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美狄亚?——记欧里庇得斯之《美狄亚》
本文旨在从三个维度入手:第一是剧本之外,即美狄亚的形象更迭与欧里庇得斯其人;第二是剧本的文本本身,囊括剧作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语言;第三是剧本之后,即美狄亚这一形象的分身和这一戏剧的影响。
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一点,即美狄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历史人物,即使是在将神话历史化的狄奥多罗斯的笔下,她的身上也缠绕着古老的、超自然的元素。这就关系到美狄亚的三重身份:女神、女巫与女人。无论古希腊的、古罗马的乃至后世的戏剧或小说故事如何阐释美狄亚的形象,都在这三重身份间进行轮换般的嬗变,这也是我分析欧里庇得斯版本美狄亚的核心主题。
随着20世纪后半期考古学有关于出土文物上女性形象的大发现与弗雷泽提出的大母神的观点,催生了学界的新浪潮:女性主义神话学。以赫丽生为首的西方学者认为,在文明演变的过程中,现在流传于世的希腊神话是对真正的希腊神话的颠覆与改写,即现版本的希腊神话距离本源已面目全非。金芭塔丝进一步补充,其概念中“真正的希腊神话”是以大女神(即Great Goddess)为核心的“女神文明”。20世纪女性主义神话学认为当今的希腊神话是父权制之下的希腊神话,因此,需要通过溯源来进行拨乱反正,还原神话中女性形象的真实面目。在此大背景之下,美狄亚这一形象的演变始末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从浩繁卷帙中逐一剥离出美狄亚这一形象,率先揭开其面纱的是“伊阿宋泥板”,根据保守推测,约是公元前十三世纪的产物,对美狄亚的介绍是“巍峨城市的女王,美丽、富有、难以捉摸、庄重宏伟”。在赫西俄德的《神谱》中,美狄亚拥有纯希腊式的家谱。赫利阿斯与大洋神俄刻安诺斯之女珀尔墨伊斯生下了国王埃厄忒斯和喀耳刻,埃厄忒斯又与河神伊底伊阿诞育了美狄亚,我们可以得知,美狄亚完全是神的后裔,她的祖父是赫利阿斯,姑姑则是大名鼎鼎的女巫喀耳刻,这也是后来许多传说中美狄亚擅长巫术的出处之一。她和伊阿宋作为人神通婚的例证被赫西俄德记录在册,号称“美踝的美狄亚”。在克瑞俄菲洛斯残篇中,首次提到了美狄亚毒杀克瑞翁,而她的儿子被贵族害死,这份污名却戴在了她的身上。《英雄诗系·归返》的“辑语之六”首次提到美狄亚善用巫术。欧墨洛斯描述科林斯城的《科林提亚卡》提到的美狄亚仍然是女神,在科林斯王室承袭了四代之后继承其父王位,乃是西西弗斯的祖先。美狄亚从此与科林斯城产生了关联——然而在之后演变出的传说特别是我们现在探讨的欧里庇得斯的剧本中,科林斯的公主却是使伊阿宋变心的那位格劳刻。詹姆斯和萨拉于199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Essays on Medea in Myth>发起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在早期神话传说中有两个不同的美狄亚,一个是科尔基斯的女巫,一个是科林斯的本地女神。希腊神话的发展脉络里,无论是将多个艺术形象熔铸为一人,亦或是将一人生发出多个艺术形象,再或者故事的摹仿和情节的移置,都屡见不鲜。菲瑞希德斯残篇首次延宕开美狄亚神话的细节,譬如打败龙牙武士的壮举和与伊阿宋共同杀害阿布绪尔托斯的残忍行径。希腊抒情诗人之首的品达在奥林匹亚第十三颂歌和皮托第四颂歌中都提到了美狄亚对阿尔戈远征的伟大贡献,她是神圣的歌者和预言家,是爱情的俘虏,是异国的女巫,也是不朽的神明。