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络趣事
未来是你们的,也或许是我们的
总体观感节奏很好,轻松幽默,好多桥段我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可能是因为有单元剧的因素吧,单元剧的好处就是激烈的矛盾后,翻篇处理容易)比同期的古偶玛丽苏,职场玛丽苏等各种玛丽苏的所谓的女性向剧好很多,但是他还是一部讨好女性观众的商业轻喜剧,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是全程开弹幕的,然后再看豆瓣的评论,给我感觉就是这类剧价值观的输出可能远比想象的强的多,很多女性观众在貌似是在看剧中学习和充实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然后我脑海出现一个画面,我在公司上班的时,中午饭时间旁边的两个97的小姑娘边吃着饭还一边盯着手机看剧不时的认真窃窃私语讨论着:“这个男的好过分,吧啦吧啦....”,“是啊,生活中遇到这种一定要小心,吧啦吧啦....”)我觉得这个很魔幻现实,诚然你经历了什么,你读过什么,你看过什么都会成为现在你,我也承认一部好的电视剧确实能如同一部好书一样能引发思考进而影响自己。电影电视作为一种比书更直白门槛更低更商业化传播更快更广的媒介,我对他们输出的东西远比书要警惕的多。当今社会女性是在很多商品领域都是第一消费的主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资本在对讨好女性方面,已经前所未有的地步,每每姑娘们看剧看的欢的时候,我就会在旁对她们说“未来是你们的”,她们就哈哈说“现在也是我们的”。作为自诩“少女之友”的我,总是要不时的告诫她们要小心周遭诸如微博,抖音等各种媒介东西输出的东西,要有自己独立判断,同时尊重自己女性极敏感的直觉,不要过分的被自己情绪左右。
回到剧集本身吧,美化女性扁平化男性,设计的痕迹过于明显,这就是定义为一部讨好女性观众的“商业”女性轻喜爽剧,在我的标准里面7.8分是比较合适的,并切呼吁女性观众理性观看,勿带入现实。
方欣 作为一个美貌离婚女性并脱离职场多年女性靠着自己智慧获得事业与爱情的双丰收,且还不忘结识一个gay的老总(必须是老总)的闺蜜,这是一部妥妥的女性爽剧。一个脱产多年30岁女性不可能毫不费力进一个老板不是特殊关系的前公司,老板开公司不搞慈善,更不会简单到仅凭一块蛋糕,一段录音进而拍屁股反转(这一幕我印象深刻的看到弹幕女性的观众在羞涩中到达了高潮),一个四六不靠ppt加蹩脚演讲就完成职场华丽的大反击;在当今彩女人负责貌美如花,生日转个1314 520就是浪漫,彩礼是女生青春的一种补偿等物化女性的论调还大有市场的氛围,离异的标签在婚恋市场上无论对女对男都是极不友好的标签,剧中显然避重就轻未成提及。所以方欣这个角色一点不真实设计痕迹最明显。作为一个男观众我会被方欣的外貌吸引,但是我不会喜欢她,她不真实也就谈不上可爱。
刘净 设定是长相普通的女it爱好烹饪最后将爱好发展成事业,并至始至终有一只富二代奶狗和一只带娃的狼狗默默守护着的故事,这是一部妥妥的现代玛丽苏剧。刘净点女程序员我不知道是写代码程序猿还是每家公司都有的网管型it,如果前者我很难相信代码程序猿每日996后的她还能有心思搞自己的锅碗瓢盆并还有时间开直;如果是后者在我印象中这类工作都是硬件打交道而且有不少体力活的工作,几乎没见过女性从事这个工作,更别说面容姣好如李纯般普通的女性从事这份工作。那么现实中刘净就是一个被公司优先辞退并且找工作到处碰壁(前公司的履历丝毫没有给她任何加分)的30岁女性,这样的硬性条件硬要说已经连普通都谈不上了。现实中刘净确能成功干住了一个副导演(离异有小孩,但是年轻又欲,孩子还能做闺蜜大明白,身边美女还不断的),还有一个帅气纯情富二代。 宋超这个富二代可以着重吐槽一下,这也是涉事未深爱刷剧姑娘最爱人设之一且屡试不爽,宋超,一个富二代30岁,有外国留学的背景,回国后确每天无所事事,不开心就喜欢花钱找一堆人穿着性感的姑娘们开party,tm还能是个处男,最后还爱上一个多年未见又看了直播就喜欢长相普通会做饭普通发小女it,成了她榜一大哥。作为男性视角我是大受震撼的,我的逆向合理结果是:宋超估计智商不行,明显低于普通人,父母安排出国上个野鸡大学镀金,国外每天吃唐人街得过且过,端着手机给女主播刷刷礼物做榜一大哥,时常不开心性感party喝个烂醉,确还是处男,是因为“不行”,是一枚360度妥妥的地主家的傻儿子,在结合唐氏综合症患者相貌......
