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施甸自然能提水工程:牛!不用电 不用油 让水爬坡1000米
这几天,施甸县何元乡正在实施一件人畜饮水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的是,这项工程既不用电,也不用油就能让水爬坡1000多米,有效解决当地生产用水和人饮用水的矛盾。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磊
“我现在在何元乡上寨水库自然能提水工程的施工现场,自然能提水具体是怎么实施的呢?在我身后有这样的一幅平面图,我们取水的地方在这里,它的海拔有980米,我们将这里的水引到海拔为740米的这个地方,然后再利用动力转换将水提升至海拔1800米的地方,它的整体的这个落差达到了一千多米。”

原来该工程的取水处就在何元乡集镇下游的河谷深处,在施工现场我们见到了工程负责人杨金良,他告诉我们在这里施工非常艰难。

自然能提水项目施工班组负责人 杨金良
“难度最大的就是动力管线这一条(线路),途经都是悬崖峭壁,这是一个困难,第二个困难是不能破坏原始地貌,都是采取回填,所以我们的大型机械都不能到现场,都是人背马驼,以及用一些小型的机械设备,材料运输比较困难。”

施甸县水务局农水股负责人 李继魁
“在保山市三件自然能提水工程中,施甸何元乡的这一件是扬程最高的,达到1070米,在全市也是第一件。工程完工后,每年可以向何元乡的7个行政村11400多人进行补水,将全面解决生产用水和人饮用水的矛盾。”

何元乡上寨水库水厂自然能提水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1881万元,其中沪滇协作项目资金390万元,中央资金1491万元,项目预计在2月底完工。施甸县属山区县,“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的情况十分普遍,自然能提水开辟了施甸增补水量的新模式。从施甸县水务局获悉,由于施甸地形高差较大,用水区主要在高海拔区域,而产水主要在低海拔区域,水资源支撑经济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不足。“十四五”期间,施甸将利用自然能提水节能、环保的特点,大力开发利用低位水资源,以提蓄水的方式增强施甸县工程性供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