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山》的部分读后感
今天看了 山 这个故事。看前部分还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可能是作者炫耀想象力和文笔的小故事。描述的场景很清晰,能够准确地在脑海里还原泡星球千万年探索外部的过程,泡星球的世界,他们探索新事物的路径。故事越到后面,泡星人最初对冯帆说的那句:”山无处不在,只是登法不同“的含义也越来越明显。冯巩这位不上岸的登山人在最后也说出了:“他必须活着,山无处不在”。这很吸引人。未知永远都存在,知识的半径在不断扩大但永远是一个无法触底的泡泡,包裹在外的还有更广阔的未知,所以必须得活着,只有活着才能知道下次会登上怎样的山。
过去冯帆以不结束自己的生命远离山来作为惩罚,他对不起他的女友,他违背了人性在最后为了自己的性命割掉了与女友的连接绳。这是独活与共死的抉择。但是冯帆在和泡星人交流后,他觉得他做对了。就像泡星球的人们用无数的牺牲,这其中可能有些是无谓的,但最后他们终于在千年之后来到了海面,这个起点。这就是登山的意义。探索未知,冒险但也勇敢地去探索。牺牲与发展如果一定要并存,如何取舍?
不过一边看书一边想起最近听的播客 得意忘形 里的一期 山与我心里的叙事。里面提到山 person 和海 person。在这个故事里山与海没有区别,泡星人用海造了一座山,冯帆登了上去。那么多概念归类,都是装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