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守则
1.咖啡主要生长在南北纬25°之间气候温暖的地区。
2.以出产国的国名为咖啡命名的情况比较常见,但也有以山地名、地区名、出货港口命名的咖啡。(国名:巴西、哥伦比亚、越南等;山地名:乞力马扎罗、蓝山等;地区名:曼特宁、科纳等;港口名:摩卡等)
3.一般来说高地出产的咖啡豆酸味更重,低地出产的咖啡豆酸味较淡,但即使同一产地的豆子味道也会各名千秋(巴西出产的咖啡叫巴西咖啡)。
4.1 🇹🇿 乞力马扎罗 Kilimanjaro:主要出产于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地区的咖啡豆。带有花的香味。
4.2 🇪🇹 🇾🇪 摩卡 Mocha 在咖啡发祥地之称的埃塞俄比亚、也门出产的豆子。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粒的咖啡豆。
4.3 🇮🇩 曼特宁 Mandheling 印度尼西亚出产的高品质咖啡。酸味较淡,带有柔和的苦味。
4.4 🇯🇲 蓝山 Blue Mountain 出产于牙买加蓝山山脉特定地域的咖啡豆。口感细腻又清爽。
4.5 科纳 Kona 带有清爽的酸味。产量不高,因此价格也相当可观。
4.6 🇻🇳 越南 Vietnam 虽然鲜为人知,但越南其实是全世界产量第二大的地区。

5.选择咖啡,最重要的是鲜度。因此,尽量购买最新的咖啡豆,不要直接购买咖啡粉。

6.要冲出美味的咖啡,必不可少的是把咖啡磨成粉的工具——磨豆机。磨豆的时候会有香气四散开来,这表示咖啡的香气正在跑吊。不过研磨之后立即饮用的话,味道和香气都不会丢失。

7.咖啡豆有单品和拼配之分。单品咖啡是由单一品种的咖啡豆烘焙而成。因为只有一种豆子,咖啡豆味道的个性能得到明显的体现。拼配咖啡是由两种以上的咖啡豆拼配出来的产物。每当在第一次光顾的咖啡店犹豫不决,不知该点什么的时候,我都会点一杯以店名命名的拼配咖啡。因为这款咖啡一定投注了店主最深的感情。
8.咖啡的味道会受到烘焙程度的影响,粗略分来,有浅焙(Cinnamon)、中焙(High)、中深焙(City)和深焙(French)四种。
8.1 浅焙(Cinnamon)👶🏼 酸味重,几乎没有苦味。
8.2 中焙(High)👶🏽 和中深焙(City)👶🏾 兼有苦味和酸味
8.3 深焙(French)👶🏿 苦味重,几乎没有酸味。
8.4 即便是酸味较重的高地咖啡,经过深焙之后酸味也会消失,变成苦咖啡。因此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咖啡,比起产地更要注意烘焙程度。

9. 咖啡否的研磨程度会影响咖啡的味道。
9.1 ✊🏻 咖啡粉颗粒比较粗,热水会一下子流走。热水通过的速度快,咖啡的酸味和甜味就会保留下来,从而冲出一杯有淡淡苦味、口味清爽的轻咖啡。
9.2 🤏🏻 咖啡粉颗粒比较细,热水流过的速度就会变慢,会冲出一杯带有苦味和涩味的重口咖啡。
9.3 刚开始可以试试磨成跟砂糖差不多的中等粗细 🤌🏻,之后渐渐改变咖啡粉的粗细程度,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喜好了。

10 用软质水冲咖啡会比较适合,就算是高价的进口谁,如果水质偏硬,冲出来的咖啡也不会好喝,所以请务必要确认水的硬度。用电水壶烧开的水可以冲出美味的咖啡。轻松自在地来享受咖啡的乐趣吧。
11.1 ☕ 冲咖啡的方法很多,大体可以分为纸或布,和不过滤的两种。过滤咖啡油分都被滤掉,口味清爽。不过滤的咖啡能享用到油分的美味。口味醇厚。

11.2 忙碌的时候用滴滤式咖啡机一下搞定。时间充裕的时候选择中意的工具,再悠闲、耐心地冲泡。
12.1 🤲🏻 用机器冲泡比较方便,味道也不错,不过手冲咖啡能更好体现个人特质,每次每个人泡出来的手冲咖啡都会因为心情而变得味道不一样。

12.2 手冲咖啡的滤杯,以圆锥形和梯形居多。梯形的滤杯又有单孔和三孔之分。
12.2.1 圆锥形的滤杯热水会「咚」一下子往下落,水冲太快可不行,正适合慢性子的慎重派。
12.2.2 梯形的单孔滤杯中会积存热水,「噗噗」地一点点往下流,
12.2.3 同为梯形的三孔滤杯,因为孔的数量有三倍,水流速度也更快。急性子用这种比较好。

13.1 只充1-2杯时用小号滤杯,冲得多的时候就用大号的。大号滤杯里的咖啡粉的量如果太少,咖啡粉表面的面积会比较小,很难漂亮地注水。
13.2 对于滤杯来说,绝不能用大杯替代小杯。

14 咖啡的口味粗略分类:由甜味、酸味、苦味和稠度四个要素构成。调整这些要素的方法有两个:
14.1 第一是注水的速度。咖啡的酸味和甜味会很快出现。苦味和稠味则需要花点时间。如果想喝带有酸味的轻咖啡,就需要快速注水如果想喝浓稠的苦咖啡,则需要慢慢地冲。

14.2 第二是水温。水温越高,越容易冲出苦味和稠味。水温较低的话,这两种风味很难出现,味道会比较柔和。所以想喝苦咖啡的时候,就将深焙咖啡豆磨成细细的粉,用高温的水慢慢地冲泡。
14.3 调整速度和温度,就可以冲出可口的咖啡,这正是手冲咖啡的有趣之处。

15.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