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为何家会伤人》
为何家会伤人?因为人从呱呱坠地到成年前这十几年时间内,他无可选择地和家人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从只能张嘴等奶到慢慢有了思想掌握了一些技能,他接受着家人给予的帮助和引导,漫长的过程中也承受了家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
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
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子宫是婴儿的完美的居所,离开这个居所,是一个痛苦的分离过程。但这个痛苦却换来了一个新生命。亲子关系是天赐的,我们没的选择。
第二次是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我们无意识中都讲恋爱当作了治疗,目的是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条件的爱。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时,我们互为对方的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
很有意思的观点,但有确实是这样的,恋爱中希望对方给予我们最多,而且行为也会变得像孩子一样。恋爱到深处,我们都退行到孩子。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很多人习惯上认为,重要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实。但是,他却不知道,这只是他眼中的事实,而不是对方的事实。
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对方的感受最重要。
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家不是工作的延续,也不是工作的补充。
工作和家庭要分清。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糟糕的婆媳关系;
二、严重的恋子情结。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不能因为亲子而忽略夫妻。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但是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