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的夏天
要有多么好的心情才能抵御成都的阴霾天气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春夏秋冬 我不忍说哪个季节最佳
但我想念文殊院的夏天
五月中旬,放放得知我返蓉后,很关切约见我。周末,她专程从另一个城市赶来,我们相聚在文殊院。没记错的话,这是高考后我们第一次见面。
当时我刚回成都不久,我妈每天二十四小时陪着我,和放放去文殊院也不例外,难得带着妈一起去见同学。见到放放后,我妈就自动走在后面,没有要加入“年轻人”谈话的意思。我们话不多,只是闲逛,享受安宁。走得脚疲了,就坐在水边的亭子里,岸边趴着许多小乌龟,水里游着鱼。我很喜欢《小石潭记》中写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理想的生活状态也如此。
八月放暑假,紫颜料回四川后约我玩,我们也去了文殊院。我俩后来转到大慈恩寺,那是第一次去,里面荷花荷叶尤其显眼,相较于文殊院的安静,大慈恩寺显得活泼些。
昨天去省图还书,中途听到公交播报“文殊院站”,很想就此下车,但不在行程计划内,还要去医院打印片子,只能作罢。我很爱那条路,文殊院站到人民北路,长满了梧桐树。
小吃街也让人挂念,五月和放放吃了抄手,买了宫廷糕点的桃酥,八月和紫颜料吃了钵钵鸡。也是夏天,跟妈妈单位在文殊院这边培训两天,吃了豆花饭和火锅。
我总觉得文殊院是成都净土般的存在,无论外面多么车水马龙,只要到文殊院,就能获得暂时的宁静。盛夏时我去了趟郫县,为了看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那地方也很安静,除了看守人员几乎无人,却见到许多其他生物,如蜘蛛和蛇。它安静得近乎无情了,让人觉得冰冷畏惧,只可远观,而非人处之地。鹿野苑太偏僻,文殊院在市中心,倒是大隐隐于市之感。漫步在鹿野苑里,感到的是要遗世独立的宁静,在文殊院,感到的却是想安心做个成都市民的宁静。这种静不会拒绝人。
只因昨日路过文殊院,便翻看五月拍的照片,我想念文殊院的夏天。
摄于2021.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