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3 江湖深远,你我皆凡人
本来是准备开始做人物的解说,但是,我发现不把武侠部分说一下,人物没法讲很好,我之前说过,天涯客的主要故事就是周子舒的第一视角去看温客行的复仇和皈依。阿絮从未彻底卷入琉璃甲,五湖盟,青崖山,而老温跟着这三样紧密相连,所以说老温,先要从江湖说起。

因为我从小看武侠小说,总结传统武侠小说或影视,因其风格大致分为成长武侠,浪漫武侠和悲情武侠,成长武侠讲的是历练收获,比如《射雕》,浪漫武侠大多是爱恨纠缠,比如《武林外史》《小李飞刀》;悲情武侠就是讲失去和求不得,它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学会自省和懂得珍惜,比如《连城诀》《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悲情武侠里,对人性的探讨更加深刻。
我之前说过,岭更像梁羽生先生笔下的悲情武侠,主人公不合时宜;欲望就像琉璃甲,求而不得。只因:你我皆凡人。

岭里的武侠中人大都有世俗的欲望,都有野心,都有两幅面孔,这就更突出了一些人的高洁,在一个没有乔峰没有郭靖没有沈浪的武侠世界里,有些人闪耀着光芒。
很多人觉得岭的武侠部分做的不好,这个必须承认,现有任何一版《笑傲江湖》的武打动作都可以吊打《山河令》;流云九宫布确实难看,还有值得吐槽的轻功,有时感觉在看仙侠,一会主角能腾空飞行,一会却翻个断崖都有危险等等。岭的武打动作设计仅在及格边缘,作为武侠剧是一个遗憾。(请原谅这是早期视频文本,现在看下,今年武侠剧,岭是最屌的)
但是岭又可以把那些打着新武侠的古偶,比如《有匪》按在地上摩擦。很多人不知道武侠打斗也分文斗和武斗:
文斗:武器、招数与人物立场、性格和过往经历之间的联系巧妙的表达出来,还有武力值排行在短期内的武侠故事必须是很稳定的,这是岭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武斗:岭的动作戏不够好,但是,对武器的使用时非常专业的,他把对战的受力结果,战损伤情都设计的比较合理,也算补偿了。
这算是主创尽力了,团队应该是有些功底的。我上期视频就说过,武侠,武是形容词,指变化多端的招数,其核心在一个侠字,意指:人,为什么拔剑(出手)?我们这次就这个方向说下山河令的武侠中的人物。

主角
周子舒——为赎罪藏起锋芒

大家仔细看剧,阿絮作为主角,白衣剑作为名器,两者高度绑定,但他真正拔剑出手的时刻非常少。
剧中好像救成岭用了两次;
对老温用了一次仅一招,还被老温掰弯,这是象征性作用;
对付叶白衣也用了两次,第一次还没使用就被夺走,第二次是你不配那里,为了保护老温,而且,以白衣对白衣,这也是象征性作用;
第二次英雄大会也是亮兵刃没动手;
最后是鬼谷大战拔剑,主要还是保护他人,重点也不在他身上;
作为武侠剧男主角,拥有名剑,很应该每集动手前都举剑示意,然后大杀四方。
编剧没有这么设计,就因为阿絮是来尘世赎罪的,他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所以设计他几次摸剑,最终手又收回去。

这也可能是很多人觉得武侠部分不够的原因,主角都没有“每日一战,战必速胜”,这个只能说编剧确实被设定绊住了。
温客行——武功既杀人技

原著中老温是没有武器的,也没有详细说明招式,但是七爷和大巫曾说过,不要跟这个人动手,可见是十分凶狠,每次出手都是杀人技;
剧里设计老温出手就是直击咽喉命脉,从真吊死鬼到丐帮长老到叶白衣,甚至还有第一次生擒韩英,这个招式设计就是对照原著唯一一次老温对战的侧面描述,我认为这是贴合原著的,合原著不是原句每个字念出来,而是整体看设置。
老温大战莫怀阳那一段最为经典。老温追上莫怀阳已经是重伤了,莫怀阳在之前却是保存了实力的,老温先是观察,然后几次试探,最后以铁折扇为障眼,以自身为诱饵,以莫怀阳的断剑为武器,一举诛杀对手,有毫厘之差既是命运的翻转。

