的事物,本质上就是消费品和市场利润,因此
与之前所有的时代不同,这个时代的自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购物自由,消费自由。这就是消费主义。第一个几乎神仙的宗教承诺,那就是个体的自由和解放。这种对自由的再定义,事实上,也是那么多人像狗一样努力工作的原因。现代社会的雇佣制度,把人类社会切割成了工作和生活两端,人们忍受着工作的负担,这样他们就可以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工作是为了生活,但生活需要由我们拥有的东西来定义。和宗教承诺的一样,消费主义的力量说服我们,让我们确信可以买到,所以我们自己不具备的东西,例如美貌、名望、朋友。这又使得我们自愿的,被资本主义夺舍肉身来为他延续生命。同时,对我们来说,购物、消费和拥有东西是如此自然
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特权或者文化属性,就好像中世纪的欧洲人不会质疑信仰的必要性一样,他们只会争辩一根针头上能站几个天使,就好像我们争辩口红有多少色号一样。消费和信仰一样,它就是我们的存在,是我们自由的根基。这正是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的力量。它最大的力量不光在于它定义了我们,是谁驱使了我们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更少的去提出问题。我们既不思考它是否是一种特权,更不思考它是否是一种牢靠。他仿佛是一个思想上的中立地带或真空领域,却又无远弗届的存在着。此外,我们很少想知道购买的冲动来自于哪里,或者商品是如何生产的。只有当一个最喜欢的品牌从货架上消失时,我们才会想究竟是什么,不自然的事情,导致了它的神秘消失
错,商品的出现是自然的,我们不会问他为什么出现,而商品的消失反倒是不,自然的,它象征着关于我们的一部分定义被抽走了。没错,在我们的生活中,商品不仅是被期待和垂涎的存在,它更是我们的日常社会存在的锚定物,它使得资本主义如此诱人,更使得批判资本主义如此困难,哪怕是在智力层面批判他都仿佛是天方夜谭。我们被消费迷住了,因为消费对我们来说才是真实的,我们更可能去购物,而不是去阅读、参与讨论或者是单纯的思考。时至今日,当你和你的朋友出门时,也几乎难以找到一个与消费挂钩的活动,公共假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那最讽刺的五一劳动节,在这个日子里,我们不会思考劳动力的价值,我们只会关心什么东西打折了,打了多少折。事实上,当代
的日子里,我们不会思考劳动力的价值,我们只会关心什么东西打折了,打了多少折。事实上,当代资本主义最大的陷阱就是。当你完成一天沉重的工作时,消费就会像毒品一样,催促着你完成最快捷的多巴胺分泌。你的工作越累越不自由,就越需要在消费中寻找付款的轻松和选择的自由。你就越不会思考,为什么你要工作的那么辛苦。没错,你需要消费来帮你忘记工作中的辛苦。于是,那些工作中最辛苦的人,反而成为了最不可能改变这个剥削他们制度的人。当变革太过宏大,太过遥不可及,而透支性享受又近在咫尺时,你永远无法说服更不具备这个道德高低来说服任何人选择变革而放弃享受。事实上,这正是他当年未曾设想的未来。在这个时代里,人人都是工贼,却又不得已成为工贼。由于选择的自由在日常生活中如此规范化,我们幸福的,没有意识到构成我们购物自由基础的社会关系,寄语商品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以及由此而来的工人和资本家与资本和利润的不平等关系。这也正是商品拜物教的作用和由来。的确,我们如此执着于商品本身,以至于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正如资本主义的其他方面一样,我们把商品去向孤立化,好像他们是有自己生命的东西,好像他们似乎神秘的独立与生产和消费的社会组织。因此,我们可以无思考、无负担地使用它。此外,消费的诱惑进一步抑制了阶级意识的发展
如果我们都可以去购物中心消费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我们为什么要担心有些人比其他人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消费?毕竟我们都想有购物的自由,我们都想有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商品。因此,错误的意识不仅仅意味着我们自由的统一在劳动力市场上推销自己,以至于我们的社会地位和存在不仅弱于我们自身所创造的事物,更弱于我们所购买的事物。没错,在这个时代,勿要远比人重要得多。因此,我们不得不欺骗自己,如果我们买更多的东西,我们就会更有价值。过去他曾说,我们除了加锁,什么都不会失去。然而现实情况是,就像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所说的那样,当你的聊靠戴久了之后,你就会对跪着这件事情上瘾
因此,消费和消费意识形态将我们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他们成为了全球闻名的新标志。于是,这种所谓的全球文明为一切的不平等做了最精巧的辩护。现代消费社会不仅有目的的、系统的生产产品,而且还有目的地进行差异化。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异所减,为他们所拥有的消费品之间的差异,进而,人和人之间在权力上真正的差距被缩减,为了他们所拥有的消费品之间的差距。换言之,在这个时代,当人们看向资本家时,人们看不到他们手上所掌握的权力。看到的是他们的各种奢侈消费享受,这带来两个结果,一、资本家真正的权力被遮蔽了
