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安度晚年所作的准备
查看话题 >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以后会很困难吗?
今天的分享,来自我在某乎“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以后会很困难吗?”问题下的回答:
以下是原文:
父母身体健康的话,都还好说。无非是退休金的多少,日子丰俭由人,都可以过下去。
最担心的情况,是父母其中一人罹患重病或者失能状态。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两大难题
(一)罹患大病
父母突然罹患重大疾病,自然而然地就要面对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费用问题,二是医疗资源。
1.费用
面对突发疾病,家庭能不能马上准备出一笔应急资金?
周围的人亲身经历过,他跟我们说过一个很形象也很揪心的比喻:治疗的费用,就像一滴水滴在热锅上,一瞬间就蒸发掉了。
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指望亲戚,还是轻松筹、水滴筹?

2.医疗资源
一线城市拥有更好的医疗资源,但是资源有限,非常紧张。
你有没有认识的医生朋友,能不能靠自己搞定越来越稀缺的医疗资源,让老人及时得到妥善的治疗和照护?
(二)失能状态
有一句话,是对失能老人家庭情景的真实写照: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送养老院?说起来简单,我的上海本地同事,爸爸处于失能状态,很多养老院都不愿意接,高级一点的养老院,基本上每个月的月费都要1万元以上。
以及,失能状态的养老院,进去了周围都是相同状态的老人,说句很难听但现实的话:父母进去后,就是数着等待人生最后的日子了。
以我家的现实案例来说,我爷爷今年92岁,前几年因为中风,进入了失能状态。
万幸的是,爷爷是部队专业的退休干部,享受公费医疗,每个月有1万+的退休金,还有政府提供的各种照护补贴、年节奖金等等。
失能以后怎么照顾呢?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爷爷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在失能之前,子女们都在外地。
我爸爸50多岁,还没到退休年龄,但也只能主动辞职回家,和退休的我妈一起照顾爷爷。
照顾老人,是一件既耗体力又耗心力的事,我妈今年还被检查出肠癌,做了个手术。
奶奶目前80多岁了,身体还比较健康,头脑思路清楚,可以买菜做饭,承担一些轻松的家务。 其他的子女,只能从经济上提供一些支持。
如果不是有靠谱的子女,以及源源不断的退休工资,恐怕爷爷不能很幸福地度过他的晚年。
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从我家的现实案例中,我得到了什么认识呢?
未来父母以及我们自己的养老,起码可以先做好以下几项准备:
1.充足的医疗保障
尽早为父母配置好中高端医疗险,对冲大额疾病造成的巨大医疗花费风险,提前锁定紧缺的医疗资源。
特别是重大疾病,可以直接去三甲公立医院的特需部治疗,环境也好,有助于术后的康复。
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病情的时候,哪怕只是专家提供的第二诊疗意见,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2.帮助父母准备一笔额外的终身退休金
父母年纪大了,唯一的收入只有每个月到手微薄的退休金,他们会很希望自己还能有赚钱的机会,但是手里拿着这么多钱是不安全的。
为什么现在中老年人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
骗子瞄准了中老年人,其实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和贪欲,因为父母他们想要让这笔钱尽可能地升值,往往就掉进骗子们精心设计的陷阱里了。
一朝被骗走了所有的养老钱,令人心碎。
有能力的,尽早帮助父母做好储蓄规划,准备一笔可以活多久领多久的终身现金流。父母看着这笔钱越来越多,不仅心里高兴,而且谁也骗不走拿不走。
3.锻炼一个好身体
因为人口老龄化,未来的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少,专业的护工,会很贵!
请不起护工的,大概率就要自己照顾父母了。
锻炼好身体,保持健康,未来哪怕是要亲自照顾,体力上也可以承担。
而且,我们90后这一代,养老100%要靠自己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让我们终身工作,领到多多的退休金。
新京报最近做了一个街头采访,主题是#50后建议年轻人30岁规划养老。

你看评论区底下,那些清醒的年轻人,从20多岁步入社会,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一问题了。


采访中,一些中老年受访者的发言,我觉得各位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我自己因为有亲身的经历和感悟,觉得特别有道理。


养老靠自己,这是一个认知问题。
最近看到一句话,非常喜欢,在这里送给大家:
提前规划养老,这是一场可能长达20年甚至更久的延迟享受。
在这里面,藏着对未来自己的承诺和期许,亦藏着岁月对清醒人生的奖励。

如果你对养老和退休规划的话题感兴趣,欢迎关注韬哥,咱们一起来聊聊怎么帮父母规划退休生活,以及给自己提前做好未来的养老安排。
-End-
我是韬哥
您身边靠谱的保险经纪人
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
只为我的委托人提供客观中立的建议
舍不得让你在投保的过程中走弯路
退休规划:
退休金规划实例:
我DIY了一款36岁即可领取的养老金|FIRE实操工具(1)
关于储蓄险:
中端医疗险优选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