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干了这盘锅包肉!
“啊!我现在只能容下它!!”
骑自行车去做核酸检测的路上,我的肚子不停地这样叫着,没完没了。
“你看看它那金黄酥脆的外皮,焦香四溢,裹着酸甜的酱汁,勾人销魂,真是人间美味!”
肚子不停地往我大脑里密集输送有关锅包肉的一切,蒙太奇般展示着它的方方面面。那出锅时的气味,那么迷人;那在齿间被拗断的声音,那么动听……
“行了行了!停停停!吃吃吃!今天中午就吃这个!” 我实在受不了肚子的持续骚扰,只能成全。
锅包肉,大东北名菜。焦香酥脆,酸甜浓郁,一旦入口,似乎就被施以魔法般,停不下来。不一会儿,一大盘就会被干个精光(对喜欢吃的人来说是这样的)。
第一次吃锅包肉是在一家网红店,店名就包含了“锅包肉”三字,可见店主对自家的锅包肉十分有自信。
上桌,看着盘中那堆成小山一样的肉块,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大号的酥肉吗?入口那一瞬间,原本以为它是咸口的我,惊讶地发现它居然酸酸甜甜,“纳尼?!” 我吃惊地说:这居然是甜的?!
对于一个平时基本不嗜甜的我而言,甜品就算了,肉还做成了甜口,无疑震惊我的三观,戳穿我的脑洞。但好在有菠萝咕噜肉做底,对眼前这道锅包肉的接受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只是没想到的是,东北人也会好酸甜口,印象中他们喜欢吃比较重口的食物,看来是以前的认识肤浅了肤浅了。
原本并不喜欢吃这类菜的,但意外的是,那锅包肉刚吃完一块,我心头竟然升起了“还要来一个”的想法。那好吧,如你的愿。我夹起筷子,又塞了一块锅包肉在嘴里。
“嗯?怎么回事?这肉怎么如此好吃?一点都不腻!”
川渝一带的炸酥肉,是佐以花椒辣椒粉,咸口的,锅包肉则不同,酸酸甜甜,十分开胃。短短几分钟,一盘38元的锅包肉就被干得只剩下了两快。因为后面还有菜,且和朋友一起吃的,一下子干光实在丢人,只好控制住了自己,放下筷子,从头做人。
“这锅包肉,不愧乃东北名菜,真不错真不错。” 我心满意足地摸了摸鼓起的肚子。
自那天起,锅包肉在我心里就悄咪咪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近国内疫情又开始紧张起来,刚回到南京的我,接到电话说要做俩次核酸,且去的路上不准搭乘任何的公共交通,做完也不能乱跑乱窜,要在家静候结果。
做完第一次检测,回到家中时,一时不知要做点什么。每当不知做点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打开 b站,看看美食 up主们的视频。眼饱口福的同时,对生活的热情也一下升了起来。
先是翻到了《日食记》,看得我肚子直流口水。看毕,在侧边推荐一栏发现一个熟悉的人物。
“哎?这不是王冰冰吗?她也做美食节目了?”
带着好奇心,我点开了那条视频。好家伙,没点还好,一点就逃不了。看完她第一个视频后我还意犹未尽,于是又去了她主页翻其他视频(注:我是女的,女的)。
点到一条vlog,是临近新年前拍的,冰冰大厨亲自露一手,做东北名菜锅包肉。
“噢?!是锅包肉啊!”我体内的DNA伺机而动,脑海里也慢慢回忆起第一次吃锅包肉的情景。
冰冰大厨仔仔细细地给屏幕外的我们讲着锅包肉的做法,经她一操作,我发现:“哎?这锅包肉原来做法这么简单的吗?”看着冰冰大厨做的那盘锅包肉,我肚子里的馋虫似乎也被钓了起来。
“啊!感觉好好吃喔!我也想吃!”我按下电脑空格键,拿起手机,点开了美团外卖……
“58块一份…… 纳尼…… 这么贵……” 翻了好几家,无奈被价格劝退,只好放弃。
既然冰冰大厨能做锅包肉,逻辑上,我肯定也能做,不然自己做一份好了。可是,已经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的我,实在不想动…… 锅包肉在冰冰大厨的嘴里,慢慢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第二天,继续骑车去做核酸检测。回程的路上,明明早上已经吃了两大块厚切的南瓜吐司+豆浆,还不到饭点,肚子就开始狼嚎。
“我饿了。” 肚子说。
“喔。” 我回应着。
“我说我饿了!”肚子叫着。
“我知道,回去吃。”我继续回应道。
“我饿了!啊!我现在只能容下它!!” 肚子开始鬼叫。
“啥东东?” 我疑惑。
“我要吃昨天冰冰做的那个锅包肉!!” 肚子大叫着说。
“纳尼?!锅包肉?!” 我把车靠路边停了下来。
“你看看它那金黄酥脆的外皮,焦香四溢,裹着酸甜的酱汁,勾人销魂,真是人间美味!” 肚子看我停下了车,开始使用迷魂计,妄图让我变成提线木偶听它使唤。而此时,脑海中飘过一帧帧锅包肉的画面,绘声绘色,似乎连香味也从画面中飘了出来,在鼻尖上跳舞。
“行了行了!停停停!吃吃吃!今天中午就吃这个!” 我只好乖乖就范。没办法,谁能拒绝一碗勾人的锅包肉呢?
