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红与黑》7种译本看文学翻译与阅读
文学阅读贵在文本细读。翻译也必须是一种细读,是一种细活儿。这世界上总是会有人粗粗拉拉干细活儿。这样的做法当然不足为训。与此同时,细读文学翻译,认真尝试文学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细读和写作训练。这样的训练不但可以提升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智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国十九世纪的作家司汤达的文字以简单易懂而著称。《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则是司汤达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还有一个副标题《十九世纪编年史》( Chronique du XIXe siècle)。
晦涩难解的外文原文当然会给译者带来挑战,但简单易懂的原文也可以带来挑战甚至更大的挑战,因为原文简单易懂会诱惑定力不强、专业水平不强的译者忍不住进入烂泥坑,即把鸡零狗碎的创作当翻译的境界。
因此,对读者来说,悉心阅读和品评由司汤达的这种简单易懂的原文而来的译文也是非常好的文学翻译和文学阅读及写作的操练。对翻译的字斟句酌(无论是做翻译还是读翻译)其实就是一种阅读和写作的功夫。
以下是我本人对《红与黑》的结尾和开头尽力悉心的阅读,以及对较为著名的《红与黑》7种译本的阅读品评。我要感谢友邻【鹤屋学姐的呆唯】提供这些译本的文本,更感谢她对我的说法提出疑问,使我得以对相关的问题做出更多的、更仔细的斟酌。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永无止境的功夫,永远可以更上层楼。我的或任何人的现在或将来的思考都不可能拥有不容置疑的完美。
因此,很希望看到有人提出更多的疑问、质疑,从而使大家的思考都可以更加丰富,更加细致。其实,学问就是这么来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就是这么来的。
又,这里的译文讨论只是挑选了几个我认为是最有趣、最能说明问题的点来讨论。其他的读者当然可以根据这里列出的原文和各种翻译,从自己的观点或着眼点提出讨论,得出跟我相似或相左的结论。
学术讨论跟生态或物种一样贵在多样性,但翻译讨论的不同的观点应当基于一个共识,这就是,翻译应当诚实,应当尽力贴近原文。假如没有这样的共识,讨论也就失去了基础,变得无意义了,勉强讨论也是浪费时间。
***
《红与黑》原文的最后三段是:
Restée seule avec Fouqué, elle voulut ensevelir de ses propres mains la tête de son amant. Fouqué faillit en devenir fou de douleur.
Par les soins de Mathilde, cette grotte sauvage fut ornée de marbres sculptés à grands frais, en Italie.
Mme de Rênal fut fidèle à sa promesse. Elle ne chercha en aucune manière à attenter à sa vie; mais, trois jours après Julien, elle mourut en embrassant ses enfants.
尽力忠实于原文的翻译:
单独跟富凯留下之后,她要亲手埋葬她的情人的头颅。傅凯悲痛得简直要发狂。
在玛蒂尔德的操持下,那个荒蛮的山洞耗费重金用在意大利雕刻的大理石装饰起来。
德·莱纳夫人信守了诺言。她没有寻求任何方式自杀。但在于连死后三天,她也搂抱着孩子死了。
***
纵观以下7种翻译可以看到,因为原文词句非常简单,这些译者翻译得几乎都大致不错。但原文词句简单也形成强大的诱惑,导致定力不足的译者忍不住要自不量力越俎代庖逞能耍花样,要添油加醋加五香粉八角大料十三香,要改进原文,给原文提味。
因此,我们就看到了原文简单地说,elle mourut(她死了),许渊冲就要别出心裁玩花样耍把戏,来一个“她...魂归离恨天”了。 这种翻译堪称恶劣的经典。
应当说,许渊冲不但乱耍他不该耍的花样,而且也非常粗心。原文明明说的是,“她搂抱着孩子死了( elle mourut en embrassant ses enfants.)”,许却翻译为 “她也吻着孩子,魂归离恨天了”。在法文里,“搂抱”跟“亲吻”根本就不是一个词。许是在瞎翻译。
非常不幸的是,瞎翻译的不仅是许。把常用的法文词 “搂抱” 错译为 “亲吻” 还有张冠尧,郑克鲁(很奇妙,郑是一个法国文学专家,居然也有法语常用词识别困难症)。
郝运则是耍滑头,翻译为“抱吻”。这种翻译让人不禁令人起疑——死者在临时的时候会又抱又吻如此忙碌嘛?
