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参观茨威格
奥地利享誉世界的著名人物颇多,但能立即脱口而出的寥寥,茨威格当算一个。Literaturmuseum目前有个活动,Online-Führung茨威格生平。我刚观看了,有些超时,共55分钟。Moderator声音不够好听,很生硬,换个女声或者抒情男声,也许能更好地带入。下周日还有,网上Anmeldung,活动名称是Frühstück mit Stefan Zweig。远程参观,省时省力。
话说回来,如果世界再保持这个状态很多年,对于最近几年才出生的孩子,也许会将Online当作了常态。实体书店已经不断减少,大学象牙塔总有一天也会失去其意义,逐渐成为历史遗迹。我上周做了个Online presentation,自觉效果不太好。主持人晚到了10分钟,各自对着镜头场面有点尴尬,和其他几位博士,先彼此做简单介绍。我提到,“三个实验中心位置分处三地,正好形成了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结构”。如果在场的来自美国、西班牙、荷兰、巴西、甚至越南等地比较活泼的,早就将气氛烘托起来了。去过布拉格,发现捷克人民很开朗,也有过斯洛伐克室友,热情极了。而整体上看,德奥人较close, 至少表面疏离,没什么反应,只是其中一位僵硬的脸上略微挤出一丝微笑。平行发散思维不够,但是垂直思考很有深度。就是这样的土壤,滋生出了无数哲人、思想家。过于自我压抑,所以茨威格能将内心的波澜壮阔描写到极致,成就了《心灵的焦灼》。
我不想总处于虚拟的空间里。近几日,维也纳风太大了,那我也要迈出家门,到户外去走一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