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在天国》
题记:和林出生于中国北部一个传统的家庭,父亲是老师,母亲是工人。 小时候的和林性格懦弱,体弱多病,封闭着内心的深处。小学三年级时,和林手里拿着雪糕,被父亲追着在校园狠狠的揍了一顿,因为医生说他的身体忌寒。 和林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脱离了父亲的“控制”,在外婆家他是显得那么的活泼,有一丝生气,每年放暑假的时候,便是和林最开心的时候。 和林和表姐安晨打成了一片,玩泥巴、坐在堂前听雨声、为了看动画片抢遥控器……,有一天中午他们又在嬉戏,吵醒了正在午睡的外公,外公提着鸡毛掸子,吓得和林一个踉跄,扑在了外婆的怀里,在和林的心中,外婆是全世界最亲的人。 转眼,表姐初一了,标志着和林的童年的终结,那四年,和林无比的怀念。 2008年,外婆家的老屋拆了,12岁的他似乎没有意识到什么…… 后来,和林也初一了,一如既往的怯弱,外婆家最后的那点温馨也没有了,姐姐长大了,不能和和林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的玩了。 那天下午,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和林在班级同学的怂恿下,擅自利用老师上厕所的空隙去教务处抱来了各科试卷,一向懦弱的他,怎么会有如此举动?因为同桌顺口的一句,“好想知道成绩是多少”。 当老师发现讲台上翻的一团糟的试卷后,她没有想到是和林干的,因为他的文静得到了所有老师的一致认同。好在和林成绩还不错,老师也没说什么,让他坐下。 上了高中后,和林是孤独的、落寞的,因为学习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孤独到他与同桌一起趴在窗台数星星;与老友翻墙出去上网,别人是去打游戏,和林是下电影,和林上高中后迷上了电影,《勇敢的心》、《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这也直接导致了和林的成绩一落千丈,第一年的高考,和林以失败告终。 和林选择了复读,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年。 那年的暑假异常炎热,和林去了中国北方的一座偏远小城上大学。报的专业是他最喜欢的历史。 在大学,和林总是不开心,他似乎不习惯人际交往的繁杂;不习惯为什么向别人打招呼,别人不理他;不习惯老师布置了好多无用的作业…… 和林有一次在刷网易云热评的时候,一句“我当年通宵看电影《勇敢的心》,彻底悔悟,痛改前非,考上了重本”。这句热评令和林热泪盈眶,他也曾经通宵看这个电影,为什么来到了这儿,这个偏僻的小城,和林心里不是个滋味。 毕业那年的寒假,和林去了外婆家,或许是与他的毕业论文有关,“传统村落的保护”,他去了外婆家的老屋,看见这一幕幕杂草丛生,曾经听雨的院落断壁残垣,鼻子一酸,大哭了一场,还是一如既往的软弱的他,在日记本里,不停的质问,为什么要拆?传统村落不是要保护与共存吗? 和林声嘶力竭的悄悄出门去大吼,在月光下,孤身一人的走回了家,他不知所措,个中缘由,似乎可以猜得一二。外婆家的老屋是和林内心的一块圣地,12岁那年,不觉什么,和林在成人世界的不适与压抑使得外婆家的老屋被无限放大,他似乎永远活在了过去。 后来,和林出走了,人们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或许他去寻找第二块属于自己心灵的圣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