夏梦 这条线当下较少反典型反套路是霸道女总裁的爱情故事,其中冒充打工妹和健身教练谈恋爱的离谱的剧情压根就没有和现实比对的必要了。这边值得探讨是现实中夏梦这样女生应该选择什么男生作为伴侣,因为伟大的社会主义这类女性确实越来越多了。我在弹幕和评论里谈到“情绪价值”,这算一个不新的新词,我理解但是反感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太功利,太糙。其实就是“爱”,当你物质充裕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东西可比物质可贵多了。我相信女性还是无法摆脱择偶慕强的心理(我认为这是哺乳动物的本能)现实如夏梦女孩亦会如此,但是我们可以把“强”的定义扩宽,不只狭隘的挣钱多寡社会地位高低,可以是生活的各方面,比如可以很懂生活,很有趣,很健康,很活力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一起的感觉。我庆幸编剧没有安排又老套的玛丽苏剧情,当然围绕夏梦的两个男人依然扁平。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最后大声呼吁和告诫社会主义男性也包括自己,少玩游戏虽然我也知道游戏确实很好玩能满足男性很多心理需求(征服,暴力,权力),里面女性角色也很符合男性欲望需求,和少看岛国动作片,毕竟还是不真实,人还是要如窦文涛老师说的“人还是要讲,真听,真看,真感觉”,努力大胆的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爱情,或许没有事业但也必须真诚,和自己心爱的女孩约会,享受在一起快乐时光;社会主义女性建立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警惕身边的媒介,不要被资本和消费主义,结合自己自身情况,尊重自己的直觉,勿被情绪过分左右,作一个独立自主又不失女性美好特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女性。
未来是你们,也或许是我们的。
题外故事
早年公司有位比我年龄稍大的姑娘是负责公司员工培训的,170个,瘦瘦的,长相算中等,就是皮肤状态长期不好,似乎是长期熬夜外加情绪不佳与过度化妆造成的。有段时间,喜欢往我所在部门跑(我们部门位置相对独立,氛围也一直很好,工作交集也不多)一来就搬条凳子,坐我旁边唠嗑。其中大段的内容就是吐槽她直属领导和老板,还有就是“当今的男人一点不男人”,我记得那时周迅的《红高粱》正热播,就常对我说:“看看人家朱亚文多男人,xx,你学学人家”。我说:“姑娘们也不是都像周公子”。之后有段时间,觉得公司一个180几的小伙子不错,“长的也不错,也很努力”,“是很好啊”,“但是吧啦,吧啦….”又过了一些时间她说小伙子订婚了,女朋友她见过,很一般。
有一次,她从外出回来,显的很疲惫,当时房间就我们俩,聊着聊着,她头枕到我肩上,好一会说:“xx,一个月工资多少”我说:“只够养活自己,家里在乡下还穷”“…..”
再后来帮她搬过一次家,联系越来越淡,偶尔会微信我,说认识一个在央视工作的导演,或说有年下的小鲜肉追她,还附上聊天记录,我回“这个人明显就想打一炮”,过一会,她回“不是”“那你不要作”。
ps:在讨论组的帖子沉了,留给自己吧。
1.14 世界在各处圈子自嗨中😄
从头到尾,都没回复,几乎所有的评论(可惜没都保留,其实可以分析统计一下)都是对文章作者本身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