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听风唱晚
鉴于『简书』平台频繁锁文章的莫名其妙操作,决定将自己写的随笔 / 日记 / 小说,逐篇先搬运到豆瓣来(后续会加油写更多东西)。最近也是搜了好多评论,才找到豆瓣这个记录东西的优秀平台。希望写出来的东西有人会喜欢。

晚风旷神怡,风铃檐角悬。
垂柳河畔倒,身姿轻摇曳。
昨夜雨,净长椅,今时坐听风唱晚。
浮躁的社会,热闹的聚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殊不知,聆听是很好的姿态,甚至是最好。
2016 年国庆节假期,在外待了五个多月的我,准备回家看看。
在还未到家前,恰逢这种单身就像有罪的时代和年纪。于是,我就被妥妥的安排去相亲了。
反正那帮家伙十一假期都没回来,所以我也没人一块玩。那就相亲吧!好歹有个人一起吃饭聊天也是蛮好的。
到家后,补充好睡眠。我就如约前去,由于是发小的堂妹介绍的,自然是需要引路人的。
在德克士喝着饮料闲聊等人的时候。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姑娘落座,眉目神情间全是淡然,跟我如出一则。妆容画的还不错,手指修长,一位大气的姑娘。大致印象就是如此。一起坐着随意聊了些话。我看看手机,差不多是饭点。就让她们俩挑个地方,一起吃个饭。毕竟很久不在家,我也不知道哪家饭店有比较好吃的东西。
由于十一假期,天气变化无常的缘故。吃罢饭,也就各自匆匆散去。
也就此,认识了这位大气姑娘。
后来某次聊天时,大气姑娘问我,你认为怎样算是有共同话题。我回了句,「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还能聊点别的。这就算是有共同话题。」大气姑娘不乐意听了,毫不犹豫得给我上了一课。大气姑娘这样说道,「我认为,共同话题就是。一个人愿意说,一个人愿意听。对某一话题不约而同的产生好感。」我在手机这端忍不住好笑,却又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发的一段话,「你说不倦,我听不厌。你听不倦,我说不厌。—— 愿你能找到愿意倾听你讲述的人,愿你能找到可以无拘无束言谈的人。」二者意思大致相同。没想到大气姑娘有如此见地。让我颇感意外。
某夜看到一篇睡前故事,文章总的意思就是,要珍惜那些深更半夜忍着困意陪你聊天的人,要珍惜那些深更半夜听你讲故事的人。于是乎,当时我就去记忆的屋子里翻箱倒柜的找了一通,发现,当年听我深夜讲故事的人,还是有那么几个的。不过,好像都是妹纸。只是,最终,散落,相忘于江湖。
肯定会有人说,不珍惜之类的。显然不是。孤独的人,从来都只会是珍惜,而且,小心呵护。只是,你应该明白,织毛衣的时候,一针一线,拆的时候,轻轻一抖,就散了。
现在的聚会也好,平时的聊天也罢,更多的时候,是想静静看着大家说了些什么,或者静静聆听大家开玩笑、耍嘴皮、讲故事,而自己从头到尾只是听着罢了。
不经意间,就有种回到高中年代的感觉,永远在末排的角落里,被大家忽略掉简直是家常便饭。所以,聆听者在聚会时,永远是不起眼的,甚至是被遗忘的。
但是,我却恰恰最欣赏这样的人。如同静水流深的道理一样。
大多冷漠寡言的,实则温暖幽默。
大多聒噪不安的,实则性情薄凉。
周围很多这样的朋友,可能不善言辞,可能不善与人交际。但是,待你走近他们,发现他们丰富而强大的内心,自成一小千世界。佛曰,「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想必,有几分这样的道理。
正所谓,内心丰富,何来寂寞。大学经常看到,那些独来独往如同江湖侠客行的人。或许,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的小千世界,无需外来参与,就能四季轮回,丰富多彩。
在这个干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的时代,善于聆听的人,总显得有几分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
可是,就算与全世界格格不入,不是还有我们么。恰恰是这样的朋友,聚到一起,反而最走心,有人讲,有人聆听,井然有序。
大概,喜欢安静的人,最喜欢这样的场景。爱热闹的人,自然难以忍受主角光环被抢的事情发生。
最好的聊天大概如同对弈一般无二,你来我往,你丢过来的话题,我能再抛回去。不是一曲歌罢,青丝散落。而是,一曲歌罢,又起一曲。而这,恰需要聆听者。
最好的场景,大概是,阳光恰好,微风恰好的午后,你坐在落地窗旁的位置,喝着杯中的咖啡,看着朋友从远处走近,进到这家咖啡厅。而后,你们面对面坐下,聊着些近况、趣事,最近新听的歌曲,最近新看的电影、书籍。悠然间,一下午悄然而过。
当然,最上乘的状态是这样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傍晚来临,天空低沉,大雪将至。我在屋里端坐,温一壶酒,静等你的到来。你带着一身屋外的寒冷坐下后,我为你斟上温热的酒,驱散寒冷。抱着杯身暖好手,欲开口说些诸多的进来发生的事。
却话到嘴边,不知怎言。千言万语,都在杯中,一口饮之。我看罢,又给你添满一杯酒。
长夜漫漫,可以慢慢讲。
你我是彼此最好的倾诉者,也是彼此最好的聆听者。
煮酒细饮,你慢慢讲,我静静听,而不倦。
『简书』平台旧文链接:坐听风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