老温的一些招式设计有自由搏击的一些特点,由此可见,他之前半开玩笑说的很多话,都是真的,没人教他武功,也没有正儿八经的武器,一次次不留余地的生死相搏换来谷主二字。
这段对战的经典就是用招式来还原老温在鬼谷的20年是怎么过来的。事后他战损也表达的很清楚,有医学生解说过,他以自身为诱饵,使莫怀阳的剑插入肺部,导致事后大量咳血,说话带水汽,浑身无力,精神模糊(视线模糊),都是肺出血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原因,这个伤势是可能致死的。

原著中阿絮的武器是一把软剑,名曰白衣;剧里给老温设计了武器,一把铁折扇;up主竹林中自娱曾解说:主创想用“龙凤”两个中国传统文化寓意作为两个主角的形象替身,又用“洛神”“山鬼”两个经典女性神明形象,作为两个主角的前源的设定:

白衣剑—神龙摆尾——周子舒——望京河—洛神—曹植—其形也,翩若游龙,宛若惊鸿
铁折扇—凤舞九天——温客行——青崖山—山鬼—屈原—天问(主题曲)
配角
原小说里其实没什么幕后大boss,容易显得主角很无敌,对于江湖人士写的很淡,好像大都不值一提,编剧改编后把反派的层次构建起来,一开始是桃红绿柳、黄长老、封晓峰这些,然后是赵敬,再然后是莫怀阳,最后是段鹏举、蝎王(最后下线的反派)。
赵 敬——为野心蛰伏——毒蛇

他只在争夺武林盟主的擂台上拔剑一次,这是他最终所求,称霸武林。这毫不影响他在二十年间害死了太多人,传统武侠常有的这种反派,与他们的心机相比,武力值不值一提,比如林仙儿。所以赵敬的武器,并不是手中的剑,而是他的义子蝎儿。
对比原著就知道,编剧狠狠的抬了一个人,就是蝎王。

其实原著的蝎王不过是个不入流的杀手头目,跟赵敬毫无关系,电视剧将他拉入漩涡中心,还跟赵敬组了找鞋cp。编剧给了他不弱于主角的完整的成长线,这样的反派到最后必然是走到前台取而代之,甚至差点覆灭主角,成为终极boss。这个我到最后再说。
很多人都谈到了蝎儿被义父pua,但是,有一点很少人聊到就是,他的猜疑一埋下就不曾拔出,只是一次次给义父机会。

很多次赵敬给了他情感肯定,蝎儿当场表示相信,事后,又找喜丧鬼下头,看的我非常精分。由此可见蝎儿正常情况下是个非常理智聪明的人,这也是他矛盾的地方。
他一次次惹怒赵敬,又一次次顺从他。
蝎儿的武功应该比受过伤的赵敬强,蝎儿的药人团比赵敬的太湖派弟子强,蝎儿后期手段比赵敬强,又搭上了段鹏举获得了几乎平等的权利,这也比赵敬求着段鹏举强。综合起来他已经远远强于赵敬了,但当他真的摆脱赵敬控制获得完全的自主后,他又离不开赵敬。
铲除鬼谷,雪山寻宝,山河令中最终级的两个任务,都是他主导的,在这样重要的大事中,他总是让人抬着轿子,把赵敬抬到他身边。
控制一个人往往是身心俱在。 又应了无常鬼的那句话:都难逃命运的吞噬。

毒蝎其他人的常用武器都很有特色,都是根据毒物的身体结构设计的,蝎儿的武器就很杂,有匕首,有琴有钩,想必很多人的武器和本人高度关联(后面会逐一讲到),蝎儿的武器就不甚明确了,回忆中杀死宋怀仁的武器我倒回去看了几遍都看不清,杀死巨鲸帮老大那时连他拿的什么武器都没看见。
只因为,他自己是只是一把武器。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是柳千巧,她第一次真正拿兵刃是对付急色鬼,用的是双刃,这个很有意思,除了掩护于丘风跑路的目的,还体现艳鬼虽然风流不堪,跟急色鬼却不是一路人。

