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传奇的名画:谈谈《韩熙载夜宴图》
一幅传奇的名画:谈谈《韩熙载夜宴图》
作者: 杜崇斌 转载自唯美文学园 2022-01-14 20:39
一位不太出名的小画家充当皇帝的间谍,去大臣府中刺探情报,回来后画了5幅连环画,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将他看到的情景向皇帝汇报。没想到,这幅绘画长卷却成了传世的杰作,成了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这就是《韩熙载夜宴图》。

这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幅传奇的画作,也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奇迹。
这位画家名叫顾闳中(910~980),当时并不太出名,只是一名画院待诏。这位皇帝是南唐后主李煜(937-978),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却是中国古代皇帝中少有的几位艺术家之一,被称为“词中皇帝”。后世评论他说:“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他善于诗词,妙通音律,沉迷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无心朝政,导致朝政荒废。加之,北宋赵匡胤政权虎视眈眈南唐的大好河山,意欲南侵。在这种内忧外困之际,他想到了很有才能的中书侍郎韩熙载,欲拜其为相。

韩熙载(902年-970年),则是南唐的一位名臣,他祖籍北方山东青州,也是南唐的三朝元老,在后主朝历任吏部侍郎、兵部尚书、秘书监、中书侍郎等要职。
在内忧外困、朝政日渐衰微的情况下,南唐后主李煜欲拜韩熙载为相,但韩熙载推辞不就。这使得李后主很不悦,于是对韩熙载产生猜忌,认为他有异心。就这样,李后主密令顾闳中潜入韩府中,窥探他的日常生活,看他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就是这幅名画产生的背景。
那么,韩熙载为什么不愿担任宰相这一要职呢?据史载,韩熙载认为当时中原的北宋政权一直对南唐虎视眈眈,看到南唐政治昏庸,危机和矛盾重重,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已经完全破灭。
风起于青萍之末。大约韩熙载已经预感到了南唐帝国大厦将倾,自己亡国当俘虏的命运已经迫在眉睫,所以内心惶惑而痛苦不已,这样,不愿做亡国之相的他,大约也只能选择苟且偷生,沉迷于诗酒声色之中来麻醉自己了。
不仅仅如此,大约韩熙载也看到了君王对他的猜忌之心吧,于是在拜相不受之后,他愈发纵情声色,放浪形骸,故意让人看到他胸无大志的的一面,以韬光养晦,掩人耳目。
韩熙载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 去世,五年后,南唐被北宋所灭。

《韩熙载夜宴图》由五幅画作组成,分别是听乐、观舞、休息、轻吹、散宴(送客)。此画描绘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六幺》舞、宴间休息、清吹(吹笛吹筚篥)、散宴后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极富于想象力,以生动的视角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据史载,顾闳中潜入韩熙载的府第,窥其纵情声色放浪的夜生活,仅凭目识心记,就绘成这一绝世佳作。顾闳中真可谓天才级画家,他的观察力、记忆力是如此得惊人,画中人物的面容、仪态、服饰、动作都非常逼真,还有韩府中的装饰、家具、陈设、乐器以及食物等等,都非常清晰,就像一部凝固的影视剧一样,让人一览无余。
《韩熙载夜宴图》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画面的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因此,这幅工笔连环长卷画作被称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巅峰之作,与《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步辇图》《千里江山图》等并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韩熙载夜宴图》整幅长卷涉及40多个人物,个个形神毕肖,虽然是描绘韩府夜宴的狂欢场景,但却看不到大家的笑容,说明了所有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末世的悲哀。山雨欲来风满楼。朝政衰微,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大家可能都有一种先知先觉的感觉吧。
《韩熙载夜宴图》除了艺术上的成就之外,也有史学上的意义,他给我们真实地再现了五代时士大夫和达官贵人的豪华奢靡生活场景,以叙事诗的形式,唱响了一个没落时代的精神悲歌。
2022年1月14日星期五20:25作于碧云天书斋

——————————
【作者简介】杜崇斌: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协理事,诗人,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之一。现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百人计划”签约作家,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特聘作家,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大儒张载》、长篇儿童小说《追梦少年》等作品多部,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多万字,有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文一崇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新闻:作家杜崇斌应邀在怀德大书房讲授关学思想 (1人喜欢)
- 【书评】《大儒张载》:历史、哲思与人文精神的交响 (1人喜欢)
- 在历史与哲思的交响中探寻人文精神的深度——评《大儒张载》 (1人喜欢)
- 读《大儒张载》,感悟横渠四句 (1人喜欢)
- 穿越千年的景仰——读《大儒张载》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