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2022——斗胆向前,轻轻柔柔地走向远山
- 01
少年时的向往如同远山上垂悬的月亮,遥不可及。
经由岁月百般蹉跎,混沌不堪的我们开始告诉自己,纵然抵达远山,那轮月亮依旧高不可攀。
或许,这样可以聊以慰藉,却不能平复夜深人静处,内心对每况日下的明天的无尽焦急和愤懑。
我们止步不前好久好久,忘记最初出发的心境,忘记自己要去往的方向。生活如同一潭死水,除了现实的捶打,再难涌起一丝自我张扬的风浪。
- 02
偶尔,我们会故作喧嚣地昭告身边众人:“我愿躺平,舒舒服服窝在我这一尺之地。”像是对所谓的“命运”低头。
可是平静的生活刹那间如同长满了虱子,将我们从里到外啃噬一遍,又痛又痒,形状狼藉。
工作的不顺,同事之间的龃龉,社会环境的内卷,亲朋好友的好心鼓励,甚至是来自伴侣的谅解包容,无论好的坏的,都让人不能舒坦。
我们都是装睡的不眠人,当你无所事事时,所有的声音会清晰地进入你的耳道,再温和的言语也会变得刺耳。
没有一个人在长久地注视着你,但是你会觉得四周都是审判的眼睛。
- 03
大概本质上,我们无法认同躺平。
躺平,意味着放弃,放弃争取,放弃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也意味着下沉。当另外一批往前奔跑的人换了一个更高的赛道,原来的地平线会成为坑底,将你永远地留下。
有意愿地往前奔跑,和被迫地往上攀爬,是完全不同的境况。
那么,留在坑底不可以么?答案是:No,会被活埋。躺平,意味着时时恐惧,随之而来的是漫长无尽地追赶。
我们走出校园,会发现读书有用。吃不了学习的苦,就会吃更多社会的苦。小时候听腻了的逆耳忠言,现在都成了我们留给下一代的箴言。
那些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人也许不必信奉这些老掉牙的话,但我们不是,我们已然沦为我们最不愿成为和承认的普通人。
普通人的命运何其相似,上代人的少折腾,这代人的躺平,都是从“不作为”到“没有作为”,再到“不得不作为却无从作为”。
- 04
人生的分水岭总要你跨过转折点往前行进很久之后才能知晓,不是以年龄,不是以年份,也不是以某个振振有词宣读人生计划的特别日子。
可能只是某个清晨,你选择早起,给自己循环播放一首柔美的轻音乐,拿起了角落尘封已久的瑜伽垫,开始神清气爽的一天。
也可能是某个夜晚,过了日常睡觉的点儿,你拿着手机一集一集刷着肥皂剧,布满疲惫的脸上是熬夜的倦怠和势必要把烂剧追完的无聊意志。
它们平平无奇,看似没有任何威力,可是积攒起来,慢慢将你往一个或上或下的方向引去。
- 05
我们知道,生活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没有扶摇直上九万里,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我们总是缓慢地起起落落。
当你积极生活的时间超越消极生活的时间,生活是一个向上的过程,反之,则是一个向下的过程。
人生没有上限,也没有下限。坏的生活可以坏成什么样,我们不敢设想。好的生活可以好成什么样,我们也没有标准范本去幻想。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来自于我们过去以及现在的所有见识。所以,人生最远的路途是独树一帜的远山,最远的风景是远山上遥遥悬着的月亮。
远山有多高,月亮有多远,我们尚不可知,只是听说。
- 06
如果有人问你,想不想摸一下月亮?你会嗤笑。
如果有人告诉你,攀上远山的顶峰,就能触摸月亮。你会疑惑真假,犹豫不决。
相较于远方未知的向往和要走得无尽的路,而今躺平获得的即得性快乐更具诱惑力。懒怠的身体和程式化的大脑会鼓动你做出更加容易的选择。
可是,若有人问你,远山之上有你未曾见识过的风景,而且还有踮起脚尖触近月亮的机会,你愿不愿意尝试呢?
回望过去,一马平川。林林总总的往事皆泛善可陈,可见的未来无所期待。
你知道,它们会在时间里烟消云散,只有那远山,那月亮,在斗转星移间遗世独立。哪怕乌云蔽月,远山神隐,它们仍然存在。
斗胆往前走吧,纵然移山换月,你也是见过许多风景的旅人。你从过去走来,向未来走去,不为月亮,只为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