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个古村太神奇,还有霸气护城河,建于明朝历史悠久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白沙村,建于明末崇祯年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堡是一座四周环水的明末清初的方形广府围村古堡,外形似龟。为虎门白沙人郑瑜所建。郑瑜(儒)是明末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古为四品官)。

村堡呈正方形、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889平方米,边长为83米。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护寨墙。村堡布局取形于龟,因北面有溪水迎面而来,故称逆水流龟。


直巷尽头左手边的房屋,为创建人郑瑜所居住,房屋大部分已倒塌。屋内有一淤塞的井,相传是可直通村外的暗道。



明末,清军入关,明灭。太常寺少卿郑瑜带着太子从京城逃回虎门,在此修建了一座袖珍堡垒。因为形似乌龟,又是逆水而建,因此得名逆水流龟村堡。乌龟象征长寿,也象征坚强的防御能力,村子四四方方,周边有河流围绕,龟的头部是一座房子,龟尾就是吊桥和村入口,也是唯一的入口。龟的头部墙面上还有三块红砖,象征龟的鼻子和嘴。

就喜欢走走有历史有故事的围村古镇,对明末清初的历史正感兴趣,小挖到了这个明清古堡,虎门旅游宣传片拍摄地之一的“逆水流龟村堡”,就来看一下。

村子里还有人家丢弃的磨盘

现在也是可以围绕村子散步的,外面都是被水围着,也有很大的榕树垂在水面上




龟首楼






古村不大里面却还有一个陈列馆,陈列馆旁边就是书吧,也是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的。


现在村子里面还有很多闲置的空间,希望以后可以好好利用起来吧。










参观不需要门票,村内现在只有几户人家还在居住,如果你走到一间红色门框、刻着龙头图案的空房子,就是流亡太子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大多房子都被修缮的整整齐齐,但也空空荡荡,个人觉得如果在不破坏原住民生活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一些咖啡屋、手信店和客栈,也许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