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镜头下的苏州
查看话题 >文山寺——苏州现存唯一与文天祥相关的古迹
桃花坞片区繁华的东中市大街,有一条与之垂直的中街路。拐入中街路不久,在西边的小巷内隐隐露出一带黄色的寺墙,这就是苏州现存唯一与文天祥相关的庙宇——文山寺。它也是苏州罕见的、以人名命名的佛寺。
文山寺周边,原本还有两所寺庙——潮音庵、云林庵。今天的文山寺就是由潮音庵、云林庵和原文山寺合并而成的。这组建筑的主体本来是潮音庵。据清末苏州乡绅吴光奇记载,“吴中潮音庵,西临中市,背枕桃坞,左邻文山寺,后与云林庵毗连,南宋以来有名之巨刹也。”

相传当年文天祥抗元时,曾将家属安置于潮音庵。它的周围包括今天的老虹村一带,解放后出土数量可观的“韩瓶”。韩瓶正是南宋常见的军用水壶,其出土证明了该处曾驻有宋军或宋军家属,文天祥率军抗元,在潮音庵安置家属的传说,获得了文物考古的佐证。

由于这层渊源,明正德六年(1511),纪念文天祥的忠烈祠在庵旁建成了,嘉靖二十年(1541),又迁建到旧学前。到了咸丰年间,这所忠烈祠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中。后来其遗址用作“平江书院”,上世纪40年代又移用作“文山小学”,1985年,尚存大殿及碑刻七方,今天基本已经踪迹无存了。
桃花坞的忠烈祠原址,则改建为文山寺,纪念文天祥(因为文天祥号文山)。文山寺右边是南宋古刹潮音庵,潮音庵北面后来又建了云林庵,三寺并存,蔚为大观。
在太平天国时期,潮音庵一带毁损极为严重,后来虽然略有振兴,但仍难以避免衰落的命运。1916年,潮音庵住持心传法师合并云林庵、文山寺的屋宇,并议定合并的寺庙名“文山潮音禅寺”,简称文山寺。1925年,文山潮音禅寺曾翻修一新,据记载,当时一共有殿宇65间之多。
上世纪60年代,文山寺又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荡然无存,1988年后获准重建,并恢复为佛教场所。
旧学前的忠烈祠既已消失,文山寺就成为苏州现存唯一和文天祥相关的古迹了。寺前的小巷则名为文丞相弄(原名文山寺前),也是苏州现存唯一一条以文天祥命名的道路。

说起来,文天祥和苏州城的缘分其实不满两个月。但由于这段短暂的时间,和可歌可泣的南宋孤臣抗元历史紧密相关,文天祥也就成为苏州人民难以忘却的人物。
文天祥(1236-1282)是江西庐陵人,出生于南宋国势日趋衰退的时期。他二十岁就以一篇针砭时弊的对策高中状元,但后来却在贾似道专权、黑暗腐败的政局中屡次遭到排挤,十余年内数度罢官归家。度宗九年(1273)才起用为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底,二十万蒙古大军势如破竹,逼近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太皇太后下诏要各地起兵“勤王”,但大小官员不是主张投降,就是弃城逃跑,除了张世杰以外,竟无人响应“勤王”的诏令。就在这种时候,文天祥散尽家财募兵数万人,从赣州起兵抗元,从此展开了近十年的爱国战斗。
在德祐元年(1275)八月,文天祥到达临安,十月受命赴任平江知府,到苏州组织抗元战争。就在此时,他将家属安置在潮音庵内。但文天祥在苏州待了还不到两个月,当年十一月时,因为常州和独松关失守,京师告急,他又被紧急召回临安。当时文天祥其实非常犹豫,他上书朝廷表示,平江是东南重镇,如果他离开,平江难保,临安也将堪虑。果然,在文天祥离开三天后,苏州就落入了元军手中。
隔年(1276)一月,文天祥奉命出使与元军谈判,却被元军扣押北上,后来他在镇江趁机逃脱南下,又路过苏州,见到苏州军民(包括他的旧部下)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诗:“楼台俯舟楫,城郭满干戈,故吏归心少,遗民出涕多。鸠居无鹊在,鱼网有鸿过。使遂睢阳志,安危今若何!”诗的前半部分,勾勒被元军占领的苏州的肃杀景象,抒发对南宋官员无心抵抗、遗民为人鱼肉的痛心。后半部分悲愤地表示:如今苏州城居然为蒙古人鸠占鹊巢,南宋的大半江山也已流失。假如当时他能留在此地,如唐代的张巡、许远死守睢阳那样坚持到底,或许能保得南宋国力的一线生机,使局面转危为安,不至于沦落到如今的境地。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但就算难以回天,文天祥依旧不愿放弃,他在苏州短暂停留之后继续南下,历尽艰险,到达宋端宗即位的福州,拜为右丞相,招兵买马转战于福建、江西一带。最终,他在端宗景炎三年(1278)为元军所俘,在大都被囚禁了三年,始终坚拒投降,最后慷慨就义。


