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脆弱性
纳斯鲍姆是美国的女性公知之一
善的脆弱性是他的成名作是一部伦理学经典
分析的材料主要是希腊古代悲剧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纳斯鲍姆指出我们经常要面对善的缺失选择 比如萨特经常说的例子 二战时期 一个独生子到底是去参军还是去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 他无论怎么选 都是有道德缺失的 而存在主义解决不了这种道德缺失
古希腊悲剧里面有一个国王遵从宙斯的旨意去攻打邻邦本来胜利在即 但由于其他神的阻挠 使军队陷入了绝境 要拯救军队 只能献祭自己的女儿 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样 悲剧突出了善的行为在实践时的脆弱性
承认善的脆弱性,美好的爱情总是稀少的,美好的政治也是稀少的,甚至美好的友谊也是稀少的,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思考这样一个事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一个悲剧是安提戈涅 战争过后 反叛城邦的成员是女主的亲戚 国王不允许女主去城外给反叛人员收尸 国王认为所有有利于城邦的才是善的 对城邦不利的就不是善 对背叛者不应存有同情 而女主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 个体的善才是最首要的 这其实是两种价值观的差异 两人其实都拒绝了对另外的一方的倾听 最终造成了悲剧
所以其实什么是善,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本身和他人往往也观念不一
看到这种脆弱性 柏拉图就经常在著作里询问什么样的价值是真的,稳定的,甚至永恒的,所以柏拉图特别推崇几何 他的洞穴理论,理想国模型也可见一斑 在前期著作里面提到爱一个人时,爱他的什么外貌会很容易衰老 财富也会消失 但品质比较稳定 所以柏拉图特别偏向于品质和真理的爱 他的学院甚至就写着不懂几何的人请勿入内
但这就很缺少对个体的情感,欲望的承认 他后期的著作斐德罗篇里面开始赞美一些激情 比如爱一个人的激情 甚至狂热的的激情才是爱和信仰的最高证明
亚里士多德把善分外在的善,比如财富 关系型的善比如友情 爱情 和政治活动
善的生活,也即我们的种种需求,在一起协调存在的生活
这是一个由什么是真的善,到我自己最需要什么的转变
他承认了人的动物性,人本身的存在是对外界有所依附,人的善,也必将对外界有所依附
善并不是因为脆弱而更值得追求,财富和美好的情感本身就是馈赠
和美德伦理学的倡导者不同,作者认为美德本身并不是奖赏,而奖赏在于它满足了我们自身的某种需求,人的最终目的,社会合作的目的,是让人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