这些诗歌首次为美狄亚的事迹中增添了弑杀珀利阿斯的举动。索福克勒斯在已散佚的《科尔基斯的女人》、《采药人》和《西徐亚人》几部作品里都提到了美狄亚,首创了美狄亚为拖延追击,将其兄弟阿布绪尔托斯碎尸抛入大海的故事。最后,我们熟知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也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他笔下的美狄亚是希腊人劫掠来的异族新娘,后来又流亡并成为了米底国的先祖,这两件事都强化了美狄亚异域的身份。
以上所叙述的美狄亚神话版本之流变,按照由古至今的时间顺序来梳理,美狄亚这一形象的大体脉络是:由神至人。在王飒先生的《“美狄亚”考——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狄亚神话变形》一文中,第三章详细探讨了美狄亚身份几经变动的缘由,根源在于大母神时代的陨落。但即使美狄亚跌落神坛,以复杂邪恶的女人形象闻名于世,美狄亚身上仍然扭结着强烈的神性,神与人的矛盾与共融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在这诸多或者相仿、或者相互依托又或者互相矛盾的种种版本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共性的元素:阿尔戈远征中不可或缺的帮手,身世高贵却叛逃君父家国的少女,聪慧多智的神祇,狡诈善谋的女巫。在如此之长的演变和铺垫之后,众多美狄亚中最广为人知也是最典型的形象终于登场。
美狄亚不止一次出现在欧里庇得斯的剧本中。在欧里庇得斯失传的剧本《珀利阿斯的女儿们》中,美狄亚作为挑唆珀利阿斯女儿们弑父的女巫存在;在《埃勾斯》中,美狄亚作为刁难王子忒修斯的继母存在;在《美狄亚》一剧中,她则是作为唯一的、绝对的主角存在。欧里庇得斯究竟为什么如此钟爱美狄亚?要理解美狄亚的戏剧形象,不得不追溯回剧作者本身——欧里庇得斯是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这位伟大天才的评价汗牛充栋。亚里士多德认为,“欧里庇得斯尽管有很多缺点,但他仍是所有诗人中最具有悲剧性的”。美国学者汉密尔顿的在著作《希腊精神》里为欧里庇得斯戴上了“现代的思想者”这一桂冠,说:“欧里庇得斯的批判精神比其他任何诗人都鲜明”,“他教给雅典人去思考、观察、理解、怀疑、质问每一件事物”。德尔菲先知的预言中,说:“索福克勒斯是智者,欧里庇得斯却超越于他”。当然,其中自然也有负面评价,譬如阿里斯托芬在《蛙》中以欧里庇得斯的口吻挖苦说:“戏一开始,没有人闲着,我的女角色说话,奴隶也有许多话说,还有主人,闺女、老太婆,大家都有话说。”无论臧否,这些评论都恰好印证了欧里庇得斯的核心特点:人。他的悲剧是当时罕有能够关照到社会现实苦难的人,如《安德洛玛刻》、《特洛伊妇女》、《希波吕托斯》等作品,无一不是在刻画人,从人的苦难到人的思想再到人的情欲。他仿佛是罗马神话中与密涅瓦比赛织布的阿拉克涅,以人的意志与神明对抗——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他在当时的古希腊远没有另外两位悲剧家受欢迎。在拣选主角时,他也有别于典雅、冷酷、高傲的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更钟情于并非英雄的凡人或接近人的神来作为叙事的中心;显然,美狄亚就是后者。
如果以戏剧的术语来诠释,视欧里庇得斯版本的《美狄亚》为正剧,那学者们考据美狄亚传说流变的诸多版本则是“前史”。欧里庇得斯“完全是一个现代的思想者,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深切地感到人类生活的可悲”——美狄亚本身就具有复杂的人性与神性,在欧里庇得斯妙至毫巅的发挥下自然更加深入人心。
