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金矿,为何乞讨?》
【名词解释】
无能:当你拥有天大的才能,你自然是无用的。
当你拥有某方面的才能,可以被利用,那你就是人才,但当你拥有天大的才能,你自然是无用的。能被用的是物,那些超出物质属性的价值没法被利用。天才不能为人所用,只有成为自己,自求、自助、自用!
而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天才性,我们活在物质世界,一切思想的主流是以工具性价值衡量,有着一套规模化的标准体系,在你出生之前就已高效运转,深深烙印在你的父辈、你的环境、你的思维、你的血肉,让你恐惧、让你服从、让你下跪、让你愁容。
一边匮乏迷茫的欲望,一边无边恐惧的想象,你停不下来,而这一切又看似严丝合缝地组成了你的现实,你愈发相信了社会的“标准”,怎么也挣脱不出生存的循环。
以物的价值衡量,只能衡量物,那些个性化的天才价值得不到呈现,得不到衡量,在这个物质性浓厚的世界没有标准与体系承认。人是需要确认的动物,在镜子中看见了“你”,也就看见了“我”。这种情况下,人想要活出自己自然是艰难的,因为首先就连确认自己都困难。
但,能被利用的价值,那是真正评价人的价值吗?换一个名词或许会更好——工具价值。
真正人的价值会轻松地创造物质,当你没用自己的天才,创造物质是艰难的,运气好的话去做人才,但人才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你恰好在一个较为合适的位置,更常见的情况是只能做个工具,消耗自己的生命力,麻木自己的灵魂,担心三十岁危机,一边活着一边埋。
你本该生活的,但活着却让你“死亡”。
你的生活不轻松、不丰盛,因为你没有活出自己的天才。
活出天才性是最不费力、最快乐、最富足的活法,人人都有天才性,不同之处在于不是人人都有强烈要“活着”的渴望,但或许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让一些人顺顺利利安于现状,没有遭遇艰难的阻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能流传至今的古话,不乏道理。面对阻碍,有些人投降了,宁可变成活死人也不敢脱离社会的“标准”;有些人没有,一直没适应社会,创造着自己的天堂。
于是,所有的阻碍都成了成就路上的指路牌,让你明确自己的方向,让你不忘内心的渴望,让你更加坚定选择那条成为自己的道路,那不是少有人走的路,而是没有人走的路,没有人能与你竞争,也没有人能模仿你的风格,自然,每个人活成自己便是天才。
你游曳于“标准”之外,回头看,那不过权力的幻。
标准,自己定制;价值,自己确认。莫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适应他人是对自己的逃避,执着工具是对责任的抛弃,物的责任是物尽其用,人的责任便是活出自己。
无用是最大的用处,只能是自己用的,最高的价值在你这里,勇于舍弃红海虚幻的安全感,在自己蓝色的海洋里发光,让世界来找你,你是金矿,为何乞讨?
© 本文版权归 LeilaBak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