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到,新年好!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
HAPPY NEW YEAR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时期的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商时期的殷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周时期的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冬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但是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
2022 HAPPY NEW YEAR


而且元旦据传说是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是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句中。南朝时期的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近代庾阐的《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亨歌皇夏辞》中称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直到解放后才将1月1日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节快乐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但是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欢庆元旦就演变成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些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日,更甚者像小编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元旦或许只意味着三天的假期了。
三天假期就能够给我们这些打工仔仔们带来足够的放松和欢愉,小编反正是已经迫不及待了。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和体会元旦带给我们的意义。
话不多说,在这里,淘多猫代表全体员工祝愿大家元旦快乐!祝大家来年都能快快乐乐、顺顺当当!

本文部分图文不属于我站案例,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的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