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看个新闻,说一个小伙子在卡地亚被柜姐气吐血了。
想到有一段时间,大概毕业了两三年后吧,工作无聊的好像沙漠里洒水,正好公司也在折腾,反正可以去做类似于背业绩指标的岗位,所以我想,应该给自己练练胆。
怎么也是要出去商务谈判的人了,不能光靠脸啊(何况也靠不到)。当时把商务谈判想的特别高大上,其实后来才发现就我们缓慢落后的地方性小平台,大部分时候是和夹着个包的小老板们互相扯皮吹牛。要说实在还是这些小老板们实在,真的投广告赚到了钱还会请我们吃饭。据说有个部门就以为自己忽悠了个大客户年包了某个总公司的资源,那人家付了首付款后又转了一手,然后自己就销声匿迹了,堪称广告市场的二房东暴雷。
反正需要锻炼吹牛的能力。我这个人吧,虽然会写,但是不那么会扯。去菜场都是跟着一看就很精明的大妈大爷,等他们把价还下来后,我说我也要的那种。去买虾,我明明只要三两,非给我半斤,虾很贵的,一边吃的觉得很爽一边觉得今天奢侈了。
去菜场一定要只买三两虾是一种锻炼,去理发店不充卡是一种锻炼,还有一种,在我的计划里,就是面无惧色去奢侈品店逛了。
那时候坊间充满了恒隆BA如何给顾客脸色,说买不起就不买的传言。
为此我特地设计了一个场景,就是假装我有一个土老板叫做王总,他包了一个美貌小三叫陈总,我是王总派去给陈总买东西的。你要说我买不起,我当然买不起了,如果买错了,王总不给报销,我拿来退货行不行啊。
于是当时各大商场的一楼,到处出现了我的身影,柜姐虽然不爱理我,但问问题还是会回答的。也许是我的马仔气氛太浓了,也许觉得激我说买不起就别买也没用……我倒觉得这些柜姐还挺好的,有时候还能产生打工人不为难打工人的惺惺相惜吧。
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我又换了一个更类似于写项目需求和盯项目进度的岗位,天天和技术厮混在一起,就再也没有为王总服务过了。这两天看见新闻,还挺挂念王总的,要不哪天乘圣诞再去逛逛,为陈总挑选挑选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