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挽回一个已经坚决离开的男生?
题主您好,关于挽回,分享非常重要的一点:挽回爱情,爱的序位在挽回中的重要性。
在爱情的挽回中,有几个方面往往是被人们经常忽视的,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在爱情中两个人的排序,在挽回中,我们经常要从这两个点出发,他们是:
· 在爱情中,你对于自己的定位。
· 在爱情中,两个人给予与接受的平衡。
在一段感情中,有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洗衣做饭的是你,我喜欢什么你就要喜欢什么,我喜欢梨子,你喜欢苹果,我一定强迫你去接受我的喜好。更多的时候是接受你的付出,自己是在享受对方的付出和爱。
这件事情说明的最重要是,在一段感情中,对于你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你不是保姆,不用做所有的家务活,爱一个人不是要为了这个人没有底线的完全付出,那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位置定义就是不对的。
挽回的时候切记不要在重复之前的位置。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种思维一定是最先考虑的,在挽回的过程中,往往是付出多的那个人先提出的分手,因为她累了,感情上还是身体上都会付出很多的努力,两个人的相处模式短时间内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时间长了之后谁也不能一直对付出没回报的生活所接受。所以,挽回的时候,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
先说在感情中对于自己的定位,一段感情,时间长了之后,一定会有属于你们两个人的位置的定义,就是俗话说的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的问题,挽回的时候,选择性的重新认识你们两个之间的排序这点极为重要,这个观点最早来源于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
家庭系统排列(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
在家庭系统排列之中,当事人为自己或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在团体随机的挑选代表,例如为父亲,母亲,妻子,兄弟姐妹。接着他们根据个人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将之排列在一个空间里。在排列过程中,隐藏的,令人惊讶的家庭动力可能会突然浮出水面。意思是家庭排列的过程会让当事人接触到之前隐藏的信息。
这里我解释一下,总体的意思就是你在开始的时候选择别人扮演这些角色,在这个过程中让扮演的角色和你进行互动,在最终结束之后回到你的家庭中,你会改变现在真正家庭之间的关系。
是不是不信?但是真实情况就是这么的神奇,我用浅显的知识了解,因为家庭系统排列的过程中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会让你在潜意识里面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的改变家庭中的关系。
家排最重要的是排,就是在所谓的演示家庭中的一个位置,在那个人的具体什么位置你最舒服和愉悦,这个位置就是你最想存在的位置,同样的道理,挽回的时候,找到你在两个人中你最舒服的位置,就是他觉得最好的位置!就像下图中的关系一样,知觉到的不公平会引起婚姻感情的紧张,同样的,紧张的婚姻关系也会知觉到的不公平。
知觉到的不公平和婚姻紧张
这就是著名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再挽回过程中,我们需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情感中对自己的定位。
简单的来说,大多数情侣分手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楚你们现在一段感情中的定位是什么样子的,刚开始的时候,什么事情都顺着他来,什么都是他喜欢的最好,甚至有时候是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你也要装作喜欢的样子,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你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会一点一点的增加自己的要求,所以,在提出分手的时候无非就况,你觉得你受不了他一点一点的侵占你的底线,忍受不了的时候,就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愤怒的情绪。
同样,当你自怨自艾的时候,其实就将这种卑微的人设记录在自己潜意识里了;你越缺乏自信,越没有安全感,就把自己放的越低,对方就会觉得你是‘不珍贵,不值得的“。
所以说在挽回的时候,你对于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呢?
在爱情里,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事。
自己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几个感觉:
1.对于不会拒绝的人来说,学会说拒绝。
2.在两性关系里面,不会是是都听着对方的去做。对方的去做。
3.突然会发现,他会慢慢的去征求你的意见。
4.会更有激情,对于男性来说,你的吸引力增强了。
在这个时候,就要对于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份,让他觉得你不是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佣人,而是我的另一半,我们的身份平等,除了你之外还有很多人欣赏我的感觉,这样也会增加挽回的成功率。
而且沟通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和另一半沟通,也不知道与另一半发生矛盾的时候怎么去解决,更多的是选择用“沉默”去解决问题。
因为人都是有独自相处的空间的虽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中就有一份是属于你自己的,关系就像这样:
自我和他人是有重叠的,也有独自的区域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的话,但是放的低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不是吗?你把你自己放的很低,但是得到的结果就是,你放的越低,他就会要求你更低!
学会抬高自己,学会说拒绝,学会说NO。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高自尊的人,那么你需要反思的是挽回过程中你应该哪些方面放下自尊,去尊重你生命中的另一半,照顾她的情绪,学着去体谅他。挽回的时候学着放下自己的身段,因为这个人会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半。
最后,送给那些愿意看到最后的人一句毕淑敏的话: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古人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个“不为”,就是拒绝。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未完待续,后期会讲解付出与收到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