这薛起了冲突的可能。二、消费层次的差距创造了一种虚假的目标感和自由感,仿佛普通人只要也能消费得起这样的东西,也就获得了和资本家一样的社会阶层和权力地位一样。换言之,在消费资本主义之下,人和人的差异和差距,似乎都可以用购买的商品不同来表征。如果说差异的商品化,仅仅是让所有人被虚假的个性所蒙骗,那么差距的商品化就是让人们心甘情愿的接受不平等的现状。因为他们
不就是让人们心甘情愿的接受不平等的现状?因为他们意识不到一切除了商品之外的实质的权利差距。只要他们拿起最新款的iphone,他仿佛也成为了和那些生产出iphone的硅谷精英一样的人。然而,我们都知道,猎物和猎手是不可能同日而语的。没错,当消费主义开始为自己树立自由、个性、文明和平等的圣杯,使他便正式开始接过耶稣的权杖,成为一个新型的宗教。在鲍德里亚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已经彻底脱离了马克思时代所经历的功能性消费,而走向了彻底的符号消费和逆向消费。人们从消费中所获得的快感也就从重工业时代所标志的各种物理感官享受走向了更好被资本主义所操控更无穷无尽的伪精神文化享受这种后现代的消费主义相比于马克思时代的现代消费主义的更危险之处在于它几乎完全脱离了人类的物质现实因此可以被无穷无尽的生产和无穷无尽的消费所以说它是一种更好的缓解工作计划的鸦片也是一种更好的解决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剩余和行业有窦性的工具长如鲍德里亚所说广告管理我们的需求他教会我们从消费每一件物品中期望得到什么换句话说他告诉我们每个物体给我们什么或者一个物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说广告不仅仅鼓励我们购买产品他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特殊的事物与特殊的社会概念和意义联系起因此,即使广告不能说服我们购买某种特定的产品,它仍然是一个赢家
因为它的主要目标就是迫使我们接受广告语言或对象的意义。及其我们生活的关系。简而言之,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相信并遵守它赋予我们的规则。今天我们不再通过产品本身来消费产品,但是我们通过广告来消费产品的含义。于是。也就是消费产品的含义。于是,广告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架设在虚空里的宗教。他用一种全新的规则关系教育我们,让我们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关心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满足我们所有需求的社会。在过去,无论任何信仰,天堂都是一道窄门,你只有不断削减自身的外力,还原自己的本质,你才能穿得进去。而现在,天堂似乎是为重度肥胖患者设计的加护病房,你只有不断的增肥,不断的增肥,让外物充斥你血脉和灵魂的每寸,你才能走进这个极乐世界
于是,在这种消费的宗教画下,应用产品不是主要目标,相反,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消费完成自我实现。消费社会通过广告使自我实现成为了一件切实的操作。你拥有了一件汉服,就是汉文化最正统的捍卫者。拥有了一件lolita,你就是19世纪的英国小公主,你拥有了每季最新的电子产品,就是美国硅谷的极客精英。而且你的裙子越挣,你的电脑越贵,你的自我成就感就越高,纯度就越浓。
哪怕你压根没读过四书五经,哪怕你对近代的欧洲历史一窍不通,哪怕你不剪辑视频,也不打3a大作,只要你消费了,你就是你所相信的那个人,而余下的,我们也会鼓掌认同。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我们的内部冲突或深层倾向在消费过程中被动员和异化,就像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被异化一样。广告系统创造了一个地位和声望的等级制度。并迫使我们接受他们。每一个商品都是一个符号,在这个系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他可以将一个人定位在一个特殊的权力和地位上,现在这个商品可以作为人类特征的指示器。如性格、举止、人性、情感、勇敢等等。不管人们喜欢与否,他们生活在一个物体系统中,其他人根据这个系统的规则来评判和对待他们
让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哎。其他人根据这个系统的规则来评判和对待他们。于是,通过拥有一张可以让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挨着坐的餐桌,我们可以表明家庭的团结和统一。即使他们从来没有聚在一起吃东西。通过在起居室里放一件乐器,我们可以表明一个人对音乐的热情,即使他不知道如何演奏,他甚至对音乐不感兴趣。情感、忠诚和人性本来是必须在现实中进行表达的概念、关系和生活经历,但在现代物体系统中,这些概念通常是通过商品来表达的。诚如本杰明巴伯所说,消费主义成为了一种新颖的身份政治。在这种身份政治中,企业自身扮演着打造有利于买卖的身份的角色。身份在这里成为生活方式的反应。这种生活方式与商业品牌及其标签的产品,以及与我们在哪里购物、如何购物、吃什么、穿什么等与消费相关的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这些