第二次是鬼谷大战,生死存亡,她的武器和第一次就不一样了,换武器,其实也就是代表换了一个人,由双刃变成单剑,注定一死,但已不是从前的千巧。

阿湘是小魔女的人设,有两个常用武器,一条长鞭和两把匕首。

其实自己看剧就会发现,哪怕是陌生人,阿湘也先是用鞭子,比如第一次见阿絮,后来遇到了敌人,才亮匕首出来。这个对应了曹蔚宁的那句话。

阿湘在鬼谷大战里面也换了武器,都是自己不擅长的,有up主做视频讲述阿湘从悲痛到仇恨,逐步失去理智,最后视死如归,是怎样通过镜头,武器和演员一点点传递给观众。

其 他
剧中有几个全程没动手的,龙孝除外,一个是黄长老,全程嘴炮,恶心至极。但是第二次英雄大会上没有他,是个很大的遗憾,缺少黄长老、龙孝、封晓峰这样的搅屎棍,温客行的堂堂正正做人变得极不真实。

江湖侠客
山河令作为武侠剧,有很明显的反江湖情节,在温周的对话中就曾说:英雄,一笔一画皆是血泪铸成;还有就是第2集两人初次相遇就对宝藏(武库)、神兵利器、武功秘籍(六合心发)、灵丹妙药(保一旬寿命的灵药),做出明确的表态。最后栽在上面的不计其数,包括主角自己。
首先就是容炫:

看了武侠这么多年的我,真的第一次看到有这么理想主义的人,若江湖人真能放下壁垒,哪里还有门派可立呀。他带六合心法出山,他建立武库资源整合,是整个山河令的因,而五湖盟的惨淡结局,桃红柳绿的凄凉存在,温客行的悲惨一生,都是果。
我可以理解,很多人会崇拜他不受拘束的理想,离经叛道的勇气,但是,发自本心,与众不同,往往是要付出代价,而容炫过于自由主义又让他轻视代价,自由主义让他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判定有没有伤害别人,这本身就是不客观的,必然是个悲剧。
剧本设置容炫的死,还跟一个人有关系,借龙雀之口说出来,就是他的妻子岳凤儿,是她用神医谷秘术救了丈夫,最后害了自己害了容炫。其实这只是个结果,从一开始容炫盗取江湖门派秘籍时,几次生死之间,容夫人都把他救回来,就埋下了这个伏笔,容炫本身就轻视代价,又有这样一个类似外挂的存在,让他再难回头。

针对这点我想说,当代年轻人的思想是自由主义的天下,但成长中受到的保护往往让他们没有担当代价的觉悟和能力,甚至认为只要是自己发自本心就不应承担任何代价,是谓性本善,没错,所以他们总是在踏入社会后,要求别人要如己所愿的善良。
容炫伏诛在电视剧被简单拍出来了。给我的感觉,像一个大型网暴现场,容炫是有错,但世人不问因由,一定要逼到死,他死之后找谁呢,就当初站他的人嘛,然后还挑一个最弱组合,跟现在何其相似。

小说里关于五姓兄弟和容炫,温客行一句话概括:谁能想到当初好的穿一条裤子的兄弟,最后会拔剑相向。可见,五姓兄弟也是导致容炫身死的凶手之一,琉璃甲是他们在青崖山容炫伏诛后捡来的。电视剧里改编了,他们只是袖手旁观。
他们曾是名满江湖的侠客,年少成名,若几人联手,未必保不下容炫,但是,全网暴是几个人顶得住的,群体暴力足以摧毁很多人的意志。在强的武功杀不死的人,全网暴可以。
在山河令里,这种不见得是刀剑相向,还有可能是以后没法在江湖上行走,祖辈的成就付之东流。所以作为武库合伙人,他们逃避了责任。这对他们后来有很深的影响,电视剧花时间拍了他们年少时,很多人说是水剧情,我觉得对比他们现在是很有意义的。

高崇:这么大男子主义和武断的人,一般都是坏人,尤其跟沈慎站在一起,弹幕提示沈慎是好人,我自然而然想高崇是坏人,结果他真不是。

他对容炫是有愧疚的,当初作为五姓兄弟的大哥,没有出手,就是他心底,没把容炫当自己人,换成五姓其他人,他一定奋不顾身,青年剧情的他就看得出,容炫这样耀眼的人,他一开始也不服的在,但要说他故意见死不救也不是,就是见识到青崖山全网爆的威力后,发自内心的畏惧了。
正因为他畏惧过,所以在后来他自觉能保护其他人的时候,用了一种固执的武断的方式保护在乎的人。他害怕再出现容炫那样不守规矩的人,他要求所有人按照他的方式来,活下去。
就这种行为,结果把所有嫌疑引到了自己身上,这种自大的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别人都不相信他。他死前摔碎琉璃甲,还是想保护在意的人,算是对年轻时的补偿吧。

