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离不开这3个字
人生最难能可贵的是: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且不断的在生活中从各个途径获取养分,让自己不断的茁壮成长。
一个追求上进与成长的人,一定是听得劝的人。
如果我们不虚心求教,狭隘地认为自己就是全对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是自负。一个自负的人是不会把旁人的劝告放在心上的,他的自以为是终会害他跌跟头的。

古有先例:刘邦听张良之谋,最终成就帝业;而项羽不听范增之言,最终自刎乌江。
项羽天生神力,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将,然而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自负听不进旁边的进言,身边唯一的范增也被他猜忌而逼走了;
反观平民出生的刘邦,文不能言,武不能举,却广纳进言,爱惜天下有才之人,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所以,身边吸引了很多有才华的人才。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上到一国之君,小到平民百姓,在生活中,只要是善于听劝的人,不固执已见,就是在成长与进步。

而那些自认为了不起的人,听不得别人的劝告,封闭了自己向外学习的窗户。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使人进步,傲慢使人落后。
《晏子春秋》记载了一个故事。 齐国宰相晏子有专门的车夫为他驾车。一次,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丈夫趾高气扬,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
等车夫回到家,他的妻子想弃他而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宰相声名显赫,但他言行举止却很有礼节。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当车夫,却骄傲自大。”
身为一国宰相的晏子虚怀若谷,平易近人;而身为晏子的马夫却傲慢无礼,好在车夫能听得妻子的劝导,认识到自己的傲慢自大是不对的,从此,车夫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当晏子发现自己的车夫变得谦虚有礼了,就很好奇地问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改变,车夫就把自己妻子对他说的话告诉了晏子,晏子就推荐了车夫做大夫,从车夫到做国家的一位大夫,这是质的飞越啊。

古人有云:“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
从车夫听取妻子的劝导开始,他就已经在成长进步了,一个追求成长进步的人,一定是谦虚“听得劝”,懂得听取“忠言逆耳”的。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人生最难能可贵的是: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且不断的在生活中从各个途径获取养分,让自己不断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