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过去了,我一点也不怀念他。
新年的第一天,在爬山的路上突然有了做一次年终总结的想法,也算是对过去的2021有个交代,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
对我来说,2021依然是人生中消失的数年中的一年,后疫情时代,病毒本身甚至并不重要了,感受更深的是个人空间的逐步收窄却无可奈何,像亲眼看到包袱口袋慢慢捂住,系上绳套。每日打开社交媒体都有花样让人血压升高的新闻,同时并行不悖的却是歌功颂德赢麻了,这让我无比的困惑,以至于对发生的一切越发冷漠,希望曾经的自由可以早日到来,也劝解自己要更加理解和包容所见的一切。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税前收入首次达到了100万,也算是完成了之前的预定目标,但心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首先扣除税费,实际入手是不足80的,高昂的税率让我感到了肉痛,肉痛的根源在于收入的来源都是劳动性收入,是无数个奔波、疲惫、加班、抑郁的日日夜夜换取的,这种强度的工作也意味着收入曲线是随年龄逐渐递减的,100万也许已经是普通打工人的极限了,而对于阶层的跨越我内心充满了排斥,身边能看到的领导也许就是自己职业生涯的顶点,他们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个人的生活时间,税前收入在200-400万不等,也是有着显性的天花板。这并不是我锁期待的生活,我深知自己不会踏入到这样的人生轨迹里。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带团队,感受到了管理需要的是变化的艺术性。而我的个性是喜欢单打独斗的,自己对自己负责,不想面对任何巨婴和矫情怪托我的后腿,天生要强的个性让我很难适应团队,但生活往往没有太多让你选择的机会。我也便在学习中与团队成长,深切的疲劳感和无力感长期萦绕在身,究其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倡导做简单的事、拒绝压力、拒绝企业强行浇灌主人翁意识的鸡汤(这也是我期待的未来企业应该有的样子),而上年龄的领导们却依然沿袭着老一代企业家的工作是生活全部的理论,甚至有样学样的开始推崇“狼性文化”,代际的鸿沟最终需要我去填平,这也是我工作压力和无力感的来源,我深知这无从弥补,恰领导庸碌无能小肚鸡肠,经常出现将士无能累死三军的状态,工作这件事本身给我的生活填满了负能量。
我发现人们所称赞的隐忍、担当等优良的品性大多是后天习得,一年下来,我也成为了他人口中的大树,获得了员工和领导对我的认可,可以独当一面,可以为他们分忧解难,可以大局观的盘丝剥茧,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一个词,“成熟”,但我不希望自己成熟,我更喜欢年轻时愣头青的自己。
工作之外的时间少之又少,今年最大的遗憾在于运动量雪崩时下滑。回想起来自己近十年来一直有坚持运动的习惯,从刚工作时每天跑步5公里,到后来每周泡在健身房,再到后来坚持习练瑜伽,运动让我感受痛苦感受重生。今年伴随工作强度的增加,自己的丧指数攀升,回到家瘫坐在沙发上仿佛陷入了人生的黑洞,不想努力攀爬出来。其实回想看看,真的是一点运动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吗,只是向人生妥协了吧。
同龄人的朋友圈已逐渐变成了晒娃,身边也逐渐有朋友和同事离世,人生就像按下了快进按钮,似乎千百年来都应是这样合理而正常的。我孤身来到厦门成家,父母未在身边,少了一些唠叨的烦恼,但电话中依然有意无意的询问我,什么时候想要孩子。我素来不喜欢孩子,曾经也考虑到丁克人生,一是因为不喜欢小孩,二是感觉做父母是不需要考试的,我究竟是否达到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标准?但随着年龄上来,观念也有了变化,我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一如既往的糟糕,但我自己可以成为阳光,也许我也认为自己具备了成为父母的能力吧。但室友仍对要小孩这件事毫无想法,婚姻应以尊重为底色,我尊重她的选择,只是心里有时默默期待着,希望有朝一日能拥有自己的女儿。
自己对物质生活有着极低的欲望,今年夏天甚至挑战两套衣服过夏天,最后发现也不过如此。想必也是缺少期待,在穿着和日常上,并没有什么刻意的追求,双十一甚至没有任何消费,曾经最爱的口腹之欲也逐渐乏味,但生而为人欲望永存,尤其是在厦门这样物价和房价畸高的城市,自己目前最大欲望便是早日换上新的电梯小区,早日有独立的停车位,随后换掉现在的车子,嗨,终究还是逃不过世俗的念想哎,很讽刺。
人的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形而上的思考只会让我脑壳痛,今年坚持看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我竟然同时理解了老卡拉马佐夫、德米特里、伊万和阿廖沙的人生选择,人生皆苦,任何绝对的二元论都无法定性他人。人生是旷野不应是轨道,我深知自己走着一条不喜欢的人生道路,但我心中仍有火焰,无论是仕途还是生活留给我改变的窗口都不多了,所幸2021年没有干掉我,希望2022年自己可以做出正确而勇敢的选择,更宽阔一些。
-
比雷埃夫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2 21: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