回归到剧作,这是一出典型的古希腊戏剧,符合纯戏剧式结构,尤其契合“三一律”。这类戏剧往往会具备一则紧急事件,或者说是核心的戏剧冲突,对剧中人物做出限时限刻的制约,而驱使矛盾发生的前史未必久远。照应在剧中,则是主角美狄亚面对科林斯王室的驱逐,报复性地杀害了国王、公主以及自己的孩子,在伊阿宋绝望之后驾车离开。脉络清晰,故事也相当完整,可以说是结构精巧的典范之作。
在古希腊戏剧中,歌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闻,高乃依在其作品《美狄亚》的序中提到对欧里庇得斯版本《美狄亚》的批评,认为美狄亚对由科林斯的臣民妇女们组成的歌队高声说出要谋害她们的国王、公主以及其夫,她们竟没有一个人想到给王出主意——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这些角色的本质是歌队的成员,而“科林斯臣民”的身份只是为歌队的演唱与评述提供了“科林斯臣民”这一个视角。对作品中歌队的理解,关系到剧作家和观众对于歌队这一角色的看法和定义。古希腊的戏剧是从忒斯庇斯在演出中安排第一个演员开始的,在此之前诗只是歌队的单一音乐表演,之后则主客倒置,反倒令歌队成为戏剧演出的一部分,而非让戏剧表演继续依附于歌唱。因此,古希腊歌队的唱词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剧作家本人的传声筒——“合唱队与英雄角色的分配对应着悲剧语言的双重性”——阐释该剧的精义,必要时也承担了烘云托月、渲染情感的责任。歌队的唱词,多具有议论性和抒情性。我们大可以将歌队看作是来自场外的声音,传达了或剧作家或观众对于剧中人物的评判。
出于以上的理由来看,歌队的唱词是值得推敲的。第一场戏主要展现的是克瑞翁驱赶美狄亚离开,无论是持同情态度的保姆还是视美狄亚如仇雠的克瑞翁,都一致认为伊与美的爱情终结是伊阿宋的背叛。因此歌队在结尾时唱,“男子汉的心多么奸诈,那当着天发出的盟誓也靠不住了!从今后诗人会使我们女人的生命有光彩,我们获得这种光荣,救再也不会受人诽谤了!”剧作家对伊阿宋的谴责可见一斑。而这种情绪在第二场结束时又有悄然的改变,他们唱道,“爱情没有节制,便不能给人以光荣和名誉”。由于他们在对话中透露了前史,尤其是伊阿宋对美狄亚出身的轻蔑和不屑一顾,使剧作家与观众不由得思考起美狄亚的过失:她竟为爱情放弃一切!这时批评的矛头就不止对向伊阿宋,而是认为美狄亚也有问题。她投入的无节制的爱使自己反受其害,因为她背叛城邦、与伊阿宋私奔的事实,导致如今没有娘家人能为她分担遭受背叛的痛苦,这一因果是她自己铸下的,才使歌队也为她扼腕叹息地唱道,“我的祖国、我的家啊,我不愿出外流落,去忍受那艰难困苦的一生,那最可悲的愁惨的一生”。但是,即使美狄亚对不起她的母邦与父兄,美狄亚也从未有亏于伊阿宋,因此我认为歌队在第二曲次节中所抨击的从不报答友谊者是伊阿宋——伊阿宋背叛的不止是爱情,还有美狄亚对他成就功业的恩情——歌队诅咒这一类人“不得好死,取不到别人的同情”。第三场戏是埃勾斯与美狄亚的对话,美狄亚杀子的复仇计划吓倒了旁观者,歌队的唱词也体现出普通人对于复仇欲望的惊恐与劝阻:“我们全体抱住你的膝头,恳求你不要杀害你的孩儿!”这种惊恐的情绪在第四场进一步高昂:“啊,孩子们的受苦的母亲呀,我也悲叹你所受的痛苦,你竟为了你丈夫另娶妻室,这样无法无天地抛弃你,竟为了那新娘的婚姻,想要杀害你的儿子!”再到第五场,歌队目睹孩子们逃跑的悲惨情状,质问起美狄亚:“强烈的愤怒为什么这样冲击着你的心,你的慈爱为什么变成了残杀?”又很快给出了答案:“啊,痛苦的婚姻呀,你曾给人间造下了多少灾难!”——歌队兼有旁白的注解、评议、抒情功能,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旁白,因为他们同时可以与剧中人对话,因此在古希腊戏剧中有独特的视角和作用。歌队与剧作家的视角,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也可以从歌队的歌词里分析出剧作家在刻画人物和剧情时的心态转变,以及剧作家预判中一般观众的心态转变。