这种翻译错误想想也很奇妙。一个简单的法语常用词embrasser怎么会让这么多的翻译跌跤?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糊涂?还是相互抄袭?
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假如一群学生做作业或考试似乎不约而同地弄出一样的离奇错误,就大有可能是发生了抄袭。
通读这里的7种翻译,我的一个最大的感叹是,这些所谓的翻译家们的文字趣味好似停留在高中甚至是小学高年级。他们似乎整齐一致地认为,老老实实按照原文说大实话 “elle mourut / 她死了” 不够味道,不够文学,一定要耍点文字花样给原文提味才好。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许渊冲离谱得如今已经堪称经典的 “魂归离恨天”,看到了郑克鲁的 “撒手人寰”。这里相对最克制的是郭宏安,郭用的是 “去世了”。其他人则是 “离开了人间”,“离开了人世”(这种译法最普遍),都显示出他们要努力给原文提味。
从挑选译本的角度来看,乱耍花样的越少就是越好。
以下是各种译文的罗列(间有短评),接下来是与【鹤屋学姐的呆唯】的讨论。
***
郭宏安译:
她单独和富凯留下,她要亲手埋葬她的情人的头颅。富凯痛苦得差点儿发疯。
在玛蒂尔德的关心下,这个荒蛮的山洞用花巨款在意大利雕刻的大理石装饰起来。
德·莱纳夫人信守诺言。她丝毫没有企图自杀;然而,于连死后三天,她拥抱着孩子们去世了。
罗新璋译:
她单独和傅凯留了下来,她要亲手埋葬情人的头颅。傅凯悲痛已极,几欲发狂。
这个荒凉的山洞,在玛娣儿特筹措下,不惜用重金购置意大利石雕,装点起来。
瑞那夫人信守诺言,没用任何方法自寻短见。但在于连死后三天,她搂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人间。
张冠尧译:
她单独和富凯留下来,想用自己的双手埋葬情人的头颅。富凯痛苦得几乎要疯了。
玛蒂尔德亲自筹划,花重金在意大利雕刻了大理石,把荒凉的山洞装饰一新。
德·雷纳夫人履行诺言,没有自寻短见。但于连死后三天,她拥吻着自己的孩子也离开了人世。
许渊冲译:
她叫富凯单独留下,她要亲手埋她情人的头。富凯难过得几乎要发疯。
玛蒂德花了大量金钱,从意大利买了精工雕刻的大理石,来装饰这个荒野的山洞。
德·雷纳夫人忠于她的诺言,没有自寻短见,但在于连死后三天,她也吻着孩子,魂归离恨天了。
(注:许译也是绝,不但能创作出不见于原文的 “魂归离恨天”,错把 “抱着” 译为 “吻着”,还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再弄出一个不见于原文的 “她叫富凯单独留下”。由此可知,许译花样最多,最不靠谱。)
郑克鲁译:
她单独同富凯留下来,想亲手埋葬情人的头颅。富凯几乎痛苦得发疯了。
在玛蒂尔德的料理下,花费不赀,在意大利雕刻了大理石像,装饰这个荒凉的岩洞。
德·雷纳尔夫人忠于她的诺言。她丝毫没有试图轻生;但是在于连死后三天,她抱吻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撒手人寰。
刘志威译:
只剩下她和富凯两人时,她要亲手埋葬情人的头。富凯痛苦得几乎发疯。
在玛蒂尔德的关照下,这个荒凉的山洞花高价用在意大利雕刻的大理石装饰起来。
德·雷纳尔夫人忠于自己的诺言。她没有试图用任何方法结束她的生命。但于连死后三天,她拥抱着她的孩子们离开了人世。
郝运译:
她单独和富凯留下,她要亲手埋葬她的情人的头颅。富凯痛苦得差点儿发疯。
在玛蒂尔德的关心下,这个荒凉的山洞用花了大价钱在意大利雕刻的大理石装饰起来。
德·雷纳尔夫人忠于她的诺言。她丝毫没有企图自杀;但是在于连死后三天,她抱吻着她的孩子们离开了人世。
***
鹤屋学姐的呆唯
谢谢老师的解说。这么看的话,郭宏安译本似乎最好。只是样本有点少,不大好下结论。
津轻海峡幻影
我又大致对照原文看了一下这些翻译的开头,郭宏安的译本还是最好的,他显然是用心了。当然其他人翻译得也大致不错。要是选择《红与黑》的译本,选郭是保险的。
鹤屋学姐的呆唯
好的,谢谢老师!据说郭宏安大量参考了郝运的译本,只是语句更精炼,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津轻海峡幻影
这个我不太清楚。但郭是学法语的出身,读法语应当没问题。他的汉语表达能力也很不错。问题是他常常粗心,比如翻译波德莱尔有时能把简单的句子也弄错。但他翻译《红与黑》显然是文笔非常克制,尽力追随原文。
比如说,开头第二段当中,郭译文中有【破碎的威拉峰顶】。当初看到这种翻译觉得有些怪异,虽然意思可以理解。但查看原文, Les cimes brisées du Verra,还真是说“破碎的” brisées,相当于英语的broken。
我由此得知,原文作者给读者的就是这样的破碎画面,这样的破碎观感。因此,郭宏安的这种翻译是最符合原文意思,最符合原作者意图。