外卖太贵,去店里吃又不妥当(才做了核酸就想乱跑?家里呆着去!),思来想去,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在买菜的 app 上买好做锅包肉的食材后,我快马加鞭赶回家。
要做锅包肉,需要用到的材料有:
- 猪里脊肉(其实我觉得换成别的肉也行,只要精瘦精瘦的)
- 土豆淀粉(必须要土豆的,不能是玉米,也不能是红薯,只要土豆,具体原因,貌似各自性质不同吧)
- 胡萝卜半根(不用太多,增色作用)
- 香菜适量(不吃的也可以忽略吧)
- 大葱适量(小葱也行吧,不讲究的话)
- 白醋(食醋颜色太深了昂)
- 白糖(喜欢吃甜一点的请你往死里放)
- 盐(腌肉用的,不需太多,多了钠还超标不是?)
- 料酒(去腥,必须有姓名)
- 油(没它,今天这锅包肉你是别想吃了)
具体做法呢,嗯,请全网搜索,也可去 b站翻冰冰大厨(爱吃花椒的喵酱)的做法。当然做法都大同小异,但是漂亮的姑娘教你说不定有奇效(此处针对全性别)。
我磨刀霍霍,向我这两天的“梦中情人”靠近。
切片、腌肉、放粉、下油、开炸,一气呵成。看冰冰做得那么简单,我想今日我也一定能成功!
然而……
肉下去没飘上来,外皮不起泡,复炸第二次后依旧软塌塌…… 这还没完,由于凭感觉调的料汁,白醋放了好几勺,给肉裹浆时整个锅都散发一股白醋刺鼻的味道,夹起整块肉送到嘴边却压根没法继续往里塞,因为白醋的味道太重,辣嗓子……
第一次尝试做锅包肉,完美翻车了!
可是不能浪费,顶着厚重的白醋味,最后还是把这400g 猪里脊做成的锅包肉干下了肚。自己作的孽,再苦也要吃完!(呜呜呜呜)

做锅包肉用到了胡萝卜丝和香菜,我明明用的是半根,用的是适量,没想到切丝切段后快装满一盘,总不能全加进去菜里吧,肉已经毁了,配料再毁就真的万劫不复了。没办法,我只好留下多余的胡萝卜丝和香菜段香菜叶在盘中稍作歇息。
晚餐时间到,已经被一大盘白醋炸肉喂饱的我丝毫不觉饥饿,毕竟肉在肚子里消化得 4小时起步。可是中午已切过的胡萝卜和香菜放到第二天不太新鲜,不是扔就是吃。勤俭节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自然选择后者嘛。
香菜,胡萝卜,前所未有的组合,我脑海中丝毫没有任何关于它俩搭档的食谱。
“总不能分开吃啊,肚子可承受不起喔。” 肚子抗议地叫着。关键时刻,它还是很惜命的嘛。
“那只能一锅整了,炒个大杂烩,补补维生素。” 我回应道。
于是,再取四五片娃娃菜切丝,一根青椒切丝,两瓣大蒜切拍碎,锅内放油,下大蒜爆香,下青椒胡萝卜丝炒断生,下娃娃菜梗,断生,再下娃娃菜叶,淋入一勺料酒一勺生抽,出锅前下入最后的主角香菜,放盐调味,既成。
夹起这大杂烩送入口中,一股占据压倒气息的香菜味扑鼻而来,紧接着是青椒的清香,辣味的醇厚,最后以娃娃菜和胡萝卜共同拥抱产生的甜蜜收尾,舌尖余味悠长,唇齿留香。
“哦天哪,居然这么好吃?!” 我对这随意翻炒的大杂烩表示宇宙级震惊,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虽然有时学一道菜能一次成功,但也会有例外的时候(比如这次的锅包肉)。许多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菜,背后需要的功力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都是锅包肉,千人做千人味,但真正能做出大东北人记忆中味道的,却实属少数。都卖甜甜圈,但材料揉面烤制等的不同也造就口感不一的甜甜圈。
我觉着,对平民老百姓而言,未必一定要追求经典之味,合乎自己口味的就是好菜。只愿能在每日做饭做菜中,体会到食材带给人们的奥秘与精彩,然后更加热爱生活。翻车没关系的,再翻一个就好了。哈哈。
-
要跳舞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4-28 2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