《美狄亚》独具艺术特色的情感巅峰,在于独白。A·M·波伦茨评价《美狄亚》中的独白为“最天才的场面”。这段独白发生在剧的第五场,美狄亚不忍杀子的温情与被仇恨所攫取住的暴烈之心,这两股情感纠缠着,狂风暴雨似的袭来。她首先喃喃自语着勾画起一幅她与孩子们分隔两地的痛苦图景,“但如今,这种甜蜜的念头完全打消了,因为我失去了你们,就要去过那艰难痛苦的生活;你们也就要去过另一种生活,不能再拿这可爱的眼睛来望着你们的母亲了。”紧接着,她作为慈母的不舍与爱自然流露,使她连续两次呼喊道:“我得打消我先前的计划”、“这一定不行,我一定得打消我的计划”。然而,复仇的怒火还是压倒一切,让她下定决心完成杀子的计划。她并非不清楚这对自己而言也是双重的痛苦,也通过独白的方式说出:“是一件多么可怕的罪行”“我的愤怒已经战胜了我的理智”。但是,迫使她作出这些暴行的不止是狂乱的感性的情绪,驱动她的同时还有冷酷到绝情的理智。美狄亚正是考虑到,在她毒害了国王和公主之后,她的孩子会被暴怒的王室杀害:“我不能让我的仇人侮辱我的孩儿!”极致的感性与理性共同导向了无可挽回的结局,美狄亚选择杀死自己的孩子们——因此,最终呈现在伊阿宋面前的场面是美狄亚乘着龙车在空中出现。至此,美狄亚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报复。这段独白将先前所有的铺垫都升华至最高。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情感的宣泄上,独白往往最真挚、最澎湃、最激情流露,如莎士比亚戏剧中哈姆雷特、麦克白的独白,使得一个戏剧形象升华成为一种意志。
我们问,谁是美狄亚?美狄亚是神,是人,是女巫,是公主,是妻子,是母亲?抛开身份的枷锁去审视美狄亚,这个在古希腊戏剧中空前生动饱满的形象,再来问,谁是美狄亚?
希腊神话中不乏高贵的女神,也不乏留下神奇传说的凡人女性,但值得无数剧作家、诗人和史学家提笔立传的女性只是凤毛麟角,而美狄亚正是其中最为鲜明的形象。我们无法用一个单独的词来概述她。在剧中,保姆评价她,“她的性子很凶猛,她不会这样驯服地受人虐待”;克瑞翁评价她,“因为你天生聪明,懂得许多法术”,“一个沉默而狡猾的人,比一个急躁的女人或男人还要难于防备”“你的话听起来很温和,可是我总害怕,害怕你的心里怀着什么诡诈。”;连变心的伊阿宋都不得不承认美狄亚为阿尔戈远征作出的巨大贡献:“不论你为什么帮助过我,事情总算做得不错!”。她在爱神的神力下屈服于对伊阿宋的爱情,背叛了科尔基斯,使出她高妙的法术保护了爱人的生命和荣耀;在有些版本的传说中,她弑杀了兄弟阿布绪尔托斯并碎尸抛入大海,足见她的狠毒与残忍;为了伊阿宋能够顺利继承王位(当然,也有说法是伊阿宋暗示了她),美狄亚当着珀利阿斯的女儿们烹煮了她们的父亲,在这件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狄亚的谋略而非其巫术。尽管如此种种过往的事迹,大多只是在本剧中简单带过,但这些对当时民众而言口耳相传的故事为本剧的高潮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这里,我姑且运用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阐释《美狄亚》。