他代表的江湖权威走到最后,就像他的名字“崇”,下面的“宗”代表本源,也就是他自己,上面的“山”,就是江湖的道,最后,“宗”被“山”彻底压垮。
沈慎:论本电视剧魔改第一人,非沈慎莫属。

原著里,是像个大姑娘一样在深闺不出来,还很白皙,还是在蜀中,那非川渝地区的男演员不可演,书里沈慎死在高崇前面,高崇就是死在给他送葬的路上。电视剧不仅对他形象做了颠覆性的改编,还让他成为五湖盟唯一活下去的掌门。少年时,他最是轻狂得意,是人群中的开心果。容炫事发他是要去帮忙的,高崇拦住他,也可能是一时软弱,一个人少年时因不随心,不尽兴而做出悔恨的选择,尤其是这个选择还是软弱导致的不作为属性,未来会加倍补偿,所以,我们看到的沈慎做事分外冲动,没过脑先说,没想好先做,跟“慎”这个字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代表了一个“快意江湖”不可得。这样的侠客最后落魄江湖,一个30-40岁的名门掌门,开始走郭靖,杨过少年走过的路,吃过的苦,然后开始觉悟,却不是归来少年,他帮助温客行,弥补自己的缺失,方法是什么呢,不是站在温客行那边挡住众人,而是配合假死局,照顾成岭。
总结
综上所述,岭上的武侠是真实的社会,好人不一定会得到认可,真正的孤勇比如温客行的父母,秦怀章还有老船夫和敖来子、安吉四贤,他们往往不得善终。江湖上侠客也不免武断,冲动,自私、软弱,权衡,因为:你我皆凡人。
所以,很多人觉得老温阿絮没做错什么,阿絮是因为电视剧魔改为天窗鹰犬,本来他是功臣,他是无罪的,老温是因为整个江湖都欠他们家的,他们没错。
其实我说了这么多因果循环,因果元素,唯一没说就是因果报应,其实因果不该和报应在一起,不是你做错了要承担什么后果,而是你做了什么,就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世上是善恶难以界定,也会随时间而转变,所以,一切交给世间的因果吧。

山河令的因果有两重:
第一重因果;剧里成岭问阿絮,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阿絮的回答就是因果。
容炫盗取武功秘籍是因,于青崖山伏诛是果;温如玉舍身维护容炫是因,全家被追杀是果。
这里的因果,就是俗世的利益驱使,也就是人们说的世故,计算得失。五姓兄弟正是因为通晓因果,考虑到维护容炫可能带来的后果,才选择袖手旁观。俗世如此,利益使然,卷入纷争,就会有不好的后果。
还有阿湘,很大的争议来自编剧说过第一句话,阿湘的下场是温客行的报应。
这个也是一样道理,鬼谷的规矩是什么:弱肉强食,强取豪夺,取而代之。其实江湖又何尝不是呢。老温身为鬼主,只有爱他的人才会心疼,在那些江湖人眼里,他继承了鬼谷的罪孽,他自己出山也造成杀戮,加之他身上有武库钥匙。他就是个完美的“人人得而诛之”。和这样的人站在一起的人,就是身犯险境。

现在社会就是这样,更愿意用身份立场去判断一个人。
阿絮因为足够强大,有实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岭有沈慎阿絮保护;那些不够强大却温柔善良、愿意相信他人的人呢?往往就是阿湘和小曹的下场。
阿湘一腔孤勇的跟着温客行,正派人士自然也欲杀之而后快。小曹太善良,他决定了和阿湘这个反派在一起,就不应该去见正派的人,因为有时候:无情是最妥帖的有情。
所以人们常说,做事要趋吉避害,做人要识时务者,称通晓世事的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就是因为世间存在这样的因果,无情,残忍,却恒定。
可即便如此,茫茫人海总有人,为自己的本心而战, 温氏夫妇和龙雀,他们一个大夫,一个工程师,属于武林边缘人物,他们虽有独门武功,却不在武功上深造,也不追求武林盛名,可就是他们,在武林世人追杀容炫时,有勇气挺身而出。侠义不在手上的刀剑,而在心中。
容炫被逼上青崖山,温如玉当众为其求情,是提出了交换条件的,后来被挑断手筋脚筋,也没有怨恨; 老船夫要向镜湖派报恩,却选择在湖上摆渡3年; 敖来子为履行对丹阳派的承诺,客死异乡;龙雀隐藏温氏夫妇踪迹,把自己也埋葬在龙渊阁;