相比之下,郝运的【锯齿状的山顶】这种翻译当中的比喻并不是原文的,而是郝运的创作。其他人则创作得更欢。
如罗新璋的【维赫山起伏的峰峦】,显然是一种为了好看而以词害义的翻译。【起伏】和【峰峦】暗示连续的曲线,但破碎则是犬牙交错,不连续。
张冠尧用了【犬牙交错】,但这不是原作的说法。原作说的就是【破碎】,这说法不但暗示了犬牙交错,而且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山顶的不整齐可以令人想到大自然的斧凿之功)。
许渊冲则一如既往,逮着个机会就要显摆他的初中生、高中生的陈词滥调的文字趣味,【嵯峨嶙峋的韦拉山峰】这样的翻译可以让初中生高中生敬佩,但应当让有文学品味的人不屑。
其他人的翻译以此类推。
结论——严格遵循原文的翻译是最好的翻译,因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字面意思和暗示。郭宏安严格遵循原文的翻译就做到了这一点。
鹤屋学姐的呆唯
的确如此,再次谢谢老师!之前在贴吧看到读者对比《红与黑》的译本,对郭译 “白墙,红瓦,尖顶” 有疑问,他觉得司汤达不会这样机械地排列词语,想请教下老师,原文是否如此,此处郭译处理是否得当?
津轻海峡幻影
我想为郭宏安辩护。
“白墙,红瓦,尖顶” 所对应的原文是,Ses maisons blanches avec leurs toits pointus de tuiles rouges,严格按照原文的翻译无非是【白色的墙壁带着有红瓦的尖顶】,是一种风景描绘。郭在这里的翻译并不出格。
至于说机械地排列词语,我认为这里谈不上什么机械。小桥,流水,人家,西风,古道,瘦马,没有人说是机械,而是简洁,明快,生动的画面呈现。郭的翻译也是,原文也是。
鹤屋学姐的呆唯
老师说得很好,的确不算出格。但我觉得这里郭译也不算很好,一方面他把原文的长句简化成几个物象的排列,分裂了行文节奏,另一方面我觉得这跟“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情况也不大一样,看词语的色彩,“白墙,红瓦,尖顶”单调而生硬,不像“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丰富,有动有静,像煞一幅画,而且马致远对这些词语的排列是一气呵成的,旨在营造一种情景、意境,而这里只是在描写房子的特点,似乎没必要如此处理。
津轻海峡幻影
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也要知道读者的感觉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对我这个读者来说,我一点也不觉得 “白墙,红瓦,尖顶” 单调生硬,只是觉得这就是在描写房子的特点,是简单的画面呈现,而且跟原文亦步亦趋很合拍。原文是罗列,郭译也罗列。
这种说得通而且可以畅通的翻译,我认为自有其存在价值,不能否定。否定这样的翻译就要否定太多的翻译,就等于认定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理想的翻译,就会进入一种作茧自缚的境地,或进入一场毫无意义或益处的争议和混战,因为人的理想(偏好)各不相同。
郭的这种翻译跟辜正坤的那种无视原文乱来一气的翻译有本质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翻译跟写作文一样,阅读翻译跟阅读作文一样,读者需要头脑开放而不是拘泥于自己的理想。要想到别人有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想法可能跟你的一样有道理。我们写作文有时候会碰上有的老师对我们的文句做出自以为是的、不必要的更改,很讨厌。我们不要做那样的令人讨厌的事。
同理,我觉得我也不能说郭的翻译有什么不对或不妥需要改。但辜正坤和很多其他不靠谱的翻译(如夏目漱石《心》的那些翻译)则是另外的问题。他们脱离原文乱来一气的翻译不是给读者造成误导,就是中文译文本身就狗屁不通。
以上是我对这种问题的思考。
****
小说《红与黑》开头的两段
La petite ville de Verrières peut passer pour l'une des plus jolies de la Franche-Comté. Ses maisons blanches avec leurs toits pointus de tuiles rouges s'étendent sur la pente d'une colline, dont des touffes de vigoureux châtaigniers marquent les moindres sinuosités. Le Doubs coule à quelques centaines de pieds au-dessous de ses fortifications bâties jadis par les Espagnols, et maintenant ruinées.