美狄亚具备成为“替罪羊”的特质,即受害者标记。她犯下了弑兄的罪恶,背叛了自己的祖国,是个法力高深的邪恶的女巫,于伊俄尔科斯和科林斯而言都是外邦人,最重要的是,她还是个智慧的、有力的、才华横溢的女人——莱夫科维茨说:“对希腊人而言,使女人们看上去富有吸引力与危险的并非是她们的美貌,而是她们的才智。”当这些受害者标记累加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美狄亚就成了理所当然被排斥的对象。于是,她成了伊阿宋用以表忠心的“替罪羊”,伊阿宋、克瑞翁、格劳刻公主共同构成了迫害者的队伍,要驱逐这个作恶多端的女人,以成全各自的幸福。他们甚至振振有词:伊阿宋认为美狄亚,他说:“首先,你从那野蛮地方来到希腊居住,知道怎样在公道与律条之下生活,不再讲求暴力;而且全希腊的人都听说你很聪明,你才有了名声!如果你依然住在大地的遥远的边界上,决不会有人称赞你。”美狄亚于是陷入绝境了。我们可以模模糊糊从替罪羊美狄亚的身上看见许多悲剧女性的重影,被背叛的,被放逐的,被诅咒的,被恫吓的,乃至被杀害的……数不胜数。然而作为希腊神话中最典型的形象之一,美狄亚又冲破了似乎无可避免的惨淡结局。
贺拉斯在《诗艺》中说,“写美狄亚要写得凶狠、彪悍”——主要是落在她复仇的故事上。美狄亚与伊阿宋的爱情并不纯粹,美狄亚起初作为“协助英雄的少女”出现,又在赫拉和阿芙洛狄忒的蛊惑之下反抗了父亲、背叛了祖国,可以说她更像是伊阿宋为获取金羊毛所采用的工具。他们的婚姻受到赫拉的祝福,也孕育了两个孩子,即使是在当时的价值观念中,美狄亚也丝毫没有遭受休弃的理由。最重要的是,诚如前文所说,美狄亚于伊阿宋不仅是恋人,更是恩人,出让了自己的英雄行为和赢得荣誉的恩人。伊阿宋背叛的也就远不止爱情,还有婚姻缔结的契约关系和冒险过程中欠下的恩情。在这三重背叛之下,盛怒的美狄亚最终完成了她的自我构建:她成了复仇女神的化身,巧施诡计,让格劳刻和克瑞翁相继死于涂有毒药的锦衣华服之下,又驾上华丽的龙车,高高在上地将儿子的尸体抛给伊阿宋,给予伊阿宋最后一击。完成这一系列复仇动作后的美狄亚乘车前往雅典,以雅典国王埃勾斯未来王后的身份。作为英雄的美狄亚,作为“替罪羊”的美狄亚和作为悲剧女性的美狄亚,三种不同的形象被熔铸成为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元的美狄亚。席勒尽管不赞成美狄亚的行为,却认为她是个英雄,伊阿宋就不是。因为美狄亚违抗自然,违抗她自身的天性,违抗母性的本能,违抗自己对孩子的爱,她临驾于自然之上,自由地行动;她的所作所为可能令人憎恶,但原则上她是一个能够攀升到崇高之巅的英雄,因为她是自由的,没有屈从天性的冲动,对比之下,伊阿宋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市侩而已,一个他那个时代的体面的雅典人,过着凡庸的生活,操行虽非完美,但也说不上邪恶至极,他不过受自己俗常的情绪摆布罢了——毫无任何价值。美狄亚至少是个人物,她能轻易地攀升到道德宏伟的高度:伊阿宋什么也不是。
在欧里庇得斯的时代,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雅典女性的自由度大幅降低,很大程度上,她们不得不依附于男性,或父、或夫、或子。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会出现美狄亚式的人物,美狄亚却出现了,出现在欧里庇得斯的笔下,出现在一个有着极高洞察力和同情心的思考者与诗人的笔下。诚然,戏剧是“代言体”的创作,人物的台词并不能完全代表剧作家的意图。但是,又有几个男性作者能如欧里庇得斯一般了解女性的心理并毫不掩饰地直笔而书?