文天祥与苏州结缘于南宋风雨飘摇之际,他在此地留下的唯一诗作,是如此沉痛,充满遗憾,近千年后读之,依然荡气回肠。而苏州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在任仅四十几天的长官,更对他舍生取义的壮举无比钦敬。于是,先是在潮音庵附近建忠烈祠,然后将之移建至长洲县学的旧址,再于忠烈祠原址建文山寺。


嘉靖年间忠烈祠迁至旧学前时,被视为文天祥后代的文徵明还“书《正气歌》于堂之壁,生气凛然”(郑敷教《文信国公忠烈祠记》)。如今苏州的忠烈祠已不存,这块墨宝却长留天地间,北京“文丞相祠”的墙壁上,就刻着文徵明手书的《正气歌》。


今日苏州的文山寺内,虽然不见这篇墨宝,但其东线有一座“文山厅”。这是为了纪念文天祥而建的厅堂,据“新浪佛学网”2012年12月07日的柯继承《苏州文山寺》一文,厅中堂原有文天祥画像,边壁有观音像。但我几天前参观时,只见有观音像,文天祥的画像则没有看到。整座文山厅,也与一般佛寺的厅堂无异。但在文山厅外天井对面的小门上,还悬有“浩然正气”横额。整体来说,如今的文山寺虽然香火仍盛,但“文天祥”的色彩已经很淡了,不仔细寻觅,是不太容易发现的。


非但如此,如今文山寺开放的区域非常少。据柯继承《苏州文山寺》一文,文山寺的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大小殿宇65间。其西部还有一座小花圃,回廊、半亭、花卉、假山,整洁娇小,搭配有致,具有苏州园林风格。但现在的文山寺正式开放的区域基本上只有两进,第一进是韦陀殿,里面有四大天王的塑像;第二进北边是大雄宝殿,东侧是文山厅。文山厅和大雄宝殿间有一小天井,中有一座高达6.8米的无量光铜塔。天井北面为西方三圣殿,即念佛堂,平常寺内进行佛事的地方。文山寺目前大致只有这些区域可供参观。原本规模就不算大的寺院,就游人的角度来看,显得更狭窄了。
至于其他地区,不是处于装修、整修的状态,就是根本不开放。其实寺内各殿宇还有著名僧人、学者与书法家撰写的殿额、楹联等,可惜现在都无缘一见了。大雄宝殿前,院落西侧的墙上,有一些饶富纪念价值的碑刻,除了清末文山寺的改建记录之外,还有一片刻有明代唐寅画的观音像、文徵明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石刻。这些文物前,却堆放着许多杂物,连拍照都不好拍,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目前文山寺显然处于半修缮的状态。至于整修完成之后,“文山厅”的旧观还能不能恢复呢?我不是很确定。
或许,今日的文山寺更主要的角色是当地民众的信仰中心吧!坐落于闹市边,晨钟暮鼓、香烟袅袅的文山寺,想必是不少居民的心灵寄托所在。但是,既然文山寺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苏州市民凭吊文天祥的仅存去处,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这座寺能再度彰显文天祥与它的渊源,让盘桓此处的居民、游客缅怀当年文天祥于此组织军民抗元的忠烈事迹,以及他奋斗到底、至死不渝的勇毅精神和浩然正气。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3 14:47:29
-
李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27 10:43:35
-
vivient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9 19:34:30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1 20:06:06
-
LL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27 20:31:06
-
SAC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9 00:33:26
-
绿山墙的喵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9 03:21:00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6 11:26:01
-
风的始发站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6 10:54:31
-
Bil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5 08:59:01
-
风中之歌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4 00:02:18
-
书途同归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3 20:30:01
-
璟外风景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1 17:15:08
-
薰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1 16:52:10
-
甜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1 16:36:09
-
簷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1 16:11:21
-
陆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1 16:08:14
-
雀岩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1 15:59:19
-
颜子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1 15:54:42
-
狗不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1 19:10:47
-
心有遗憾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1 13:40:15
-
重壹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1 09:18:37
-
阿托品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15:52:22
-
黑陶鬶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13:49:52
-
Howling Star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5 18:04:31
-
阿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5 07:16:47
-
阿 俊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5 00:44:12
-
李郁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4 23:05:20
-
老孙家的大彬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4 22:39:47
-
り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4 2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