他们不傻,他们通晓因果,知道靠近漩涡,就会付出代价。而这些人的美好,是意识到代价的存在后,依然挺身而出百死不悔,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与侠义。美好的品质,一定是被别人理解和尊重么,不!往往是被驱逐,被追杀,付出生命的代价,可他们却告诉世人,这个世界不只是利益和算计,还有执着善良的人和不忍的心。
所以,回答成岭的疑问: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因为挺身而出永远比踩上一脚要难得多的多......
阿湘是老温养大的,无论老温发什么疯,都跟着他,也是一种孤勇。
而安吉四贤、小曹和莫怀空单纯善良,总相信世间纯善,爱他所爱,信他所信,可惜人心难测。
但就是这样的人,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温暖。
第二重因果,冥冥之中的那只手;
青崖山之战,五湖盟全身而退,但是容炫、琉璃甲、武库成为他们逃不掉的阴影,之后他们也不再彼此信任,没有往日亲密,就给了赵敬各个击破的可能。他们最终还是为当初的事情付出了代价。
赵敬把蝎王当最好的武器,最终也会被武器反噬。
阿絮在天窗的所作所为其实没有对错可言,杀人如麻,即使为天下太平,也要承担后果。书絮,剧絮是接受了自己的惩罚,没有逃避,也是敢作敢当。剧里,阿絮甚少拔剑,也是在世间一心向善。
老温也是一样,放群鬼出山就是因,江湖纷争死伤无数就是果。他自己很清楚,如果要退步抽身,那就必须要为自己的因果付出代价。
阿絮最终结局是身心救赎 老温最终结局是以身殉道

很多人说雪山意难平,我也是,这反而是我最佩服主创的地方,他知道大家想要什么,到最后他没给,没有用主角思维来写结局。
过往的经典武侠里,乔峰为什么在契丹退兵后自杀

厉胜男一袭白衣在自己婚礼上喋血

玉娇龙在一切尘埃落定后从武当山一跃而下

还有金蛇郎君,谢晓峰,白飞飞,等等等等......
他们是故事的主角,是一切因果的开端,整个江湖中他们手染鲜血最多,那不管出自何因由,最终他们都是要殉的,这不是什么为了虐而虐,而是正本清源的武侠。
现代年轻人正是习惯了主角视角的古装爽剧思维,以为江湖意味着自由的成长,意味着为所欲为,意味着所遇既所求,其实不然,想要得到,先要失去,失去就是殉道,这才是每个江湖人的宿命。
导演坚持自己第一集定下的因果救赎的主题,大家回想第一集的第一个镜头是什么:鬼谷大门,菩萨和恶鬼

再想下大结局阿絮睁眼前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什么,雪山,一个白头,一个青山

所以,剧没有崩,是因为主创坚持自己的逻辑,没有按照观众想要的情感刺激来写剧本,站着把事情用心做了。
两重因果是编剧在刻画每一个人的时候,套上的一层逻辑,给这个人带上了枷锁,也使他更加丰富立体。所以我说山河令最后一点都没有崩,只是有些不连贯。
真正的崩了是什么,前期设置让这个人有了深度,到后面为了达到终极he,去美化他的一切,最后靠着肆意妄为达到剧情终点。
第一集老温纵群鬼出山,为祸人间,是因,一路上杀人无数,虽然后来在阿絮的陪伴下反省了,但是他个人必须受到到惩罚和做出实际的救赎。最后的大结局是就是他的果,彩蛋才是变数。

最后,他们都得偿所愿,身心救赎,相知相守
于是他们留在雪山上与世隔绝
因为那样绝世的人,留在江湖上,便会应了:一入红尘,便生因果
而现实中就是应了第一重因果,这才是真正的意难平
所以,阿絮,跟老温在雪山上不好么?
山河令没看的时候,我以为是讲武侠的,看了后发现是讲爱情的,看完后发现其实通篇都是讲因果的。首尾相接,因为我们对武侠的期待,不正是生于世间因果(第一重)的变数,又维护这世间的因果(第二重)所以我第一期就说,武侠的世界观对改编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