读一读这些台词吧,“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他反会变成我们的主人;但是,如果不去购买丈夫,那又是更可悲的事。而最重要的后果还要看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坏家伙。因为离婚对于我们女人是不名誉的事,我们又不能把我们的丈夫轰出去。一个在家里什么都不懂得女子,走进一种新的习惯和风俗里面,得变作一个先知,知道怎样驾驭她的丈夫。如果这事做得很成功,我们的丈夫接受婚姻的羁绊,那么,我们的生活便是可羡的;要不然,我们还是死了好。” 伟大的作品所思考的问题,往往能贯彻古今,其价值随着时过境迁不减反增。放眼当今社会,女性也经常或被迫或不自知地受到家庭的桎梏,还有可能会如美狄亚一般遭遇丈夫的不忠与背叛。通过剧本原文尤其是歌队的歌词,我们能读到欧里庇得斯对美狄亚疯狂行径的强烈谴责,但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剑锋直指无节制的爱情、没有约束的婚姻甚至于造就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美狄亚嘲弄了男人们找来的借口:“他们男人反说我们安处在家中,全然没有生命危险;他们却要拿着长矛上阵:这说法真是荒谬。”随即她呐喊道:“我宁愿提着盾牌打三次仗,也不愿生一次孩子。”——据伊迪斯·汉密尔顿说,这句台词在美国被支持妇女享有选举权的人士所援引——这是多么辛辣而悲哀的一句宣言!至此,美狄亚的形象比前文所剖析的更加深刻和有力,她的恶行固然昭著,她的罪孽也不可忽视,但她现在已经升华成抽象的、属于女性的诘问与思考。敏锐的思想光辉诞生了。
前文已经对美狄亚复杂的形象进行了分析,我认为,美狄亚的形象塑造是血肉丰满的,是言行自洽、合乎逻辑的。这一点却是存疑的。于是就引申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到的问题,美狄亚的“性格”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吗?这关系到这一出戏剧的情节是否完善,是否立得住脚。亚里士多德提到,“布局的‘解’显然应该是布局中安排下来的,而不应该像《美狄亚》一剧那样,借用‘机械上的神’的力量”,罗念生先生的注释中也认为亚氏的意思是“《美狄亚》中的‘解’借用‘龙车’,因此不合乎美狄亚的性格,因为她很聪明,按照必然律或可然律,她应该早就想到了脱身之计。”果真如此吗?对该批评,我并不赞同。欧里庇得斯对结尾的处理,在我看来,颇符合美狄亚的人物塑造与观众的期待。龙车是太阳神赫利阿斯的车驾,送给格劳刻公主的金冠与华服也是赫利阿斯的物品,这二者在剧情中都不可或缺,前者让美狄亚得以顺利逃脱,后者让美狄亚得以顺利施展计谋,来源也都是美狄亚的祖父赫利阿斯——这本就是人物的“前史”,是人物设定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个不能说是“机械降神”,反而是合乎人物塑造的处理。从观众期待的角度,这出戏剧是美狄亚复仇的故事,美狄亚杀害公主与国王,可以说是已经使伊阿宋的富贵梦断,而在龙车上抛下亲生儿子的尸体,更是对伊阿宋的致命打击。美狄亚在龙车上的出走,既是结尾,也是前面一系列戏剧动作精心铺设后的高潮。这是剧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关“机械降神”。
《美狄亚》让我们知道谁是美狄亚,在剧作之后,也许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美狄亚是谁?
