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
《爱情神话》让我想起了《一一》,只不过一个是he一个是be。
全是隐喻,看的不是电影,是观众在把玩自己的信息储备,这个信息储备大概就叫做文化。
所以前半程是忍不住笑的,后半程是忍不住哭的。
就像很多窥视的镜头那样,从高处的缝隙里看到渺小的生活模型。似乎被操纵着,似乎在争取着,生活并不听我们的,却也不辜负我们。
上海是一个适合讲中年人的爱情的地方。而上一部北京方言的热门片子可能还是《老炮儿》吧,打架一定是北京代表性的冲突。因为特产是阶级,是残酷的不同阶级的生存和利益问题。
有趣的是,一帮上话的演员调侃戏剧,调侃中国电影。这在全中国,只有上海开得起这种玩笑。不是开地图炮。上海的话剧真的是,无论是古往今来的题材,都接地气。可以拿去巷子头尾,成为一个话题,不失风趣和见识。有一种艺术也可以用来把玩,不是一定要对深不见底的意义发问。
这需要把玩它的人,头顶上有瓦片,锅里有鲫鱼汤。“吃饱了撑的没事闲的”不是一句嘲讽,是人类创造文明的能量。
创作者是被爱的,观众就感觉到爱情晴朗。在邵艺辉卖电子烟的岁月里,她还写着小说。像我身边那些北电的朋友还在游荡着,保持创作。我想他们都很快乐。
有这么好的电影,爱情就有神话。
ps,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