Verrières est abritée du côté du nord par une haute montagne, c'est une des branches du Jura. Les cimes brisées du Verra se couvrent de neige dès les premiers froids d'octobre. Un torrent, qui se précipite de la montagne, traverse Verrières avant de se jeter dans le Doubs et donne le mouvement à un grand nombre de scies à bois; c'est une industrie fort simple et qui procure un certain bien-être à la majeure partie des habitants plus paysans que bourgeois. Ce ne sont pas cependant les scies à bois qui ont enrichi cette petite ville. C'est à la fabrique des toiles peintes, dites de Mulhouse, que l'on doit l'aisance générale qui, depuis la chute de Napoléon a fait rebâtir les façades de presque toutes les maisons de Verrières.
郝运译:
维里埃尔这座小城可以算是弗朗什-孔泰的那些最美丽的城市中的一座。它的红瓦尖顶的白房屋散布在小山的斜坡上,一丛丛茁壮的栗树把山坡每一个细小的起伏都显示出来。杜河在它的城墙下面,离着几百尺远的地方流过,城墙是从前西班牙人修筑的,现在已经成了废墟。
维里埃尔的北面有高山做为屏障,这是汝拉山脉的一条支脉。维拉山的那些锯齿状的山顶从十月出现初寒的日子起就盖上皑皑白雪。一条湍急的流水从山上冲下来,在投入杜河前流过维里埃尔,向许多木锯提供了动力。这是一种非常简陋的工业,给大部分更像农民而不像城里人的居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舒适。然而使这座小城富起来的并不是木锯。普遍的富裕还要靠生产那种叫牟罗兹布的印花布,自从拿破仑垮台以后,就是靠了它,几乎维里埃尔的每一所房屋的正面都整修一新。
郭宏安译:
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
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工业,小城的居民更像是乡下人,多数人家的日子于是有了几分舒适。不过,使小城富起来的并非木锯。普遍的富裕靠的是生产一种印花布,世称米鲁兹花布,所以,拿破仑倒台以后,维里埃几乎家家户户都把房屋的门面重新修过。
罗新璋译:
弗朗什-孔泰地区,有不少城镇,风光秀丽,维璃叶这座小城可算得是其中之一。白色的小楼,耸着尖尖的红瓦屋顶,疏疏密密,星散在一片坡地上;繁茂粗壮的栗树,恰好具体而微,点出斜坡的曲折蜿蜒。杜河在旧城墙下,数百步外,源源流过。这堵城墙,原先是西班牙人所造,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了。
维璃叶北面,得高山屏障,属于汝拉山区的一条余脉。每当十月,冷汛初临,维赫山起伏的峰峦,便已盖上皑皑白雪。山间奔冲而下的急流,流经维璃叶市,最后注入杜河,为无数锯木厂提供了水力驱动;这是一种简易作坊,大多数与其说是市民,还不如说是乡民的居民,倒借此得到相当的实惠。然而,这座小城的致富之源,却并非锯木业,而是靠织造一种叫“密露丝”的印花布,使家家殷实起来:拿破仑倒台以来,城里的房屋差不多已修葺一新。
张冠尧译:
维里业称得上是弗朗什-孔泰地区风光旖旎的一座小城。白色的房子,尖顶红瓦,撒落在一个小山坡上。茂密遒劲的栗子树,郁郁苍苍,随地形而逶迤起伏。杜河在城下数百尺外流过。城墙昔时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维里业北有高山屏障,该山为汝拉山支脉,每当十月寒流初袭,犬牙交错的韦拉山峰峦便白雪皑皑。一道急流从山上飞泻而下,穿过维里业,注入杜河,驱动着许多台木锯。锯木这种行当虽然原始,但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色彩较为浓厚的大部分小城居民衣食无忧。不过,小城之所以富足,并非由于这些木锯。居民生活宽裕实应归功于当地所织的一种被称为缪卢兹的印花布。自从拿破仑倒台以后,几乎家家户户的门面都翻修得焕然一新。
许渊冲译:
玻璃市算得是方施-孔特地区山清水秀、小巧玲珑的一座市镇。红瓦尖顶的白色房屋,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小山斜坡;一丛丛茁壮的栗树,勾勒出了山坡的蜿蜒曲折,高低起伏。杜河在古城墙脚下几百步远的地方流过;昔日西班牙人修筑的城堡,如今只剩下了断壁残垣。
玻璃市的北面有高山作天然屏障,那是朱拉山脉的分支。每年十月,天气一冷,嵯峨嶙峋的韦拉山峰就盖满了白雪。一条急流从山间奔泻而下,穿过小城,注人杜河,给大大小小的锯木厂提供了水力;这个行业只需要简单的劳动,却使大部分从乡下来的城市居民过上了舒服的日子。但使这个小城富起来的并不是锯木业,而是印花布纺织厂,厂里生产米卢兹花布,自拿破仑倒台后,玻璃市就几乎家家发财,门面一新了。
刘志威译:
维里耶尔可以算是弗朗什-孔泰省最美丽小城中的一座。它的白色房屋上面覆着用红瓦铺成的尖形屋顶,在一块高地的斜坡上伸延;在斜坡每一细小的蜿蜒曲折处,耸立着枝叶繁茂的橡树。杜河在距它几百步之遥的堡寨下面奔流而过;这些昔日由西班牙人建造的堡寨,现在只剩下些断壁残垣了。
维里耶尔的北面被一座高山掩蔽着,那是汝拉山脉的一个分支。每年十月,天气刚转冷,维拉山嶙峋的顶峰便披上了银装。山间奔腾而下的一道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一大批锯木厂便应运而生。锯木虽是一种异常简单的工业,却给城里大多数居民带来一种欢快的生活趣味;这些人与其说是市民,不如说是农民更合适。不过,让这座小城富裕起来的并非这些锯木厂,而是被称做“牟罗兹印花布”的生产。自拿破仑倒台以后,这种生产带来的财富几乎使全城所有房屋的面貌为之一新。
郑克鲁译:
维里耶尔这座小城可以看作弗朗什-孔泰最美的城市之一。红瓦尖顶的白屋在山坡上星罗棋布,粗壮的栗树树丛勾勒出山坡的起伏不平。杜河在堡垒之下几百尺的地方奔流;这些堡垒是昔日由西班牙人修建的,如今已倾圮了。
维里耶尔的北边以高山为屏障,这是汝拉山脉的一条支脉。维拉山错落的高峰,从十月初寒料峭时便覆盖了皑皑白雪。一条急流从山上直泻而下,横贯维里耶尔,然后注入杜河,给数量众多的木锯提供了动力。这是一种非常简易的工业,给大半居民带来些许福利。这些居民更像乡下人,而不像城里人。但是,并非木锯使这座小城富裕起来。家家户户的富裕倚靠的是生产一种叫牟罗兹的印花布,自打拿破仑垮台以来,在维里耶尔,由于人人有钱,几乎每座房子的正面都修葺一新。
---------------------
附记
蓝苹果2021-12-07 13:12:17
查了一下词典,embrasser也有亲吻的意思,这么翻译应该不算错。 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french-english/embrasser
津轻海峡幻影2021-12-07 20:27:26
哇,你查得非常好。非常感谢。但既然拙文已经发表,观点已经发表,那就最好是把错误继续晾晒在这里,等待批评,接受批评。这对所有的人都有好处。另外,拙文包含着错误的陈述确实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embrasser有多个意思,既可以表示拥抱,也可以表示亲吻,那么到底是拥抱还是亲吻?还是又拥抱又亲吻?这样的讨论应当是有趣的,而且也是一种理所应当的细读功夫。但无论如何,我查词典不够细心,漏掉了embrasser的亲吻的意思,这确实是一个错误。
=====================
《红与黑》法文原文来自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of Le Rouge et le noir, par Stendhal.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