她不是孑然一身的。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塑造出的希腊神话中最居翘楚的叛逆女性,是希腊神话中最为出格的也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也是许多形象的集合。如果要将她解构为单个的特质的组合,也能够找到与之对应的其他故事或人物。作为协助英雄的少女,帮伊阿宋赢得远征的美狄亚与帮助俄底修斯的瑙西卡都有着落寞的结局。普洛克涅、菲罗墨拉和忒柔斯的故事中,忒柔斯强占了妻妹菲罗墨拉并实施了囚禁和残害,为替妹妹复仇,普洛克涅将屠刀对准了儿子,将儿子的肉烹成菜肴亲手喂给丈夫,以实施自己的复仇;卡吕东的王后阿尔泰娅,她的儿子墨勒阿格尔和她的兄弟们由于猎物分配而发生了争执,儿子失手杀死了舅舅,阿尔泰娅竟为了替兄弟复仇,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儿子随后自尽;阿伽门农为了希腊军队而献祭女儿伊菲革涅亚,妻子克吕泰涅特斯拉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为替女儿报仇,谋杀了自己的丈夫和国王。
在欧里庇得斯之后,也有许多人书写美狄亚的故事,罗马剧作家塞内加即是一例。他对美狄亚的塑造,有别于欧里庇得斯的版本。在塞内加的笔下,美狄亚身上女巫的色彩更加浓厚,是个神秘、古怪、残忍的女人,缠绕着错乱狂放的激情。塞内加似乎毫不避讳甚至乐于刻画美狄亚施展巫术的场景,保姆从675行开始描述美狄亚调弄毒药、吟唱巫歌的场面,“她取来这些致命的花草,挤出蛇毒,把不祥的飞禽、凶猛的鸱枭的心脏,与从声音嘶哑的活猫头鹰身上割下的鲜肉混合在一起。”更加血腥的是美狄亚杀死孩子的场面也被搬上舞台,这是欧里庇得斯剧本中隐匿于幕后的:“兄弟啊,请利用我这只握着剑的手报仇吧!现在我们用这个牺牲安抚你的魂灵!”——之后杀死了一个孩子;她又说道:“我赶快登上我们住宅的高耸的屋顶,既然已开始杀戮。奶妈,你跟我来!”——随后杀死了剩下的那个孩子。罗马的塞内加将这些血淋淋的场面直接展示在观众眼前,是崇尚力量与猎奇的罗马时代的独特手笔。相比之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倒还文雅些,是因为古希腊戏剧一贯的逻辑,“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冲突之前、之后的交代及歌队的评价与感叹。”
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在公元前431年的狄俄尼索斯大节上于雅典上演,十分失败,只获得了三等奖。同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许多学者研究时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都认为《美狄亚》中对美狄亚形象“异域”元素的空前强化是对外邦人的深切同情,但我也在这里分享另一种说法。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前两年,即公元前433年,科林斯与科基拉爆发战争,也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导火索之一。这场战争中,科林斯倒向了伯罗奔尼撒同盟,科基拉倒向了雅典,这不可说不是一种历史性的暗示。科基拉是希腊北部边陲的蛮荒之地,而科林斯已经成为了希腊城邦式的移植,这正照应了剧中伊阿宋声称的将美狄亚从蛮荒之地带入文明城邦这一事件。也许这正是欧里庇得斯的某种政治隐喻。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十分新奇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去看《美狄亚》,也许会对欧里庇得斯其人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更深的理解和诠释——这会是一个极好的题目。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向学者王飒致敬。本文中关于美狄亚形象流变的考据悉来自于其论文《“美狄亚”考》。这位学者在其论文的第三章结尾处引用了埃利法斯·利维在《魔法史》中提及美狄亚的一段话,我想在这里姑妄引之作为结语:“美狄亚是厚颜无耻的投毒者,无恶不作,自然力量在她手中成了罪恶的从犯。她是邪恶的化身,易于陷入感情的泥沼且从不畏惧,她的爱情比憎恨更可怕。她是坏母亲,是孩子们的毁灭.者。她沉迷于黑暗的夜晚,在月光下收集有毒的草药酿造毒品。她能呼风唤雨,操纵水火。她身披爬行动物的皮革,喃喃低吟可怕的咒语,浑身沾满血污,残肢从她的双手中跌落。女巫美狄亚试图用禁忌的知识僭越伦理赋予她的性别责任。”
注:非学术论文,援引出处在文中多有标注。
-
關関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03 22:27:0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7 23:44:41
-
睏个好覚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6 22:22:01
-
豆友E-hWPOrtyw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08 16:10:33
-
NuitOfBlueF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05 17:30:56
-
626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09 16:33:42
-
瑞士糖甜甜睿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5 01:38:50
-
Ali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18 07:52:12
-
Rosecano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18 07:46:54
-
唾弃这颓废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3 02:38:22
-
思玉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8 14:27:13
-
卷毛妮娅404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15 19:05:40
-
Anastas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06 15:34:50
-
散步在南國島嶼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25 22:07:29
-
Dazz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7 06:42:4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22 11:49:28
-
恨的小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1 17:10:51
-
一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9 21:00:02
-
modelpicksm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9 14:28:04
-
海兔木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7 16: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