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
查看话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朋友们聚会时常谈起家里的老人,我是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一辈。人口平均寿命到达70岁以上不过是近几十年来的事,90后、80后之前的人大概不曾普遍与祖辈长期相处。记下一些小事,为了已经或终将逝去的岁月与爱。
朋友夫妻,W和H,都是珠海人,俩人加一起至少会四五门方言。某日W说起自己的妈妈从重庆到珠海五十年了,还不会说粤语。但转念又说,外婆到珠海七十年了,连普通话都还不会😂。九十多高龄的W外婆初见H时,问她姓什么。她说:“姓hú。”外婆:“姓fú?”于是俩人陷入了“姓胡、幸福”的死循环。外婆年纪大了,孙辈又多,所以每次见面都还要重复该循环。两年前W、H结婚,我想到这件事,给他们的婚宴起名“吴比幸胡”,被印在了menu上,心里很得意。
H姥姥的爱好是做睡裤,见者有份;姥爷的爱好是写毛笔字,过年时必写春联送人,得了的人若不贴,姥爷不高兴。所以去拜年的人回家后大概都要穿老太太做的睡裤,老爷子写的春联。尽管我们远在异国,但每次去H家喝酒、寄宿,进门第一件事便是换上姥姥牌白底蓝格睡裤。
朋友Y的奶奶,年轻时含辛茹苦供出了Y的爸爸——全村第一个高中生、大学生。Y爸爸也的确非常孝顺。Y奶奶做了膝关节置换术,换完关节的她摆脱了多年病痛,遂任性暴走,疼痛复来。但总体上奶奶对现代医疗技术非常有信心。每当我为自己的腰、颈椎、膝盖感到担忧时,Y就让我学习他奶奶的心态。“我奶奶日常幻想自己回到五十岁;如果没回到,就是钱没花到位。”
朋友T,早年全家老小移民出国,开车带奶奶看病一直是T的任务。某次奶奶疑有微恙,T未起床,奶奶已来到她床前,谆谆叮嘱:奶奶在书桌上给你留了一笔私房钱。T没看也没拿。几天后,不知奶奶自己把钱藏到哪儿找不着了,于是循循劝告T把钱交出来……
程序猿的爷爷去世几年了。我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听戏,他说如果我爷爷还在你们倒可以聊聊。爷爷的风格很像《我爱我家》里的傅明老人……我还记得多年前某天,猿说爷爷让他背着吉他去一趟,“我爷爷写了个《社区之歌》,让我和我姐给他伴奏。”那个组合是爷爷拉胡琴,猿弹吉他,姐姐弹电子琴。后来某次见面,爷爷问我会什么乐器,我惭愧摇头,遂与这个组合无缘。
猿的姥爷已高龄九十多,可可爱爱,嗜甜,喜用iPad玩数独,善自己动手攒小玩意儿,曾因劝阻别人在水库游野泳被骂多管闲事。因早年喜欢用巨大音量听音响,现在耳背。猿每次打电话和姥姥说完、要换到姥爷时,他必先大口深呼吸、气沉丹田,然后吼出一声:“姥爷,听得见吗?”但过程通常还是猿吼完一句话再由姥姥转述给姥爷。但颇为搞笑的是,姥姥给姥爷转述的音量仅是正常大小,姥爷却能顺畅接收……
大学室友F,大三时大部分人都在忙着实习,而她蒸发了一学期。后来我们才知她回到家乡陪奶奶走过了最后一程。归来的她跟过去一样嘻嘻哈哈爱说爱笑,但严格地吃了一年素。而在其他任何事上,我不曾见她如此有毅力。
我的爷爷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他去世十三年了,我至今不忍看樱桃小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