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轻易说出口的承诺,价值几何?
所谓承诺,是那些关乎未来的规划,而非只停留在此刻的冲动。
——青玖情感

要来的承诺
在爱情里,我们中很多人,都犯过一个错误,那就是去向伴侣,要求一个承诺,比如永远在一起,比如合适结婚?
有的人因为没能获得许诺,而与伴侣崩溃大吵,有的人,要来了承诺,却最终还是走向离散。
所以,是否有那个承诺,真的重要吗?承诺还能给爱情的一个保障吗?
人们常说爱情里的安全感,只能自给自己,但真正身陷其中时,却还是忍不住,要从别人那里要一个答案。
我曾遇到过很多分手后的男女,愤怒的控诉伴侣的失信,将一句“他/她,答应过的……”如同口头禅一般挂在嘴边。
然而,谈恋爱终究不是合伙做生意。合伙做生意,还有一纸合同在。而情感关系里,大多数的承诺都只能诉诸于口头。
更何况,即便有了合同,也可以违约。在古代,感情中的违约乘坐合离,现代乘坐离婚。
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保证得了爱情的一生一世了。所以,此时硬生生的去向那个人要一个承诺,还意义吗?
所谓的“我要你爱我”才是爱情里最卑微的模样。甚至比“请你爱我”显得还要卑微。
“请你爱我”给了对方拒绝的机会,而“我要你爱我”,本质上却是爱情弱者最后的倔强。
索取不如给予

既然承诺无法保住爱情的一生一世,是否爱情就不需要承诺了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提出一个爱情三元素理论。爱情三元素理论也叫作爱情三元论、爱情三角论。这三个元素也就是爱情的三个基本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承诺。亲密是指两个人之间相互依恋;激情是一种情绪上的冲动,和生理欲望有关;承诺也指忠诚,是一种决定和对方在一起的期望和守护,与激情相反,是一种理性的成分。
所以,要组成爱情,承诺必不可少。但这里的承诺应该是主动给予的,而非被动要求来的。
承诺是具有约束性的,但它的约束性是变化,且因人而异的。承诺只对承诺人自身有约束作用,其约束力的大小完全有自身控制。
唯有那些我们郑重做出的,无比重视的承诺,才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我们会不自觉的想要牢牢的守住这些承诺。只因它们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彼时这些承诺,甚至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理想与愿望。
比如,我们许诺与某个人在一起,共同走进婚姻的殿堂。我们就会为了今后幸福的婚姻生活而努力奋斗,并将此视为人生的目标之一。
而那些被迫做出的承诺,就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即使说出了口,也不曾进入到内心。
承诺不是问答题

如果你想要的是一个可达成的承诺,那么就请牢记,承诺不是问答题,而是陈述题。
很多时候,爱情中的一方只是想要一个答案。但对另一方来说,答案无非是几秒钟内大脑编出的理由而已。
那些脱口而出的承诺,其靠谱程度,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承诺,是具有分量和压力的。它需要一个人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说得出口。
对于重视承诺的人来说,承诺的开始是一句话,其后是长久而深远的行动。但对不重视承诺的人来说,承诺在说完的那刻,便已经终止。
所以,与其要一个轻松说出的答案,不如等待另一方深思熟虑后,给与我们真实的承诺。

有的承诺或许一生都不曾说出口,但人们却已经用一生去实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