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必须承认的是,买这本书的原因是我误把它当成了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在书腰上加上了大大的村上春树4个字,彼时正好在阅读村上的《刺杀骑士团长》,当时想都没想就在京东上买下了这部作品,但直到快递小哥把书送到手上才发现,书腰上除了村上春树的大名外,还有另外一行字“阅读了12遍的作品。”
中文阅读有时候确实没有严谨的逻辑感。
我并非美式“硬汉”推理侦探小说的坚实拥趸。
在遇见雷蒙德·钱德勒以前,我只走马观花似的读过一些日本推理小说家的作品。比如天王作家东野圭吾啦,本格派小说作家大山诚一郎啦,当然如果青山刚昌也算的话,《名侦探柯南》我也津津有味的看了几百集。
我想说的是,那些日系推理作家笔下的主人公,要么是个性冷淡一般独居的大学教授;要么就是手表能发射毒针的10年时间没长高过一毫米的死神小学生,他们喝红茶、喝咖啡、吃精致的下午茶、住高级的公寓房,总之搞推理就得不食人间烟火,永远一副高高在上不必为吃穿用度发愁的样子,仿佛一旦那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哪怕只是吃了一小口章鱼小丸子,想了一秒应该何时缴纳房租,他们身体的内部机构就会迅速将肠道菌群产生的甲烷送入大脑一般。正因如此,当我看完《字母表迷案》的第一时间,我便将“神作”喊出了破音声,并在豆瓣上迅速给它打了5星。
你看,没见过世面的人,就是这么冲动且幼稚。
可是,飞利浦马洛和我看过的所有侦探不一样。
他会被冤枉、挨揍、喝廉价的加苦料的占列鸡尾酒、住在城外破烂的房屋内,开着破车,办公室里飞舞着苍蝇和灰尘,就和当代许多苦逼的打工人一样平凡。
当然这一切都是雷蒙德钱德勒干的好事,他当然不能让马洛开银色的劳斯莱斯幻影,像个性冷淡一般翘脚坐在大别墅书房里的高背椅子上,左手边放着一个大大的地球仪,而上门去求教的警察像奴隶一样匍匐在脚边。
如果他这么做了,还怎么批判当时美国社会该死的法律和政治制度、黑暗的政商勾结、上流社会糜烂的私生活呢?
看看这犀利的笔触吧:“我们生活在所谓的民主社会,由多数人统治。如果能够付诸实施,这是个完美的理想。人民选举,却由政党机器提名,政党机器要有效运作得花很多钱。得有某人把钱捐给他们,那个‘某人’,无论是一个人,一个财团,一个同业公会还是你能想到的什么,期望有作为交换的某种报偿。”钱德勒用一个异常在意自己隐私的报业大亨的话,狠狠批判了美国的政治法律制度(当然,我们也有最大的自由批判美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他笔下的警察,黑暗、残暴、无能,就像我们在微博上抱怨的某些警方一样。
但你认为这部小说仅仅是一部披着推理外衣的批判现实作品吗?不是的。
它的“硬汉”外表下蕴含着太多的情感和细节。
整个推理故事并不复杂。阅读到307页时,我猜到了韦德的妻子是2件凶案的凶手。而伦诺克斯可能是因为对韦德妻子的爱让自己成为凶案的替死鬼。(他们曾是一对夫妻,后应战争失散。)
阅读到368页的时,我猜到黑社会曼宁德兹费力阻挠马洛对真相的调查是因为他和警察局长斯塔尔帮助伦诺克斯出逃并伪造了他的死亡,这是他和斯塔尔对伦诺克斯的报恩。
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被钱德勒摆放在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上。
可应该会有和我一样的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后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马洛为什么非要查清整件事实的真相呢?”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给我们的暗示吧。
“他(伦诺克斯)转过身,走过地板,出去了。我看着门关上了。我听着他的脚步踏着人造大理石的长廊远去。过了一会儿声音边微弱了,接着变成沉寂。但我继续听着。为了什么?难道我想要他突然止步,转身回来,说服我改变心中的感受?嗯,他没有。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潮澎湃,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马洛哪怕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查清特里伦诺克斯死亡的真相,尽管有那么多人警告他,那么多人阻止他。
虽然作者为马洛安排了一场异常突兀的一夜情情节,但当我再度翻起书本的时候,这突兀的情节变的无关紧要。在作者硬汉式的写作风格下一切一切都变的柔软和暧昧了起来。
“我初次见到特里伦诺克斯的时候,他喝醉了,窝在舞者饭店门廊外一辆劳斯莱斯‘银色幽灵‘’轿车里。”
“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一笑,一颔首,一挥手,在此处彼处一间安静的酒吧里安静地喝上几杯。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在再见还有含义的时候我对了说了再见。当再见是悲哀,孤独和结局的时候我说了再见。”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朱七老师的《楼台》,哈姆雷特千人千面,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奇故事,各执一词。想来,每一个看完《漫长的告别》的读者,都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这正是伟大的作品带给我们的奇妙体验。
我相信村上春树说的读了12遍《漫长的告别》,我甚至有理由相信他一边阅读该作一边写作了《刺杀骑士团长》。借用鸟类鸣叫的暗喻、相同的人物动作、相似的对于“耳朵”的描写,相近的形容模式。对于村上春树来说,这真的是一部对他极具印象力的非常重要的作品。
-
Mr. Nobod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3 09: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