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攻略】华中科技大学
NO.1 为什么选择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
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属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院于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等相关专业合并组建。

历史渊源:
华中科技大学的风景园林学系称:景观学系,其的前身是1960年开办的武汉城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创办人为中国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余树勋先生。中国以“风景园林”命名学科的院校有5所,我校为其中之一。作为中国最早开办景观专业的建筑类院校之一,于1985年便设立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其后经建设部批准成立风景园林研究所,中国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任第一任所长。目前,该系已经形成涵盖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
1994年起以风景园林方向获工学硕士授予权;
2006年首获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是我国第一批具有该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2007年景观学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恢复招生;
2008年获得工程景观学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权;
2012年取得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权。
景观学系学科方向立足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立了园林与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工程景观研究等4个研究方向,并在园林与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景观设计三个领域独具特色。
师资力量:
该系师资结构合理、梯队分明、具有多元的国际化背景。现任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其中多位海归博士来自景观专业的国际一流名校。教师不仅取得了丰富的教学及科研成果,而且依托于学院的风景园林甲级、景观甲级资质,承担了许多重大的风景园林工程设计项目。自从1960年办学以来,作为全国重要的风景园林教育基地,风景园林专业为全国城建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各省市园林部门领导岗位,成为风景园林、景观领域的知名专家。
人才培养:
近年来,风景园林系加快了国际化进程,不仅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级人才,而且与美国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伯克利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荷兰戴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保持着持续而密切的合作交流。院系特邀百余位外籍专家讲学,开展中外国际化课程教学、中外研究生联合景观规划设计及其他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合作。此外,近十年连续主办五届“城市与景观新思维”国际学术会议及大学生设计竞赛,在业界拥有较大的学术影响。
NO.2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相关信息
一、“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方向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系的研究生招生类别分为:学硕和专硕两种,专硕中又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其代号为:083400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095300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
注:2019年前,学硕均以保研的方式录取,2019年开始,考研报考方向增加了学硕名额。


2017年景观学系第一年新增非全日制名额,分数较低/未进入全日制分数线的考生基本以非全日制的形式入学;
2018年,形式基本与2017年趋同,只是分数线有所下降,题目较去年整体偏难;
2019年,华科整个学校迎来了三分之一的缩招,建规学院景观学系非全日制缩招现象严重,但全日制名额基本未受影响,只是将7个全日制名额以3个学硕和4个转硕的形式分开,因为学硕为第一年考研的形式招生,报名人数较少,分数线为历史新低。
NO.3
华中科技大学考试内容分析
一、344风景园林基础考试(3小时)
考试内容:
近三年内,华科风景园林理论试题类型基本保持不变:
注:15个名词解释(3分/个)+5-6个简答题(10分/个)+2-3个论述题(15分-20分/个)
参考书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徐文辉著,华中科技出版社,2007;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周维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王向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张启翔、沈守云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9;
《园林设计》唐学山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园林工程》孟兆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华科风景园林理论设计的参考书目较少,对知识点的把握深度以宏观概念为主,多为自由发挥类型,尤其是论述题往往没有统一答案,需要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和宏观规划意识(这与快题需要注意的方向一致,因为华科的景观是以规划设计见长)。除此之外,老师着重欣赏对考题观点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但见解一定要是合理的,不要因为故意与众不同而答得与众不同。
所以学生复习理论和参考书目时,应对每一个参考书目的宏观框架了如指掌,对中观层面的知识点(如一些重要的园林特点、时代特征等)着重记忆,其书中的较偏的细节了解即可(如某某园某某山的石材是什么,植物类型是什么)。对于每一个优秀园林的特点;设计师的风格等一些历史方面的问题,学生应结合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出发进行回答,这样不仅有利于更深刻的记忆,而且答案不易过于死板。而针对当下热门话题,首先大家要多关注各个老师的论文成果,之后还要关注《中国园林》和《风景园林》两本杂志的热门理论话题。针对于热门话题,最好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概述,如前两年的的:海绵城市、LID、雨水花园、景观都市主义、生态主义、绿色基础设施等,到近两年的:城市双修、弹性景观、健康城市、公园城市等等,都要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理论考试时间相对于题量刚刚好,3个小时应沉着应对,名词解释不必要和标准答案一字不落,每个名词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即可,15个控制在40-50分钟较为合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篇幅较长,一定要分条论述,把握重点,每个题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论述题分值较高时间可多分配一些,控制在20分钟一道即可。整个理论考试是争分夺秒地过程,手都是不停间的写,写的多的能写到10-12张答题纸,所以前期的知识储备和后阶段的答题思路训练十分重要。同学们可严格控制3小时利用往年真题,进行自模拟考试,感受氛围,对考试发挥会大有帮助。
二、955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考试内容分析
华科的景观快题是A1的篇幅,多数考生都会画到两张。其中第一张为公园平面的内容,第二张为公园内的建筑平面(要求不向建筑考研快题那么高,但基础的柱网、功能、空间要合理),两张图纸均要求不能上色,其中建筑效果图可酌情上色表达效果。所以要求考生既要有较强的景观设计能力,又要对建筑有一定的了解。

在分值分配中,150分的快题,第一子张版占据了总分2/3到1/2的分数,有80-90分左右,而公园的平面图往往占据了该张版面的绝大部分分值有50-70分左右,效果图按要求可有可无(一般用建筑的效果图呈现)10-15分一个,分析图设计说明往往5分一个,甚至没有分值;第二张建筑版面占60-70分左右,占比也是相当高,建筑的效果图和平面图是重中之重,建筑平面图分值往往在30-40分之间,效果图15-20分左右,千万不能忽视,建筑板块也千万不能临时抱佛脚背一个建筑潦草完事,对建筑的训练至少要有3-5套完整成图,可针对于一个建筑平面反复训练修改出2-3种模式,每种模式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和公园风格相呼应,才比较稳妥。
近几年华科的快题场地有偏小的趋势,但不会太小。类型多以生态修复为主,考生应着重积累修复类的优秀案例,掌握其修复的手法和思路,灵活运用。建筑类型多以茶室、服务站为主较为固定,也大大降低了对建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