楚兴反过来又与收入阶级和其他经济力量相关联。这些力量看似允许选择,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统治阶级的影响,超出了个体消费者的控制范围。品牌生活方式不仅仅是深层身份认同的表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成为替代身份认同并获得个性的形式。他们取代了传统的种族和文化特征,压倒了,我们为自己选择的身份认同的自愿方面。至此,消费也彻底宗教化了。在这种普世的宗教下,我们相信消费社会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我们需要做的,仿佛只是更加努力就好了。于是,即使一个人生活在最糟糕的条件下,其实他从这个社会中得不到任何好处,他也从不怀疑或批评消费者社会的系统。因为她相信这个系统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不是系统的问题,而是你个人的问题,因为
没有足够的产品和服务供每个人使用,消费社会是为每个人的财富和幸福而建立的,所以如果你不能得到他们,那是你的问题,你应该更努力的工作来改变这个现状。这种观念是个人处于被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制度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消费的意识形态试图为我们创造这样一种信念,创造性的劳动以获得意义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生活在消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史无前例的仿佛一切都准备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和欲望。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一切都依赖于消费的社会,我们所有的需求,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生物上的,都必须通过消费社会所规定的那种消费来满足。此外,所有通往幸福和成功的道路都已经在消费社会中定义和确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跟随他们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希望,因为他们只需要等待着通过购买好运和幸福的标志来获得好运和幸福。在这个时代,救赎似乎。仿佛天堂近在咫尺,仿佛。无你我皆是信徒,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世界吗?没错,我们这个世界已经接近走,到了最危险的境地
零八年的经济危机是一次警告,但社会大众似乎完全无视了他的教训。哪怕这个社会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消费主义的真相,理解了消费主义是资本为了剥削人民,别让人对工作异化和生产剥削,无感的一种手段,他们似乎也无法走出消费主义的陷阱,更无法说服他人加入,他们靠民众的自我意识反抗消费意识形态的操纵是一条出路。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高压的资本社会工作制度下,在经历了一天的劳累病,明知自己无法在未来逃脱出这种境地的绝望之后,你真的能选择不投入消费主义的怀抱吗?依赖民众的意识觉醒固然是一条道路,这条道路不太稳定,不稳定到只要有一点甜头,就会出现无数的反叛者和工贼,这注定将是一个脆弱的联盟。然而,如果消费者无法达成联盟,那么生产者是否可以呢?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回到了更宏观的经济史和人类学。
这次我们发现了新的东西,在现代资本社会之前,消费和生产并不是分开的事物,它的核心也是他们的平衡点,是交换为什么钱。现在社会不存在消费主义,因为消费主义的一个核心前提是对生产的抽离,而在前现代社会里,每一个物品都是被相对单一、相对能见、相对个体化的生产出来的,你消费的不光是一个物品,你还能相对感知这个物品的完整生产过程。同时,当你自己销售,你的生产务实也能被消费者所感知到,这种互相感知,最终成为了彼此对对方价值的承认,也保证了交换的天平两端不会失衡
此时,消费的意义,从消费这件孤立的行为转化为了对对方生产价值的认可,这与黑格尔科耶夫的承认理论也是暗合的。然而,当全球资本化击穿了具有能见度的本体交换模式,并用全球化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消费品时。个人是意识不到消费品背后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属性的。甚至也购买一件商品的过程,我们都希望他可以尽量的非人化,比如电源不要找你说话,快递员把东西放在门口就好。于是我们在消费一个产品时,我们不会花心思去思考他是怎么被人类制造出来的,中间有多少辛苦、努力、巧思和剥削,我们只需要使用它就好了。这种效应被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资本主义的集体失忆症。而这种失忆症在劳动过程中被普遍机械化之后,就愈发强烈了,因为真正的人类离切实的生产过程越来越远了,每个人都成为了螺丝钉,没有人是真正的一件商品的生产者。