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取名字的由来简介
成都名字的由来简介,成都哪里有取名字的地方,成都哪里有给小孩子取名的地方?
关于成都名称的来历和演变,现在由成都有名的起名大师,谢咏老师来给朋友们整理一下,另外关于有朋友们问谢老师,说出生于成都的宝宝如何取名字,这个问题也一并解答了;实际上不管是出生于重庆的宝宝取名字也好,还是其他地方,谢咏老师建议,给小宝宝取名字,同样都应该是“以人为主,以命为本”,首重命理五行之旺衰深浅,次看命理格局之平衡流通,全方位精准把握喜用忌神之轻重区别,方可具备起名之基本;而后方可考虑结合姓名之吉祥数理搭配用,以及更多易经+姓名学方面之基本常识相互结合!
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 、超大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
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发祥地 ,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 ,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故名成都 ;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谢咏老师:成都名字的由来简介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相比于其他的世界文明古国来说,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而城市作为文明的载体,其发展也是未曾中断。
成都是中国特大城市中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成都只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建城史,但后来相关专家在成都平原上发现了一系列的“古蜀文化”遗址,证明目前成都至少是具有四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成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中,长期保持着发展优势。在岁月的磨砺中,“成都”城名未改、城址未发生大的变化,这都显示着在成都这片土地上所散发出来的旺盛的活力。
从现在的地图上看成都,其位于岷江中段,成都平原的腹地,在西南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它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在历代文人骚客的笔下被称作“锦官城”,有“天府之国”的盛誉。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成都一直作为历朝的州府。在汉朝时期成都被设为刺史部,是当时最大的五大都会之一,到了唐朝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工商业都市之一,有“扬一益二”的美称;在宋朝的时候,成都更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为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宋代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成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但是,关于“成都”名称的由来,为什么要称作“成都”,有什么含义?一直困惑着人们。

一、浅析“成都”名称的由来
从古至今,关于“成都”的名称由来有很多说法。在很多古书典籍中都出现了关于它的记载,其中有一个说法基于《山海经》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认为这座山就是“成山”、“成侯之山”,得名于古蜀国的“成侯”,而成都便是古蜀国的成侯对于自己居处的称呼,渐渐地便一直称作“成都”了;
后来有人指出,所谓的“成侯”与“成都载天”之间的关系十分地牵强,因为它们出自《山海经》的不同篇章,由此可见,就显得十分地荒谬了,学者孙华曾经说过:古蜀国王族为开明氏,认为开明氏帝鳌灵就是崇帝鳌灵的异写作,也就是崇伯,而崇伯善筑城,所铸的城称为“崇墉”,即《诗经·大雅·皇矣》之谓;新莽时益州名庸部,又古有能筑城的庸成氏,因此,成都之“成”就是“庸成”之“成”,成都二字的含义就是成人聚居的地方,或者说是庸成氏或开明氏聚居的地方,这种说法无疑是十分牵强的,《诗经·皇矣》的“崇墉”明确在今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要把这些在时间、空间上联系起来,可能性也不大。

还有一种说法是“成都”的得名时间是在秦灭蜀国之后,这个名称是由征服者所取得,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军事上,作为征服者秦国,起“成都”这个名字,包含有中原文化的因素。“成都”这个名称的得来就是因为“成”字的军事内涵,与秦国征战古蜀国的军事战略有很大的关系,由“丁”和“戈”组成的“成”字体现的意义,能够使征服者得到心理满足。
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秦国先后灭亡了太多的部族和国家,为何找不到其他的为得到心理满足而命名的地域。可想而知,这种说法是不太可信的,在《史记》中记载了楚威王时期,楚国将领庄驕沿着浔江而上,这个时候,蜀地已经是归楚国所管辖了,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原来属于楚国的领地都要受到秦国的管辖,而且在秦始皇发布“书同文,车同轨”的命令后,渐渐地各地都按照秦语言和语义,换句话说就是“成都”一词是古蜀国人民一早就提出的,然后按照秦国的语音语义流传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