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陷入怀疑主义
*年末公众号推文 搬一下
这个月看了《山月记》,很喜欢其中一篇《悟净出世》。中岛敦笔下的悟净在追随三藏取经前,是流沙河里的一个异类:所有的妖怪都坚信自己是什么东西转世投胎而来的,自得其乐地坚守自己的秉性和世界观,尽管这些观念彼此不相容;只有悟净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不能直截了当地接受任何事物,无论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首先要想“为什么”,并且因此而消沉、痛苦不堪,甚至开始自言自语。为了让自己变得完整,他拜访了海里山上很多有名的妖怪仙家。这群家伙里有倡导虚无主义、唯心主义的,也有提倡及时行乐或遵循本能的,各种各样的哲理准则,最终都没能使他信服。最后他拜访到了女偊氏的门下。
女偊氏是一位看上去“平常甚至有点迂腐”的仙人,擅长讲故事而并不说道理。听了故事的悟净仍感到疑惑,他接着解释:“……在长年累月的游历中,我渐渐地感受到仅仅依靠思考,只会在泥沼中越陷越深,但又苦于无法突破如今的自我,脱胎换骨,故而痛苦不堪。”
而女偊氏怎么回答的呢?她以断崖附近的溪流为比喻来劝导悟净:在掉落的途中,是没工夫思考、反省和犹豫不决地……胆怯的悟净啊,你胆战心惊、无限怜悯地在一旁望着如同溪流一般打着旋、飞流直下的人们,自己却为跳与不跳踌躇不前,你明知道被自己迟早也会掉落谷底,你明知道不被卷入漩涡也绝非什么幸福。即便这样你还是连连不舍于旁观者的地位吗?愚蠢的悟净啊,你难道不知道在生之漩涡中喘息的人们,事实上并不如旁观者所以为的那般不幸(至少比持怀疑论的旁观者幸福得多)。
要说这段是比较日式的幸福论吧,其实也不仅仅是论幸福……反正我读到这里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怀有悟净的心态,虽然不至于上升到自我意识的危机,但确实比起来实践更擅长旁观和怀疑。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总要花大量的时间想“这个是不是没有意义”,反复踌躇,来回踱步。近些年来发达的社交媒体给我们窥探外部世界、各色各样的生活提供了窗口,我们能够过于轻易地了解到来自外界的经验是怎样的,对其他经验进行审视判定的同时,看上去好像帮自己也避免了一些弯路和错误。这带来的副作用是,我们也会陷入悟净一样的怀疑论。有时候我会想所谓的“内耗”是不是一种吃饱了撑的甚至何不食肉糜的行为:如果我不考虑这么多,是不是也可以轻易地自洽、获得幸福;我能够去考虑这考虑那,只是因为当下阶段我比较幸运,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说,因为我还有得选、我想要获得更多,所以感到焦虑、踌躇不安,而如果我没得选就也没有机会陷入所谓的“怀疑论”了,是这样吗?
无论如何,成为一个在岸边旁观的怀疑主义者不会让我们获得更多。新的一年,就像站在不知深浅的河流前的小马一样,尝试着自己去踏过河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