也正因此,相对应的,在全球资本和工业的劳动和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往往预设我们的劳动成果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哪怕只有尊重和认可,这份情感也不会转嫁到我的身上,而会加在已经被拟人化,甚至被宗教神像画的消费品的公司审。或者某些资本家身上,而我也再也无法在生产中寻找到价值依归。同时,由于扭曲的工作制度和生产制度,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被剥削的时间、精力和劳动所得完全落入资本家的掌控之中,人们越来越辛苦,消费的就越来越多。最后,工作不光成为不了归属,反而成为了瘟疫。换言之,正因资本主义供应和生产网络的发达,也因资本家在劳动过程中的剥削,以及商品和符号拜物教的神话,人类再也无法从生产、工作和劳动,这些在马克思看来,决定了人性本质的事物。的实体价值和精神价值。也正因此,交换的天平两端被打破了,消费成为了唯一的让我们获得价值、依归的事物我们从生产决定了我们的身份,走向了消费,决定了我们的身份。这种消费资本主义会带来一个主要结果和两个半生结果。其主要结果是因为消费成为了价值依归。因为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程极其痛苦且异化,人类会逐渐遗忘生产的价值,进而认为生产对于自己的价值实现是无关紧要的。于是,干什么职业也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赚钱,能通过消费止痛就行。进而,人类会开始丧失自己的工作能力,以至于完全放弃生产的个人性,完全投入消费。这个主要结果将带来两个极其可怕的半生结果。一由于人类抽利于商品生产,商品中的人性,也就是那些反映生产者个人特质、经历和情感的事物会逐渐降低,最后走向最彻底的沃尔玛化和麦当劳化。而这种无人性的造物,又将在以消费为主的世界中被捧上神坛,最终,整个社会将慢慢滑向鲍德里亚所说的符号和女性的深渊,成为真实性的荒漠。二由于工作者对于生产的重视逐渐降低,资本家将加快机械化和AI化的进程
换言之,当所有人都只看重自己消费者的身份,并以此逃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异化时,资本家就会彻底抛弃人类劳动力。同时,由于工作者对生产的关注度下降,他将离具有决定性地位的生产技术和资料越来越远。最后,当资本主义决定全面机械化和AI化石,底层劳动者将在任何维度上都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和技术。注意是任何维度上,至于有几个维度,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也因此,想要解决消费问题以及消费问题所带来的生产问题,我们就不能只靠呼吁民众意识觉醒。而是更要通过更复杂的途径来解决生产的异化问题。我们需要让人类在工业体系和泛金融化世界秩序下,获得对工作、生产更多的掌控权让人类更少的在工作中被异化,更少的被剥削。只要生产不被异化和剥削,工人可以掌权,只要人类在生产中能获得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价值,消费的价值自然就会被降低,而我们也能拥有更多有灵魂的、有情感的劳动结晶,而消费和生产也将从对立回归统一,回归到其作为交换的天平两端。而这个过程就更加的复杂,因为这涉及到人类持续了200多年的工作制度,该如何被改善的问题。他不光与人类学科和社会科学有关,更与经济学,甚至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来究竟是会帮助资本家彻底消灭整个劳动力阶级,以实现消费主义的利润最大化,还是会赋能普通工人,让人能够跳脱繁琐的螺丝钉劳动,以机器所不能及的人性光辉发挥出独特价值,这不光是科技问题,而将是人类在本世纪所将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也许不会自己成神消灭所有人类,但只要我们在人文、社科、科学、工程以及广泛的社会合作和制度安排上犯一个最小的错误。所有的结果都有可能是AI成为消灭普通人类的最好工具。当消费主义消灭了生产的意义,并将生产交托于AI之手时,他必侵蚀了人类最基础的人性,剥夺了人类所有的创造力,剥削了人类所有的劳动成果,人类便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能杀死神的只有心神。屠龙战争只不过是外在的表象,而新生往往吞噬救人的尸体而生。欧洲现代国家得以建立,殖民主义得以伸张,与基督教的世界格局和宗教精神紧密相关。但在他成功之后,几乎彻底消灭了宗教在政治中的话语权。消费资本主义得以成行,则与现代国家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息息相关,但他最后成为了跨越国境一统人类的猛兽,哪怕是他最忠诚的信徒美利坚,也会被他的贪婪残忍吞噬。那么,寄托于消费资本主义而生的AI,是否也会彻底消灭其父神的格局呢?而这种格局的破碎,究竟是重生还是毁灭?这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场是神的战争,没有人可以逃脱。是选择劳动AI化和资本全球化下的真实的荒漠,还是选择人人都能在生产和消费两端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快乐的新世界?未来的命运仍在我们手中。然而,我们想要的未来,需要卓绝的努力和。才能得到。为此,我们必须学贯文理,不问中西。而我们不想要的未来,其实只需要我们一直堕落和愚昧下去就可以了。怎么选看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